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芝,田立民
(唐山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植物學”是高等農林院校植物生產類和生物類各專業(yè)本科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隨著植物學科的迅速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和退耕還林、還草計劃,使得對植物學知識體系的了解和研究更顯重要。
“植物學”是植物各領域的基礎。植物的生理、生化、遺傳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農學、林學、藥學和環(huán)境科學的研究與發(fā)展,均需要借助植物學的形態(tài)與分類知識。長期以來色彩繽紛的植物世界進了課堂就變得枯燥乏味,主要是由于教師無法克服植物的季節(jié)性、地域性和教學的順序性之間的矛盾。近年來,作為基礎課的植物學又面臨著大幅度削減學時的局面。如何以較少的學時給學生以堅實的基礎?這是每個植物學任課教師應解決的比較棘手的問題。筆者在植物學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總結了本課的地位、教學目的和課程特點,以期從中探尋最佳的學法和教法。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習過程中有了興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長期以來學習植物學知識容易顯得枯燥乏味,學了形態(tài)解剖與分類學,只能充當有限知識的載體,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自己去汲取知識的現(xiàn)象是急需改變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語言形象、生動等等。學習過程中還需要多種形式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達到目的。例如:課堂教學應廣泛采用電教化教學手段,并與實驗、野外實習、近郊觀察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理論知識與生活的結合。例如:我們食用的蘿卜,為什么“皮”是辣的而“肉”是甜的呢?蘿卜為什么容易糠心呢?為什么有些植物是先開花后長葉呢?類似的這些生活現(xiàn)象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值得提倡的是建立課外小組,讓有余力有興趣的同學主動地多學知識[1]。
實驗課是基礎課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與課堂講授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相結合,而且也是學習后續(xù)課程和進行科研工作的基礎,同時又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的主要手段。
植物學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植物學專家,而是給學生以開啟植物知識寶庫的鑰匙。植物學作為大一新生入學后的第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它的意義也許更重要一些。實驗課程不僅僅是理論課程的補充,我們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驗習慣的養(yǎng)成,實驗課程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思維的開發(fā),這些都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及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良好的科研實驗素質的養(yǎng)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不同學科教師持續(xù)的嚴格要求和培養(yǎng),否則將前功盡棄。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一個從事生物學研究的人卻不知道如何去識別植物,這是難以想象的;一名生物學教師不能帶領學生在大自然中得心應手地介紹植物,也是讓人不能理解的。授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至關重要,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
植物學課程的特點是形象思維多于邏輯思維,植物生長的季節(jié)性、地域性和教學的順序性之間的矛盾難以統(tǒng)一,能力的培養(yǎng)易被認識繁多的植物學種類所沖擊而得不到保證。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這些問題。首先,要抓住季節(jié),加強直觀教學。把大自然作為一本活的教科書,重要的代表植物開花時應抓住時機進行解剖觀察;同時充分利用圖片,掛圖及網上資源,掌握每一類植物的共同特征。這是區(qū)別于其它課程的有效的好方法。其次,依照認識論的客觀規(guī)律進行學習。教材總是以演繹法進行編寫,即先寫一般的抽象特征,然后再演繹出具體的實例。學習時不妨倒過來,以歸納法進行。即先看實例取得感性認識,然后再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掌握各類植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進化的概念。第三,教師應該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就是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考試向來是檢驗學生學習成績最常用的方法,植物學課程也不例外。經過幾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們初步形成了植物學考試和考核的一些途徑。植物學的考試與考核主要由三方面組成:第一是理論知識考試,也就是常說的期中、期末考試;第二是實驗課程的考試,著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行設計能力的考察;第三是野外實習的考核。這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學生植物學課程的最終成績。當然每一部分考察的重點是不同的,前者我們重點考察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并結合近年考研題的特點來自行命題,中者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實驗操作,重點考察徒手切片技術、顯微鏡使用,生物學繪圖及一些實驗習慣等,后者是對植物多樣性的理解,是否具備獨立的鑒定植物的能力,對一些工具書的使用及所掌握植物種類、蠟葉標本的制作等等。當然考試不僅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用以督促學生找出差距與不足??荚噾獪p少再現(xiàn)知識的試題,增加重組和應用知識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