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橋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北京100083)
武平紫金230斜坡道硐口位于武平縣中堡鎮(zhèn)嶺頭村,斷面為4 m×3.8 m的斜坡道通-160 m水平斜坡道所處地段。根據(jù)文獻 [1]及2005年6月紫金山地質處提供的資料,該礦床工程地質巖組劃分為堅硬巖組、堅硬-半堅硬巖組、半堅硬巖組、松軟巖組四類。①堅硬巖組:主要有粗安巖、花崗巖,分布于整個礦區(qū)?;◢弾r為主要圍巖,巖石完整,但局部存在構造破碎帶和強烈蝕變。抗壓強度值一般為60.8~95.9k Pa。②堅硬-半堅硬巖組,該組巖性為變質砂巖,巖石普遍綠泥石化,局部蝕變強烈??箟簭姸?0~60k Pa。③半堅硬巖組,該組巖性為凝灰質礫砂巖和英安巖,抗壓強度略大于30k Pa。英安巖常為礦體頂板,分布較廣。④松軟巖組,地表殘坡積土、洪沖積土及強風化巖組組成,厚度一般10~20 m。
礦區(qū)常見一些規(guī)模大小不一、呈透鏡或不規(guī)則狀產出的構造破碎帶,帶中巖石往往被擠壓破碎形成松散狀,裂隙發(fā)育,它往往造成漏水、涌水、坍塌、掉塊或水位突變等水文異常現(xiàn)象。給斜坡道進出口施工和斜坡道的穩(wěn)定性帶來較大的困難。
超前預加固技術,因其相對于井巷的施工 (主要是相對于復合式襯砌)為輔助施工措施,因此國內習慣上稱作輔助工法,而國外多稱預加固技術或地層處理技術,為便于論述和交流,稱為預加固技術。超前預加固技術除超前錨桿外,還有小導管、管棚、水平旋噴注漿、機械預切槽襯砌法、盾構法等,但由于這些方法成本昂貴或施工擾動大,不太適合礦山使用。而對于超前錨桿支護,以往采用5~10 m的中長錨桿,不能用掘進巷道的淺孔鑿巖設備打錨桿孔,阻礙了該項技術的發(fā)展。
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采取其他隧道施工工程類比,認為較為合理的施工辦法是采用超前支護措施。根據(jù)文獻 [3],該破碎帶圍巖為隧道IV~V級圍巖,可及時采用超前錨桿加固,形成巖石圍壁,提高圍巖的自穩(wěn)能力,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對徑向錨桿支護的理論研究方面,目前有壓力拱理論、懸吊理論、最大水平應力理論、裂隙體理論、圍巖松動圈支護理論、斷裂損傷理論、增韌止裂理論、巷道圍巖的關健承載圈理論及錨桿支護的擴容——穩(wěn)定理論等。但在超前錨桿原理研究方面,雖然認為有 “銷釘”作用、組合梁作用、人為拱效應作用原理等,但至今對其預支護的機理研究遠落后于工程實踐,且機理研究多停留在定性的解釋上,缺少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計算方法。因此,在本課題中,采取對破碎帶先進行具體再分類 (在另文發(fā)表),結合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技術,確定超前錨桿加固參數(shù)。
(1)設置范圍:對于拱部超前錨桿,設斜坡道拱部外弧半長為a,則L=1/2~2/3 a。式中L為需要設超前錨桿范圍內之半弧長。
(2)錨桿直徑:IV類圍巖為20 mm,V類圍巖為22 mm。
(3)錨桿長度:為3.5 m與鉆孔機具的鉆孔能力和開挖工序的循環(huán)進尺相配合。拱部超前錨桿縱向兩排之間,應重疊l m以上的水平搭接段。
(4)錨桿間距 (徑間距與排距相等):IV類圍巖采用0.4 m,V類圍巖采用0.3 m。
(5)錨桿鉆孔:鉆孔直徑D=40 mm。拱部超前錨桿孔口位于開挖輪廓線以外10~20c m。
(6)錨桿外插角:拱部為IV類圍巖采用8o,V類圍巖采用15o。
由于破碎帶圍巖表面約束能力差,使得支護體首先在較為薄弱的地方出現(xiàn)過量變形、巖石松動和破壞,因此采用噴混凝土、徑向錨桿、內置拱形槽鋼、充填噴混凝土等聯(lián)合支護方式,依據(jù)文獻 [5]分別按IV類,V圍巖設計。
(1)錨桿直徑:同上文超前錨桿設計。
(2)錨桿長度:為4 m與鉆孔機具的鉆孔能力和開挖工序的循環(huán)進尺相配合。
(3)錨桿間距 (間排距相等):對于徑向錨桿,IV類圍巖采用0.8 m,V類圍巖采用0.6 m。
(4)錨桿鉆孔:鉆孔直徑D=40 mm。拱部超前錨桿孔口位于開挖輪廓線以外10~20c m。
(5)錨桿外插角:拱部為IV類圍巖采用8o,V類圍巖采用15o。
(6)內置拱形槽鋼間距:IV類圍巖為1.5 m,V類圍巖為1.2 m。
(7)噴、充填混凝土標號:200#,早強水泥砂漿。
(8)壁后充填厚度:150 mm。
在確定了設計方案后,施工工藝流程為:①超前錨桿鉆孔與安裝:即先用淺孔鑿巖設備打超前錨桿孔,然后插入縱向錨桿 (鋼筋);②縱向噴混凝土,再噴斷面四周;③ 徑向錨桿鉆孔與安裝;④內置拱型槽鋼:將預先焊接及栓好接口的拱型槽鋼用鐵絲或鋼筋等相互連接;⑤填混凝土:即壁后充填。在模板里有內置拱型槽鋼,另外里面加均勻鐵絲 (網(wǎng))或鋼筋,然后澆混凝土。
在超前錨桿安裝后,用拱形槽鋼圈連接插入掌子面的鋼筋,這樣使鋼筋所受的豎向卸荷力被拱分散到巷道 (隧洞)兩側和地面的巖石上。及時噴射了砼,能及時對圍巖提供抗力,并可噴入裂隙的一定深度內,對巖體進行加固,以抵抗巖石的剪切,提高圍巖的承載能力。采用噴混凝土、再打徑向錨桿 (文獻 [3]錨桿施工一般規(guī)定),也可以是打完徑向錨桿后,繼續(xù)再噴混凝土。通過這種聯(lián)合支護,使拱頂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巖石不斷風化而由小塌方變大塌方的危險,另一方面,也不可能發(fā)生大的卸荷變形坍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時要保持毛斷面,符合設計要求,輪廓線圓滑平整,必須采用光面爆破,保證光爆質量,減少巖石破壞。光爆成形規(guī)整,可減少局部支護體上應力集中,使變形壓力在支護體均衡分布,并使支護厚度均勻。均勻的支護體,能更好承受較大的變形應力。
另一個要說明的問題是,在打完徑向錨桿后,也可鋪設金屬網(wǎng),這樣可以相應增大錨桿托板的面,從而改變了原來的四壁的點錨固,為全面積錨固擠壓,在錨桿長度相同、密度相同的情況下,增大擠壓加固拱的厚度,提高工程的抗破壞力。
在實際施工時,在錨噴后,即釋放圍巖大部分壓力的柔性支護后,再內置拱型槽鋼,然后用充填混凝土,形成很強剛性支護,阻止了工程圍巖的變形。
(1)采用超前錨桿的施工工藝,用淺孔鑿巖設備鉆,一個小班可鉆3.5 m的孔10~15個,與其他超前支護方式比,無論在工時和材料消耗方面,都是經(jīng)濟的,并且安全可靠性強。
(2)在錨噴柔性支護后,然后內置拱形槽鋼,進行壁后充填等剛性支護,既釋放了一部分壓力,又阻止了巷道的變形。經(jīng)成巷三月后監(jiān)測,該破碎帶斜坡道的變形量只有0.01 m。
(3)用超前短錨桿,縮小錨桿間距的聯(lián)合支護方法,可降低支護成本,確保安全、提高巷道成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