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加玲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yī)院內鏡中心 江蘇盱眙 211700)
消化道息肉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以結腸息肉最為常見[1]。內鏡下行結腸息肉治療術對患者損傷小、痛苦少、恢復快、費用低。
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14日共收治了結腸息肉80例,年齡在28~84歲,其中男性69例,女性21例。
患者應進行嚴格的腸道清潔準備,要保持腸道內無糞便及殘留液體,有液體時一定要及時清除,否則液體導電會損傷粘膜,同時完全去除腸內可燃氣體,防止爆炸事故發(fā)生,常用的腸道準備方法:(1)口服洗腸液法。洗腸液配制每1000mL中氯化鈉6.14g、碳酸氫鈉2.94g、氯化鉀0.75g,術前3h開始口服,每5分鐘服250mL的速度,在1個小時內服完3000mL洗腸液。因該液近似于等滲溶液,在短時間內大量服用后腸道不能吸收,大量排出來達到灌洗腸道的目的。優(yōu)點是該法簡單,不需飲食控制和灌腸;缺點是短時間內大量喝水,部分病人不能耐受,有心肝腎功能不良者禁忌使用。(2)番瀉葉法。術前3d少渣飲食,術前1d流質,當天晨禁食,術前晚沖服番瀉葉30g,次日晨再服番瀉葉30g,下午施術,無需灌腸,即可達到滿意的清潔腸道的效果
我科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采用氬氣和電切2種治療方法,治療前應根據(jù)息肉的大小和外形決定治療用具,術前認真調試器械。
對于直徑小于0.5cm的無蒂息肉,一般采用電凝灼除或熱活檢灼除法。一般相對體積較大的無蒂息肉,我科常采用熱活檢鉗灼除法,首先用熱活檢鉗咬持息肉頭部,然后向上輕輕提拉息肉,使基底形成天幕狀假蒂,通凝固電流后基底粘膜發(fā)白,即行撥取,鉗取中央組織不會灼傷,可做病理學檢查。電凝灼除術適用于更小息肉,插入電凝器,輕輕接觸息肉即通電,息肉發(fā)白,壞死即可灼除。因該法不能取活組織,故也可先用活檢鉗咬取部分息肉后再電凝,以免漏掉早期癌。
對于直徑小于2cm的無蒂息肉,圈套鋼絲套入息肉后圈套管抵達息肉基底部然后稍向上,在息肉基底較稍上方是切除息肉最佳部位,輕輕關閉袢套,圈收緊關要緩慢,用力適當,高頻電發(fā)生器的電流強度類型選擇要合適,嚴格按照先電凝后電切逐漸切割的原則,稍收緊輕輕提拉,將息肉提起,基底呈天幕狀時即可通電。先電凝后電切或采用混合電流,逐漸切下,注意電流選擇要合適,避免造成出血或穿孔,圈套點選擇也要合適,不可過深將鄰近正常粘膜套入。
有蒂息肉,長蒂息肉圈套位置選擇蒂的中央,盡可能保留殘蒂1cm左右,并提起懸在半空中,與周圍腸壁沒有接觸,再通電,不要怕殘蒂留得過長引起息肉復發(fā)。殘蒂3~5個月自然消失,如摘除后發(fā)生即出血時,可立即巴以殘蒂圈凝固止血,有蒂息肉圈套位置盡可能選擇在蒂的息肉側粗蒂息肉供血的血管較粗,位于蒂中央,如果很快將息肉切下,會因中央血管并未凝固造成出血,只有反復用電凝電切電流,逐漸割向中央,得到完全凝固后才割斷,方可避免出血,頭部巨大的息肉一次不能切除可以分次切除。
息肉的回收:<0.5cm息肉,一般用熱活檢灼除故不存在回收問題;0.5~2.0cm可用吸引法;>2.0cm的息肉可用異物鉗咬持息肉,也可用圈套器圈住息肉退到鏡端隨鏡一起退出。對于大腸息肉摘除后取出困難或是一次摘除多顆一起回收,可將內鏡插過息肉部位20cm左右經(jīng)內鏡注入生理鹽水500mL然后排除內鏡,患者立即排便收取息肉。
術后要注意休息及飲食,如無腹痛、腹脹等不適,當天即可進流質。避免重體力勞動1~2周,保持大便通暢2周,有便秘者需用緩瀉劑。術后3個月復查腸鏡。
[1]劉運祥,黃留業(yè).實用消化內鏡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