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霞
鄭紡機醫(yī)院藥械科 鄭州 450053
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病率極高,據報道60%~90%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周圍神經病變。目前臨床上尚缺乏療效顯著、同一的治療手段。硫辛酸是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輔助因子,可以清除多種細胞內氧自由基,維持神經內膜血流和神經傳導速度,近年來我們采用抗氧化劑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取得一定療效。
1.1 入選標準 入選病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并有如下表現:(1)有或無感覺肢體麻木、疼痛、肌無力等癥狀;膝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2)下肢肌電圖檢查異常:感覺傳導速度<40 m/s,運動傳導速度<45 m/s(3)排除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的其他病癥。
1.2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02-10在我院住院患者且符合以上標準,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43~71歲,平均52歲;糖尿病史平均8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平均2.3年。
1.3 給藥方法 2組病例給予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常規(guī)組:應用維生素B1注射液100 mg,維生素B12注射液0.5 mg,im,qd,10%氯化鉀5 ml,25%硫酸鎂注射液5ml,三磷酸腺苷40 mg,輔酶A 100 U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00 ml,靜滴,qd,進行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基礎治療上加用硫辛酸600 mg加入0.9%氯化鈉250 ml,靜滴,qd,14 d為1療程。2組進行完第一療程后,停藥3d,進行第二個療程治療,用藥同第一療程。
1.4 療效標準 顯效:肢體麻木、疼痛感完全消失,膝跟腱反射明顯改善或恢復正常,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 m/s以上;有效:肢體麻木、疼痛感有改善,膝跟腱反射改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增加<5 m/s;無效:肢體麻木、疼痛無變化,甚至加重,膝跟腱反射無改善,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無明顯變化[1]。
2.1 2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前后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顯效20例(55.56%),有效12例(33.33%),無效4例(11.11%),總有效率88.89%。常規(guī)治療組顯效10例(33.33%),有效7例(23.33%),無效10例(33.33%),總有效率56.66%。
2.2 2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治療后硫辛酸組與常規(guī)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
表1 2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正中神經 腓神經硫辛酸組 治療前 43.3±2.0 36.1±3.0治療后 47.6±2.1* 41.2±3.1*常規(guī)組 治療前 43.7±2.5 35.6±2.8治療后 44.9±2.1 36.3±2.9
2.3 不良反應 硫辛酸組不良反應報告2例(5.6%),主要為頭脹,眩暈現象,考慮到與輸液過快有關,調整滴速后自行緩解,并未影響治療。對照組無不良反應。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國內近60%~90%糖尿病患者通過神經功能性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性病變已經成為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和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其發(fā)病機制與代謝紊亂,微血管病變以及神經營養(yǎng)因子減少等因素有關[2]。硫辛酸是抗氧化劑,可以激活生物體內多種抗氧化劑的代謝循環(huán),形成獨特的生物抗氧化劑再生循環(huán)網絡,維持機體主要抗氧化劑水平,共同發(fā)揮抗氧化作用[3]。同時硫辛酸既能改善胰島功能與葡萄糖代謝,又能保護神經細胞。研究證明硫辛酸可以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增加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的血流量;增加鈉-鉀ATP酶的活性,使周圍神經能量消耗的主要通路恢復。修正神經肽缺陷,使神經肽Y、神經生長因子及P物質恢復正常[4],促進神經纖維再生。直接或間接地促使體內維生素C及維生素E的再生,增加細胞內谷胱甘肽及輔酶Q10的水平,抑制醛糖還原酶,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轉化成山梨醇。
本資料顯示: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王為民.疏血通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31例療效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02,9(1):27-28.
[2] 蘇會璇.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fā)病機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 2003,16(5):314-315.
[3] 關春紅,陳國光.抗氧化劑聯合應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3):20-21.
[4] 張鴻,董鳳英.a-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