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 董建峰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醫(yī)醫(yī)院肛腸三科 黑龍江哈爾濱 150076)
我們于2007年至今對240例病例采用急診手術和延時手術治療觀察比較其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40例病例隨機分為2組,年齡18~69歲,男186例,女54例,發(fā)病均1~3d,平素患有痔疾病史,5~30年不等。診斷標準按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執(zhí)行。
甲組采用入院急診手術。方法:麻醉滿意后,指擴肛門,然后選嵌頓痔核較大3~4個(一般以3、9時位較多見)。痔外緣切一“v”字形切口,剝離痔靜脈叢至齒線上0.1cm,可見靜脈叢、括約肌間充滿了血栓,術中盡量將血栓摘除干凈,用彎鉗挾住基底部,用10#線貫穿縫合,結扎,剪除部分殘端,做完3~4個痔核,如還可觸及血栓,可切一放射狀切口,把血栓摘除。肛門納入太寧栓1枚,術畢。術后每日便后苦參湯坐浴,肛內注九華膏、太寧栓1枚,紫草油紗條引流。
乙組采用先保守后手術治療的方法,入院后每日用苦參湯加減早晚坐浴,肛內注九華膏,外敷四黃膏,經(jīng)5~6d治療,局部水腫、疼痛減輕,再施行手術治療,術后換藥同前。
甲組治愈時間平均13.5d,乙組治愈時間22.5d,甲組病人術后立即緩解局部疼痛、水腫消退,而乙組病人需5~7d才減輕疼痛、水腫。2組病人均未發(fā)生感染病例。
直腸上下靜脈叢管壁薄、位置淺,末端直腸粘膜下組織松弛,如遇冷、潮濕、久坐、久立、腹瀉、便秘等因素,都容易出現(xiàn)血液淤積和靜脈擴張,被痙攣的括約肌嵌頓,以致水腫、淤血,甚至壞死。筆者認為治療嵌頓痔的關鍵是盡快解除肛門括約肌痙攣,手術關鍵在于摘除靜脈叢、括約肌間的血栓,治愈混合痔。術后病人腫脹、疼痛等癥狀立即解除,減少治療時間,縮短療程。先輩們以前用中藥坐浴、熏洗、局部外敷藥膏等治療,也是來緩解括約肌痙攣,讓血栓吸收,雖有不錯的療效,但療程較慢,病人需承受一定的痛苦。筆者認為保守治療后再行手術,雖切口小,但因血栓牢牢地粘附在組織中,很難剝離,術后需加強坐浴,緩慢吸收。至于認為嵌頓痔是由感染引起的,急診手術可致感染擴散等等,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對所有嵌頓痔病人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240例病人中,僅有5例白細胞計數(shù)在1萬左右,多數(shù)病人血像正常。所以嵌頓痔并不是由于感染所致,而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肛門括約肌痙攣、血栓形成,血運不暢所致的無菌性炎癥。后期由于腫脹較大,表面壞死、破潰,可造成輕度感染。至于嵌頓痔解剖結構混亂,影響手術療效,易術后出血、肛門狹窄,筆者認為,嵌頓痔好發(fā)部位3、9時位,只有將上述時位與母痔區(qū)的痔核切除,其余部分均切一放射狀切口,摘除血栓。排便后清潔好術創(chuàng),每日用太寧栓,保護術創(chuàng)與粘膜,防止感染。另外,定期指診,是防止皮橋粘連、肛門狹窄的關鍵。總之,急診手術治療嵌頓痔,在臨床上是可行的、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