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及成功經驗

        2010-03-20 16:03:18牟德剛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
        關鍵詞:思想建設教育

        牟德剛

        (溫州大學,浙江溫州 32503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及成功經驗

        牟德剛

        (溫州大學,浙江溫州 32503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經歷了從恢復發(fā)展、改革發(fā)展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實踐證明,高校黨的建設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不斷加強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和業(yè)務骨干隊伍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充分發(fā)揮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不渝地把維護高校穩(wěn)定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高校黨的建設的理論研究。

        高等學校;黨的建設;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經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重視發(fā)揮黨的優(yōu)勢,主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相適應,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偨Y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經驗,對于在新時期加強和改善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改革開放以來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發(fā)展歷程

        (一)恢復發(fā)展階段(1978–1989)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了工作重點向經濟建設轉移、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由此開始了中國改革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由于高校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是重災區(qū),黨對高校的正確領導遭到嚴重破壞,學校各級黨組織和思想政治工作機構被沖跨,各級黨的干部被打倒,知識分子被打成“臭老九”?;謴透呖颊猩螅咝|h建工作所面臨的任務就是根據(jù)黨中央的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迅速撥亂反正。

        首先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撥亂反正。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學校應該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方在第一位”[1]。各級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四有”人才[2]700。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lián)合發(fā)出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就完全體現(xiàn)鄧小平同志的意圖。1981年8月初,全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是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學校的領導[3]30。1985年 5月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規(guī)定:“學校中的黨組織要從過去那種包攬一切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強黨的建設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上來;要團結廣大師生大力支持校長履行職權。保證和監(jiān)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和國家教育計劃的實現(xiàn);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廣大師生,激勵他們立志為祖國的富強奮發(fā)進取,建功立業(yè),保證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使學校真正成為抵御資本主義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盵3]62在這個階段,開設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建設一支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都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

        其次是組織上的撥亂反正。一是在組織上確立了高校的領導體制。1978年10月,《高教十六條》規(guī)定:“高等學校的領導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國家任命的學校行政負責人。”“對外代表學校。對內主持學校的經常工作?!薄案咝5慕虒W科學研究、后勤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一定要經過黨委討論。黨委討論后,由校長負責組織執(zhí)行?!?980年1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和教育部聯(lián)合制定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關于高等學校領導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對調整與加強高等學校的領導班子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guī)定與要求:建設年富力強的領導班子,陸續(xù)提拔優(yōu)秀中青年干部進入領導班子;提高領導班子的科學文化水平,爭取兩年時間內使各校60%以上的領導成員達到大專畢業(yè)或相當于大專畢業(yè)的文化水平。二是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4]18。1980年鄧小平指出:“工廠、公司、院、校、所的各級黨組織,要管好所有的黨員,做好群眾工作,使黨員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使黨的組織真正成為各個企事業(yè)單位的骨干,真正成為教育和監(jiān)督所有黨員的組織,保證黨的政治路線的執(zhí)行和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盵2]700高?;鶎狱h組織建設主要是完善校黨委、系黨總支和黨支部,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重視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并重視吸收、發(fā)展教師、學生中的優(yōu)秀分子到黨內來,保證了黨的政治路線的執(zhí)行。三是進行黨員專項教育,提高黨員素質[4]37。黨的十二大召開之后,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強對黨員進行十二大綱領和新黨章的教育。高校成立了業(yè)余黨校,對黨員進行黨課教育,開展了“做合格黨員、合格干部”的活動。

        我國高等學校黨建工作在這一階段得恢復和發(fā)展,使黨在高校的領導地位得到加強,廣大師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實效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fā)生急劇的變化對部分師生的思想帶來沖擊;西方的腐朽思想隨著國門開放侵入校園,資產階級自由化造成了政治思想戰(zhàn)線的軟弱混亂,使高校黨建工作處于一時的困難境地。1986年9月,在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上,鄧小平強調必須堅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但當時的中央個別領導未能對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給予應有的重視,最終導致1989年春夏的政治風波的發(fā)生。

        (二)改革發(fā)展階段(1989–2002)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科學地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教訓,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1989年8月,中共中央發(fā)出了《關于加強黨的建設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下決心解決好當前黨的建設中的迫切問題,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黨的思想教育、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八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4]85。1990年 4月,第一次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期間,中央領導同與會的部分代表座談時強調,高校黨委應認識自己的重大責任,要使高校始終在黨的領導之下,擔負起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任務[4]96。會后下發(fā)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的通知》,明確了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通知》精神,從 1990年以來,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教委(教育部)黨組每年聯(lián)合召開一次高校黨建工作會議,部署高校黨建工作。在這一時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下發(fā)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等重要文件,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出版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為高校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從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高校處于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大環(huán)境中,黨的建設工作面臨新的任務。高校黨的建設如何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趨利避害,應對、化解和消除負面效應,尤其是如何正確處理好黨的建設與學校改革發(fā)展的關系、黨務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的關系,如何改革過去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黨務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新路子,如何在新的條件下加強黨務工作隊伍建設,是關系到高校黨建工作能否堅持正確方向、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5]。為此,高等學校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武裝廣大師生員工的頭腦,積極推進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后幾年中,以《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1995年5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1999年9月)等為依據(jù),借助于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學習鄧小平理論和十五大精神、貫徹學習江澤民“七一”講話,高校各級黨組織始終抓住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的通知》明確要求:“辦好社會主義高等學校,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辈⑶姨岢觥案叩仍盒嵭悬h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6]在此基礎上,1991年5月17日,中組部、中共國家教委黨組發(fā)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的通知》,從高校領導班子的配備,思想、作風和業(yè)務建設,培訓和考核及領導等方面對高校領導班子建設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黨組于1995年1月13日又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加強領導干部的考核,培養(yǎng)和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加強對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工作的領導等問題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和措施對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1996年,中共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對高校領導體制、黨組織的設置和職責、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將高等學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下來。切實保證了黨對高校的領導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建立健全黨委負責、協(xié)調各方的維護高校穩(wěn)定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1996年《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出臺,要求大力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高校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注重在優(yōu)秀學生和青年教師中發(fā)展黨員[4]173。通過貫徹這一《條例》,高校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隨后通過“三講”①1996年,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決定, 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一次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 這次為期3年的教育活動, 發(fā)揚了延安整風運動的精神, 采取自上而下, 分期分批進行, 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相結合的方式, 使全體黨員, 尤其使領導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黨風教育, 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教育活動,高校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兩課”教師隊伍建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學生骨干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隨著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黨風廉政責任制進一步貫徹落實,反腐敗三項任務取得新進展。

        (三)創(chuàng)新發(fā)展階段(2003年以后)

        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進入大眾化階段②高校擴招從1999年開始.,高等教育面臨著發(fā)展任務繁重、教育質量競爭更趨激烈的嚴峻挑戰(zhàn)。絕大多數(shù)高校出現(xiàn)多種學制、多種管理模式并存的情況;高校二級學院成為相對獨立的辦學實體后的產生領導體制問題;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推行與部分經濟發(fā)達省市高教園區(qū)的發(fā)展帶來服務和管理方面問題。高校各個方面的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僅牽涉到高校的利益調整,而且觸動了每個師生、各級領導干部的利益。為適應高等教育大發(fā)展的需要,高校黨組織的作用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對高校黨委的領導水平與能力提出了的新的挑戰(zhàn),對高校黨的基層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和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需要,著力抓住黨的先進性建設這個根本,圍繞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這個重點,積極推進黨的建設的實踐創(chuàng)新、理論創(chuàng)新和制度創(chuàng)新,黨的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2003年 12月,中央頒發(fā)《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試行);提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具體要求;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同年,出版了《江澤民文選》,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制定(2006–2010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條例》(試行),頒布《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通過(2004–200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guī)劃綱要》和《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的制定和實施;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2007年10月,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了系統(tǒng)全面的論述。根據(jù)十七大的要求,2008年至2009年在全國分批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這一切為高校黨的建設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和制度上的保證。

        黨中央高度重視高?!芭囵B(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胡錦濤總書記要求高校黨建要充分體現(xiàn)“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本質要求,確保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高校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頭腦,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得到貫徹落實。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一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3]371。《意見》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事關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戰(zhàn)略工程,作為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的基礎工程,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在黨的思想理論不斷與時俱進的同時,高校黨的建設也把不斷創(chuàng)新當作推進各項工作的一個法寶,2005年下半年在高校普遍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更激發(fā)了高校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創(chuàng)新熱情,不僅掀起了理論學習研究的熱潮,而且在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不斷有新思路、新舉措,如制定了一系列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制度,創(chuàng)新了學習的方法,改進了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建立了黨員干部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新途徑、新機制等等。黨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號召,高校在學習十七大精神和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fā)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破解影響高校科學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

        高校圍繞著“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的主旨,開展高校黨建、保證中心任務完成方面充分發(fā)揮了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在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前提下,積極探索“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從實績看德才,憑德才用干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快推進高校黨務公開,重點在院系級黨組織領導班子進行黨員直接選舉的探索,暢通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渠道;院系建立黨政聯(lián)席會議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要經過黨政聯(lián)席會議集體研究決定;規(guī)定高校院系實行黨政交叉任職、共同負責制。一些地區(qū)對高校進行黨建達標評優(yōu)活動,一些高校開始嘗試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等等,這些好經驗和做法在全國逐步推廣開來。

        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鞏固和發(fā)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的要求,高校黨的建設通過完善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把支部建在教研室、學科團隊、學生班級和公寓,保證所有的黨員都在組織中,都參加組織生活。進一步在中青年教師和優(yōu)秀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探索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努力實現(xiàn)大學生班級“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有黨小組、三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

        制度建設對黨的建設具有保證作用。根據(jù)形勢任務的變化,黨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針對高校黨建工作,先后制定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2003年 7月 17日,教政法[2003]3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及其實施方案(教社政[2005]9號)、《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中辦發(fā)[2005]14號)、《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鶎狱h組織建設的意見》(教黨[2007]11號)等一系列關加強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法規(guī)、文件。在2006年的第15次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還印發(fā)了中組部、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民辦高校規(guī)范管理、引導民辦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的通知》。根據(jù)中央精神,各地高校黨建領導部門制定了許多地方性的指導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此期間,第12到17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相繼舉辦,分別重點研討了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領導班子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諧校園建設和高?;鶎拥慕M織建設等問題,使高校黨的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鼓舞了干勁。

        二、改革開放以來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的經驗

        在第十七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30年來高校黨的建設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積累了寶貴經驗:第一,必須始終圍繞高校的改革發(fā)展,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根本任務;第二,必須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著力完善高校領導體制;第三,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四,必須堅持把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作為重點任務,不斷提高領導高??茖W發(fā)展的能力和水平;第五,必須著力維護高校穩(wěn)定,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第六,必須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始終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根據(jù)習近平同志的講話精神,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基本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始終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鄧小平同志的一貫思想。他在科學總結國際國內歷史經驗基礎上明確指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證,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并特別強調黨的領導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全黨要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要警惕和反對一切削弱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錯誤思想和行為。1989年發(fā)源于高校的政治風波留給我們的最深刻的啟示就是必須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我國高等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它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只能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把學校置于黨的全面領導之下才有可能。盡管隨著各個時期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的變化及高校的發(fā)展與改革,黨的領導的內容、方式、方法會有所變化,但是黨在高校的領導核心地位絕不能變,否則就會偏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是我們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高校建設和發(fā)展的一條基本經驗。

        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在高校管理體制上就是要始終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踐證明,這一領導體制,符合我國的國情和高校的實際,有利于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和高校黨的建設,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有利于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這種領導體制既體現(xiàn)了黨的領導原則和集體領導原則,又符合現(xiàn)代管理科學的分工負責的要求,既有利于加強黨委的集中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也有利于發(fā)揮行政指揮作用,使二者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的領導整體,最大限度地調動了黨委和行政兩方面積極性。所以,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加強高校黨建,從體制上講就是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我們必須站在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和理解高校“黨委領導”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自覺堅持和維護黨委在高校的領導地位,遵循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大力加強黨的建設,使高校黨委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事業(yè)中更好地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

        (二)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它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大學生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質特征,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只有抓住了這個中心,才能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

        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把思想認知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文化的育人作用。利用互聯(lián)網的互動性、開放性、迅捷性特點,積極探索網上引導的有效方式。”[7]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進宿舍、進社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創(chuàng)新。繼續(xù)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弘揚高品位的校園精神;繼續(xù)做好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了解社會、奉獻社會、服務社會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始終堅持德才兼?zhèn)涞脑瓌t,把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高校黨建的關鍵

        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重點切實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標,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強高校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注重制度創(chuàng)新,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提高解決班子自身問題的能力;同時做好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yǎng)工作。注重改善領導班子的專業(yè)結構和年齡結構。著力提高高校領導班子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辦學治校能力,增強黨對高校的領導能力。二是按照黨管干部的原則,努力建設高素質的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各高校普遍實施了干部競聘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干部選拔、任用考核、教育、培訓、輪崗等富有成效的制度與辦法。極大地調動了高校中層領導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造就規(guī)模宏大的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優(yōu)秀教師中發(fā)展黨員,把黨員培養(yǎng)成教學科研的骨干,為黨在高校的領導打下堅實的基礎。四是建設一支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善于聯(lián)系實際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全體教職員上的共同職責,其主體是學校各級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他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中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尤其重要,建設一支奉獻精神強、善于與大學生溝通交流、能成為大學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四)始終堅持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高校始終根據(jù)戰(zhàn)略發(fā)展的要求,緊緊圍繞高校改革和發(fā)展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促進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推動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服務經濟建設中心,促進社會進步等各項工作。改革是學校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動力,也是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的有效手段。通過深化改革,學校的綜合實力得以增強,學校教學、科研和為社會服務的整體質量得以提高,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正在發(fā)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有利于高校和社會的穩(wěn)定。通過服務大局,教育事業(y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科技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增強,初步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科技經濟“兩張皮”問題。高等教育為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五)始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充分發(fā)揮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高校黨的基層組織[主要是院(系)黨組織]是黨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高校黨的工作承上啟下的紐帶。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做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如把基層黨組織工作與完成教學、科研任務和教書育人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堅持把“支部建在班上”,保證所有的大學生黨員都在組織中,都參加組織生活。充分發(fā)揮大學生黨支部的作用,完善學生黨支部聯(lián)系大學生的機制,使其成為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的班級核心。積極慎重的做好組織發(fā)展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等等。高?;鶎咏M織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師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念,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通過黨員發(fā)展工作,為黨的隊伍注入新鮮血液;通過群眾工作,教育群眾相信黨、相信社會主義;通過服務群眾,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不斷改善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使黨的工作扎根于群眾之中而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充分發(fā)揮高?;鶎咏M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監(jiān)督保證作用,調動廣大黨員在高校改革發(fā)展中的中堅作用和模范帶頭,順利完成高校各項工作任務,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創(chuàng)新人才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六)始終堅持把維護高校穩(wěn)定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

        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高舉愛國主義旗幟,保持高校、社會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高等學校是社會思想動態(tài)的晴雨表,每在改革的關鍵階段,高等學校師生的思想情緒是否穩(wěn)定,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自 90年代初以來,在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亞洲金融危機、抗洪搶險,以及2008年以來的雪災和汶川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事件,“非典”和近些年的大學生就業(yè)問題,都給高校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有高校黨委的全面領導、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大師生既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愛國熱情,責任感,又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全局觀念和法制觀念,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高校系統(tǒng)也連續(xù)保持了20年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七)始終堅持黨的思想路線,不斷推進高校黨建的理論研究

        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黨的思想路線,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積極開展高校黨建理論研究?!包h的十七大賦予了高等教育以重大的歷史使命:一是要確保教育公平,認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二是要培養(yǎng)人的全面發(fā)展能力,強調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三是要在高校普遍擴張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四是要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五是要發(fā)展遠程教育和繼續(xù)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8]所有這些,都充分表明教育是基礎,人才是保證。高校黨建只有積極主動地去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才能收到實效。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機制,不斷推進黨建理論研究,為高校黨建提供理論支持。

        [1]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04.

        [2] 中國重要文獻研究室. 鄧小平年譜(1975-1997): 上[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

        [3] 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記[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 新時期黨的建設大事記(1978.12-2007.10) [M].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

        [5] 張陟遙. 高校黨建30年時空語境與特征研究[J]. 揚州大學學報: 高教研究版, 2009, (1): 25-27.

        [6]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的通知[C]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中.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594-596.

        [7] 田建國. 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高校黨建工作[J]. 德州學院學報, 2009, (1): 85-89.

        [8] 王浩斌. 改革開放 30年高校黨的建設及組織工作的基本問題[J].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 (4):405-408.

        Study on Party Building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MOU Degang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Party building in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experienced a 3-steps development course, including revitaliz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proves that Party building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hould firmly insist on total leadership of the CPC,always uphold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tinuously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cadre team, talent team and business backbone team, closely focus 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o service the public, maximiz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political key role and role of powerful force, fully exert the influence of CPC members’ exemplary vanguard role, work unremittingly in pursuit of keeping stable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promo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arty building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Party Build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Historical Process;Experience

        (編輯:朱選華)

        D267.6

        A

        1674-3555(2010)03-0026-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0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2010-01-19

        牟德剛(1959- ),男,山東日照人,教授,學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歡
        思想建設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91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 国产精品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影院| 大香蕉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一区二区亚洲精美视频| av素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美女草逼视频免费播放|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国产人成在线成免费视频|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国产精品久久av色婷婷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45岁妇女草逼视频播放|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日韩爱爱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成人av毛片免费大全|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伊人影院综合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精品高朝久久久久9999|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久|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情侣| 少妇勾引视频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