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序杲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特別是在1984—1999年的十幾年間,是我國模擬信號技術發(fā)展、普及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我國的城市面貌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輝煌時期。以模擬錄像帶為載體的檔案,記錄著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重大活動和歷史事件,真實、全面、生動地記錄了社會發(fā)展的足跡,是重要的、不可多得的檔案資源。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設備的更新,這些錄像設備、技術已逐步被淘汰,模擬錄像帶也處于自然老化毀損之中。因此,搶救與保護好這些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檔案資源,是各級檔案部門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近年來,我們對某市模擬錄像帶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研。調查發(fā)現(xiàn),模擬錄像檔案普遍存在著歸檔不完整、保管條件差、管理混亂等問題,管理工作嚴重滯后于檔案工作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搶救與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在我們調查的單位中,保管條件差異非常大,即使是存儲條件比較好的單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其中管理工作問題最為突出,歸納起來主要有:錄像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檔案沒有集中統(tǒng)一管理;檔案意識不強,難以及時完整歸檔;保管條件差,檔案難以長久保存;收集渠道不暢,檔案室藏匱乏;單位重大活動檔案流失嚴重等。
模擬錄像檔案保管條件比紙質檔案的要求更加嚴格,而調查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單位保管條件良好:設置了聲像檔案室或配備了聲像檔案專柜,嚴格控制溫濕度。其余單位大多將聲像檔案存放在文書柜內與其它檔案混存,不具備恒濕、恒溫、防磁等保存要求。更有甚者,個別單位的模擬錄像檔案長時間無人過問,幾乎被廢棄。特別是一些已經搬遷的單位,往往長時間將其“遺忘”在雜物間的紙箱內,這樣的條件進一步縮短了其使用壽命。有的單位雖有管理制度,但落實不夠,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在正常情況下,錄像帶的有效使用、保管壽命為15年,如果存儲條件不良、使用不當,其壽命將會更短。目前,該市現(xiàn)存錄像帶的相當一部分已經超過了有效使用、保管年限,其余部分也即將達到使用、保管年限。很多錄像帶因帶基老化、磁粉脫落、磁信號衰減、生霉粘連而不能正常使用,甚至無法使用。
新技術的發(fā)展,也導致了老設備的淘汰。如過去廣泛使用的大3/4、大1/2配套的錄放和編輯設備現(xiàn)在已很少,能夠直接使用并與基帶配套的錄放和編輯設備現(xiàn)在就更少。有些特殊錄放和編輯設備及其配件成了稀罕的“寶貝”。另外,不良的帶基會使錄放和編輯設備的重要配件更易損毀。這些都給我們開展模擬錄像帶的搶救工作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如不盡早采取措施,設備缺乏將成為搶救工作中的一大障礙。
從近年國家政策可以看出,我國對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保護力度在逐年加大。2005年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并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日”,口號是“保護文化遺產、守住精神家園”。此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又在國家博物館開幕。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在開幕式講話中深刻指出,“當歷史的塵埃落定,一切歸于沉寂之時,唯有文化以物質和非物質的形態(tài)留存下來,它不僅是一個民族自己認定的歷史憑證,也是這個民族得以延續(xù),并滿懷自信走向未來的根基和力量之源”(2006年3月3日《人民日報》)。所有這些,都讓我們作為檔案工作者甚覺欣慰,倍感振奮。同時也可以看出,黨和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遠見,也為模擬錄像帶的搶救工作帶來重大契機。
檔案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信息資源、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資政工具”以及現(xiàn)代意義上的“維權利器”,同時也是存儲社會記憶、傳承人類文明的文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搞好檔案工作不僅是檔案主管部門的事,更是各單位乃至全社會的事,而各級領導的重視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重要保證。一要做好檔案的宣傳工作,引起單位領導及職工的廣泛關注,從而提高各級領導及有關人員的檔案意識,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營造檔案工作良好氛圍。二要抓住機遇,努力服務中心工作。檔案主管部門要善于抓住機遇,結合本單位中心工作,通過所藏檔案以及生動的利用實例,發(fā)揮好檔案自身的宣傳教育作用。搞好聲像檔案的搶救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各級領導要抱著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站在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高度看待這一問題,并且將這項工作納入單位管理工作日程,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
作為現(xiàn)代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聲像檔案,目前國家尚未制訂具體的法規(guī),只是比照《新聞單位宣傳報道檔案管理暫行辦法》執(zhí)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聲像檔案管理的盲區(qū)。建議盡快出臺《聲像檔案管理辦法》,以統(tǒng)一規(guī)范聲像檔案管理標準和管理行為,明確界定聲像檔案的所有權屬及移交辦法,杜絕管理標準不一、權屬不清等現(xiàn)象。
模擬錄像檔案的搶救與保護工作應盡早開展?,F(xiàn)在的搶救工作難度已經在逐步加大,今后將更加困難。在現(xiàn)今的搶救工作中,搶救經費及設備是難題,而資料甄別,即取舍、整合、認定工作是關鍵。因此,在增加監(jiān)管力度、做好人員培訓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多種形式地開展工作,以期最大程度地維護好模擬錄像檔案資源的完整與安全。
模擬錄像檔案現(xiàn)狀不容樂觀,搶救與保護工作刻不容緩。特別是在我國對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應該積極地思考,努力地探索,抓住有利時機開展好珍貴檔案的搶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