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菊芳
腔內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泌尿系結石患者的健康教育
韋菊芳
腔內氣壓彈道碎石術;健康教育
氣壓彈道碎石技術是90年代初應用于臨床的泌尿外科腔內碎石新技術,其原理是將壓縮氣體產生的能量驅動碎石機手柄內的子彈體,子彈體脈沖式沖擊結石而將結石擊碎。其能量轉換無電能,很少產生熱能,且沖擊前后振幅不超過2.0mm,對黏膜只產生輕微而短暫的損傷,如輕度水腫、出血等,但并無長期影響。該治療方法安全、高效、簡便、并發(fā)癥少,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輸尿管結石取截石位,腎結石取俯臥位。我科自開展該項手術后對泌尿系結石患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我院2007~2009年共收治泌尿系結石患者572例。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16例,年齡9~60歲。輸尿管結石251例,腎結石230例,膀胱結石91例。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有關泌尿系結石的知識有不同程度的認識與了解,使患者術中、術后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縮短了康復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醫(yī)務人員服務的滿意度。
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素質、家庭及社會關系、心理及經濟狀況、既往病史、患者及家屬對所患泌尿系石的認識、知識掌握情況等進行評估。通過與患者或家屬交流溝通,獲取信息,針對不同的接受知識能力給予相應的健康育。
采用個案教育和隨機性教育的方式,介紹疾病發(fā)生的原因、發(fā)展規(guī)律、治療、怎樣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強調預防或減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促進康復預后良好的關鍵。教育過程中隨時評估患者對教育的接受程度、執(zhí)行情況,對個別人多次強化教育。
4.1 心理指導 氣壓彈道碎石術是新開展的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缺乏相關知識,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和恐懼等情緒。為增強患者信心,護士應耐心講解此項技術的原理、方法、手術先進性、安全性和結果,必要時請恢復較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使患者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配合治療。
4.2 飲食指導 腎功能無嚴重損害時,應多飲水,每天3000ml以上,除白天大量飲水外,睡前也需飲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飲水200ml,以增加尿量、沖洗結石,根據結石的成分調節(jié)飲食是預防結石再生的重要措施。如含鈣結石患者應少吃牛奶等含鈣高的食物,草酸鹽結石患者應少吃菠菜、馬鈴薯、豆類和濃茶,尿酸鹽結石患者應少吃如動物內臟、肉類、豆類含嘌呤食物,磷酸鹽結石患者宜用低磷、低鈣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手術后患者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且不食人參、田七等活血食物和藥物,以免加重出血癥狀。
4.3 作息指導
4.3.1 術前指導 如腰痛、血尿時,應臥床休息,采取舒適體位。擬行PCNL術患者術前需練習俯臥體位,身材肥胖者尤需加強練習,以免術中出現(xiàn)心慌、氣促,影響穿刺、定位。
4.3.2 術后指導 腎穿刺患者手術當日絕對臥床休息,平臥6h后可取屈膝仰臥位,用手按摩骶尾部。床上排便或咳嗽時,勿用力過度,以免腎造瘺管移位、脫出、腎出血。腎穿刺手術第二天、輸尿管、膀胱氣壓彈道碎石手術后病人,無嚴重血尿時可床上翻身、后兩者可適量下床活動,但避免突然下蹲動作,以防雙J管移位、刺激黏膜,引起血尿。
4.4 檢查前后的健康教育
4.4.1 泌尿系平片檢查 檢查前兩天,不吃產氣食物,如甜食、白薯等,以減少腸內積氣;檢查前12h禁食、禁水;檢查前1~2h予清潔灌腸,以清除腸內容物及積氣;檢查前排空膀胱。
4.4.2 靜脈泌尿系檢查 檢查前還需做碘過敏實驗,其他準備同平片檢查。
4.4.3 B型超聲波檢查 檢查前1~2h飲水500~1000ml,勿小便,保持膀胱充盈,以便檢查時顯示清楚。
4.4.4 術中C臂機定位 患者不要隨意擺動體位,以保證碎石手術順利進行。
4.5 管道護理
4.5.1 留置尿管護理 術后患者留置雙腔氣囊尿管1~4d,其目的是持續(xù)引流尿液,防止血塊堵塞,降低膀胱內壓力,預防膀胱內尿液反流,而引起腰部不適。翻身和坐起時注意防止脫落、受壓、扭曲。
4.5.2 雙J管護理 術后輸尿管內放置雙J管作內支架,以利內引流,同時防止血塊或碎石顆粒聚集造成輸尿管阻塞;防止由于插管致輸尿管黏膜損傷、水腫而引起粘連;要調整體位保持導尿管通暢,防止膀胱內尿液反流。
4.5.3 腎造瘺管護理 ①根據瘺口部位,取仰臥位或側臥位,防止造瘺管在腎內移位,梗阻或引起出血。②造瘺管接消毒引流瓶,妥善固定,并保持通暢。③觀察引流夜的顏色、性質和量,如出現(xiàn)暗紅色的液體,不用擔心,那是術后的陳舊性出血;如引流液顏色鮮紅、量多,則需及時通知醫(yī)護人員。④如感受引流管位置不舒適或觀察到引流管阻塞,應通知醫(yī)護人員,不能私自擠壓或移動引流管。⑤保持瘺口處敷料清潔干燥,觀察有無尿液外漏,如有浸濕,應及時更換,以免刺激瘺口周圍皮膚。⑥了解拔管指征及時間,配合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先閉管2~3d,觀察有無排尿困難、腰腹痛、發(fā)熱等反應。拔管后3~4d內,應督促患者每2~4小時排尿一次,以免膀胱過度充盈。⑦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助沖洗尿路。
4.6 出院指導
4.6.1 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3000ml,增加尿量,稀釋尿液。除日間飲水外,每夜加飲1次水效果較好[1],成人每24小時尿量應大于2000ml。
4.6.2 根據已排出結石成分適當調整飲食和輔以藥物治療,如草酸鹽結石,宜低草酸、低糖、低脂食物,如馬鈴薯、菠菜、甜菜等,口服維生素B6可減少尿中草酸含量,氧化鎂可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尿酸鹽結石,少食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及豆類,同時口服碳酸氫鹽,堿化尿液,有利于尿酸鹽結石的溶解;磷酸鹽結石,宜用低磷、低鈣食物,少食蛋類及牛奶等,多食酸食物,如梅子,并可服適量食醋,口服氯化銨,使尿液酸化,有利于磷酸鹽的溶解。
4.6.3 出院后留置雙J管患者,置管期間注意休息,2個月避免重體力勞動,不做突然的下蹲動作,防止雙J管滑脫或上下移動。根據結石排出情況,擇期取出雙J管,一般在3個月內應取出雙J管。取出后囑患者多飲水,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
4.6.4 定期復診囑患者定期通過B超或腹部平片隨診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結石復發(fā)或輸尿管狹窄發(fā)生。術后3d及3個月后復查泌尿系X線平片及B超,了解結石排出情況,檢查有無結石復發(fā)以及腎積水的發(fā)生。對有腎積水及腎功能不良的患者,應定期復查腎功能治愈后半年例行泌尿系B超檢查,1年內行腹部X線平片檢查。如出現(xiàn)腰痛、血尿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1]張振路.臨床護理健康教育指南[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104
547000 廣西河池市中醫(yī)院外一科 (韋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