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吉軍
(吉林省樺甸市城市社區(qū)管理辦公室 吉林樺甸 132400)
作為一名縣級市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者,經(jīng)常參加基層單位如社區(qū)、學校、村屯的健康教育宣講工作,我特別有讓我們的健康教育對象完全理解、掌握并將健康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的沖動,所以特別注重在一些場合來宣傳防病知識如傳染病防治知識、慢性病防治知識、公民基本健康素養(yǎng)66條、災后防病知識等。但是這份工作就是這樣,光有這份熱情是不夠的,要注意工作技巧、方式、方法,而且要解決一些關鍵問題,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收到實效。要開展好基層單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著實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要營造一個適于開展全民健康教育的一個大的支持性環(huán)境,也就是要有各級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做好健康教育受眾的組織工作,其次要有基本人員、經(jīng)費、車輛保證,以保證活動的最低開銷,再次是不斷提高健康教育專家的演講能力和業(yè)務素質,能吸引廣大受眾,使他們想聽、愛聽,最終達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掌握健康技能的目的。
要發(fā)動好基層群眾的學習熱情,要具備2個條件,(1)通過這個活動能給百姓帶來經(jīng)濟收入或眼前利益,這種形式是村民自發(fā)的,積極的,主動的,健康教育宣傳講座是看不到眼前利益的,只能是通過長期不斷地學習,積累知識,提高自我防病的能力,從而少得病甚至不得病;(2)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將健康教育工作作為一項指令性任務下達給各村書記、村長,由各村書記、村長發(fā)動村民,這種方式是被迫的,消極的,被動的,只要咱的講師過得硬,同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作為基層政府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應充分認識到以上兩點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更應認識到健康教育工作、健康促進工作對提高廣大群眾的生命質量,提高自我防病意識方面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健康素養(yǎng)66條的普及,不僅是提高廣大群眾生命質量的契機,更是提高廣大群眾生存能力的保障。
目前多數(shù)地方的工作狀態(tài)都不盡如人意,幾乎是將所有的健康教育工作都推給衛(wèi)生院,由衛(wèi)生院跟村書記對話,效果特別不好,村書記在沒有政府領導們的指示情況下,根本就不買醫(yī)院的帳,有的村書記再布置給村醫(yī),結果都成了衛(wèi)生自己的活了。由此,健康教育工作由多部門配合,最后到基層時就只由村醫(yī)來承擔了,試想一下效果會如何?
2003年非典在我國的部份城市肆虐之時,大家都知道去主動了解有關非典的知識,那時出去做講座,各級政府都組織的很好,人很多,紀律也很好,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人員的組織是最重要的,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墒?健康教育工作是只有投入,沒有收入的工作,往往容易被各個層面的領導所忽視。現(xiàn)實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工作往往得不到各級政府主要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街道、學校、社區(qū)、村屯的足夠重視,大部分講座都流于形式,應付了事,很少能收到實效。結果是組織不力,聽眾很少,收效甚微,甚至影響到了講課專家的積極性,到最后落得個勞民傷財。
縣級疾控中心都設了健康教育科,有2~3人,但個別人員并非醫(yī)學相關專業(yè)、素質不高也是現(xiàn)實,沒有宣講健康知識、衛(wèi)生防病知識的能力。到了鄉(xiāng)鎮(zhèn)就更慘了,別說專業(yè)人員來管了,就是有個專職的健教人員都很難,所以應該考慮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按所轄人口進行科學的配比問題。
對于縣級以下健康教育工作來講,健康教育科是主體單位,承擔著業(yè)務指導,到社區(qū)、村屯等進行宣講、對基層單位進行督導檢查等工作。車輛不能保證是影響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客觀因素。還有就是宣傳資料的印制需要一定的經(jīng)費支持。
每個省都經(jīng)過層層選拔、演講、評選,成立了省級的健康教育專家?guī)?匯集了很多優(yōu)秀人才,并且定期赴各地進行演講,各地區(qū)也相應成立了健康教育專家?guī)?各縣市區(qū)都成立了健康教育專家?guī)?但縣區(qū)級僅僅成立而已,很少能真正使專家們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將方方面面的知識傳播出去。就我個人而言,覺得在所有的宣傳手段當中,面對面的進行互動式講解,效果是最佳的。所以應該充分發(fā)揮專家?guī)烊瞬诺淖饔?多組織些宣講活動,涉及面也要廣些,可以是熱門如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也可以是日常應掌握的防病知識,如艾滋病防治知識、慢性病防治知識、預防接種知識、狂犬病防治知識、婦幼保健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等。近兩年我縣區(qū)由衛(wèi)生局組織了手足口病、甲型流感防治知識,效果還是不錯的。
健康教育工作人員要有足夠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和耐心,最主要的是主觀上要有把所掌握的健康知識宣傳出去的愿望。有些專家?guī)熘械某蓡T,往往掌握著特別專業(yè)的知識,表達出來的意思,傳播出來的思想,往往不能被普通群眾所接受和理解,結果是群眾并不買帳。怎樣才能讓專家們把專業(yè)知識化為最簡單、樸實的語言,變得淺顯易懂,再傳遞給普通民眾,讓他們所接受和理解,這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另外,隨著工作面的擴展,群眾對健康認識的不斷提高,對健康知識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專家們不斷加強學習,以求創(chuàng)新。
隨著公共衛(wèi)生服務均等化的實施,越來越重視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投入,解決了以上的問題后,完全有理由相信健康教育工作會從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開始,在熱情似火的夏天得到加強,在金色的秋天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