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南陽市南召縣人民醫(yī)院 河南 南陽 474650)
子宮切除術,以往主要通過開腹手術完成,部分可經(jīng)陰道手術,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婦科疾病診治的推廣應用以及手術技能的不斷提高,目前已能在腹腔鏡下完成婦科方面的各種手術,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實施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176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回顧總結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176例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44.6±5.1)歲,子宮增大如孕8~14周,其中子宮肌瘤109例,子宮腺肌癥35例,2種并存10例,合并卵巢囊腫13例,功血21例,盆腔粘連13例,176例患者全部實施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
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chǎn)的腹腔鏡、冷光源及配套設備。
(1)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膀胱結石位,頭低30°,常規(guī)形成CO2氣腹,臍輪及右下腹麥氏點,左下腹對稱與麥氏點位置3點穿刺。(2)將舉宮器從陰道將子宮推向腹腔,雙極電凝切斷園韌帶、輸卵管峽部及卵巢固有韌帶或骨盆漏斗韌帶,沿闊韌帶前葉剪開至膀胱子宮反折腹膜,下推至宮頸外口水平。如果盆腔有粘連,先行粘連松懈術。(3)經(jīng)陰道暴露宮頸,鉗夾并牽引出陰道,沿宮頸上0.5cm環(huán)形切開陰道粘膜,上推膀胱及子宮后壁粘膜,切斷、縫扎雙側子宮旁組織、主韌帶、宮骶韌帶及子宮動靜脈,同時打開子宮膀胱腹膜反折處及子宮直腸腹膜反折處、陰道粘膜斷端。(4)再次充氣,腹腔鏡下檢查盆腔各斷端,無出血,取出腹腔鏡,術畢。
176例患者全部成功實施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手術時間90~140min,平均108min。術中出血60~250mL,無一例發(fā)生大出血及并發(fā)癥。176例患者手術后6h進水,下床活動,12~24h后流質(zhì)飲食,腸蠕動恢復,于手術后9~21h肛門排氣,術后12~24h拔出尿管,均能自行排尿。住院3~6d痊愈出院,術后2個月復查,雙合診、盆腔B超均未見異常。
近年微創(chuàng)外科已成為婦、外科發(fā)展的一個主流,它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隨著操作技術的提高,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的適用指征不斷增大,具有損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腹腔鏡手術視野開闊且清晰,可同時松解盆腔粘連[1]。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擴大了陰式全子宮切除的適應癥。陰式全子宮切除創(chuàng)傷小、痛苦少、體表不留疤痕,患者大可接受,但對盆腔有粘連或二次以上手術者,盆腔有異常情況者,就可能出現(xiàn)不良后果。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除可避免陰式全子宮切除的弊端,還可避免宮旁處理的困難,降低手術的難度,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我院176例患者均手術成功。
對合并卵巢腫瘤者腹腔鏡下懷疑卵巢有病變者,可在腹腔鏡下行腫瘤剝除術,或取活檢做快速病理檢查[2],根據(jù)病檢結果可改變手術方式。對于多發(fā)性子宮肌瘤或體積增大如孕10周以上的子宮29例,均采用此方法,順利將子宮取出。
總之,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對盆腔粘連及子宮較大等高危因素者,即可避免開腹手術的痛苦,又可避免陰式全子宮切除的風險。腹腔鏡手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隨著手術經(jīng)驗的積累和方法的不斷改進,它將在婦產(chǎn)科領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醫(yī)務工作者,術前準備必要的手術器材及設備,不斷提高者的技術及技巧,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林凜然,方碧梅.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N].新鄉(xiāng)醫(yī)學學報,2008,25(1):60~62.
[2]李光儀,馮虹.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探討[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1999,15(8):50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