2009年12月25日上午,人文社科外文文獻資源建設專家研討會暨大型特藏文獻發(fā)布會在北京大學守仁國際研究中心舉行。教育部社科司張東剛副司長,何健處長,教育部高教司李靜處長,北京大學張國有副校長,CASHL管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圖書館朱強館長,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眾多高校的知名學者共計 4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主辦,CASHL管理中心朱強主任主持會議。教育部社科司張東剛副司長首先致辭并對 CASHL成立5年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贊揚。他指出,在未來十年內,中國教育界將致力于構建高校人文社科的創(chuàng)新體系,而文獻資源正是其中分支“條件保障支撐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國內人文社科發(fā)展面臨的一個主要困境就是文獻保障率相比于國際一流大學明顯偏低,而且購買同質數據庫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就要求國內各大高校必須行動起來,實現合作和共享。CASHL作為國家和教育部繁榮人文社會科學計劃的組成部分和公共平臺,為推動和促進人文社科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同時強調,教育部會把CASHL的發(fā)展作為長期戰(zhàn)略任務和基礎工程來抓,從政策、資金、人員等多方面加大對CASHL的支持。
張國有副校長代表北京大學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認為,沒有共通共享的高質量的文獻體系就不可能有高校人文社科的發(fā)展,文獻是研究的基礎。因此,北京大學近年來一直保障在文獻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他感謝教育部和各兄弟院校對北京大學的信任,將CASHL管理中心設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今后將繼續(xù)努力,從各方面保障CASHL能夠獲得更快更好的發(fā)展,不辜負各界對北京大學的期望。
CASHL管理中心肖瓏副主任通過PPT向在場的專家學者詳細介紹了CASHL項目的發(fā)展歷史與現狀,并重要介紹了今天發(fā)布的大型外文文獻特藏項目,共涵蓋歷史學、哲學、法學、社會學、語言學等多個一級重點學科,多為一手原始檔案文獻,涉及圖書、縮微資料、數據庫等不同介質。CASHL管理中心關志英副秘書長現場演示了如何在線使用人文社科大型外文特藏服務,得到了到會學者的高度肯定。
開幕式之后,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人文社科研究與教學的信息需要與獲得”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而富有成效的討論。武漢大學國際研究院的胡德坤院長首先發(fā)言,他說“理科研究上水平靠設備,文科研究上水平靠文獻資料。文獻資料可以說是文科學者的生命線。CASHL這次引進的《日本戰(zhàn)史叢書》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都極高,是研究日本侵略史最權威的資料,其中很多都沒有公開過,都是學者夢寐以求的資料。CASHL有計劃地引進大型人文特藏資源其戰(zhàn)略意義深遠,能夠推動中國學者的研究走向世界?!北本┐髮W歷史系主任牛大勇教授和李劍鳴教授指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也在不斷成長,中國要走向世界,就需要對外部世界有一個深入清楚的了解。本次引進的外文歷史資料為學界帶來的好處怎么說都不過分,對改變一個學科的研究現狀意義不可估量。北京大學哲學系孫尚揚教授說看到CASHL引進的來華傳教士原始檔案后感到很振奮,增加了參與國際對話的自信心。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劉哲教授說本次全套引進的哲學經典叢書《沃爾夫文集》對我們發(fā)展中國的思想文化一定會起到促進作用。CASHL的這一戰(zhàn)略性舉措,可以說價值不可估量。復旦大學歷史系傅德華教授、法學院段匡教授,廈門大學歷史系的盛嘉教授也對本次引進的《希臘銘文集成》、《美國早期印刷品》等資料給予很高評價。武漢大學歷史系的李少軍教授對《通商會纂》和《外務省警察史》進行了點評,稱以上資料是日本官方對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現狀極其詳細而連續(xù)的記錄,極具史料價值。
復旦大學圖書館葛劍雄館長發(fā)言時談到,中國人文社科學者在參與國際對話時,就因為文獻資料的欠缺,過去被西方人認為根本沒有參與對話的資格。本次CASHL集中引進國外大型人文社科權威資料,對于改變這一現狀將發(fā)揮重要影響,是非常具有戰(zhàn)略眼光和深遠意義的舉措。他深情追憶追隨譚其驤院士治學時,老先生曾感嘆說“很多有價值的外文資料老一輩研究者由于國內條件所限都無法看到,這是他們治學生涯中最大的遺憾?!迸c會專家學者一致肯定教育部建設CASHL項目和購買大型特藏,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非常有戰(zhàn)略眼光。學者們一致建議大型特藏項目要堅持長年做下去,呼吁教育部在文科文獻資源建設上要加大力度,提供穩(wěn)定持續(xù)的資金支持,以求通過五到十年的積累,使得我國的人文社科學者能夠擁有和國外同領域學者同樣的文獻資料,為我國哲學社科科學研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堅實的文獻支持與最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