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霞
(天津市東麗醫(yī)院 天津 300300)
自創(chuàng)建愛嬰醫(yī)院,實行了母嬰同室。以利早開奶,勤吸吮,按需哺乳,促進了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增進了母子感情,提高了母親護理嬰兒及哺乳的能力,使新生兒舒適安全,有利于嬰兒的身心發(fā)育健康成長。同時產(chǎn)婦及家屬直接面對新生兒,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可能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這對我們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F(xiàn)就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問題進行以下探討。
1.1 適宜的環(huán)境
病房及居家宜安靜、清潔、優(yōu)雅、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1~24℃,濕度為60%~65%,每日通風,使空氣清新。
1.2 維持新生兒穩(wěn)定的體溫
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完善,應根據(jù)外界氣溫的變化,對新生兒適時增減衣被。即冬天注意保暖,夏日注意防暑降溫。
1.3 做好母乳喂養(yǎng)的指導工作
1.3.1 講解母乳喂養(yǎng)知識 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能增強嬰兒的免疫力。使母親認識到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
1.3.2 指導母乳喂養(yǎng)的正確姿勢,體位 做到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
1.3.3 保證母親乳汁充足的條件 (1)早吸吮,勤吸吮,定時熱毛巾濕熱敷并按摩,排空乳房;(2)足夠的營養(yǎng),充足的休息和睡眠;(3)保持情感愉悅,心情舒暢。
1.3.4 要保證新生兒充足的睡眠,且要經(jīng)常變換睡姿,以防頭顱變形。
新生兒免疫力弱,脫離母體后要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新生兒時期是人類死亡率最高的時期。因此護理人員要給予精心細致的護理,并對其父母進行宣教,使其了解相關知識,預防感染。
2.1 護理新生兒前應洗手
哺乳前洗手并用溫毛巾擦拭乳房。
2.2 新生兒的衣著應寬松,質地柔軟,不宜釘扣子或別針。新生兒用物應勤洗并在陽光下曬干。
2.3 減少陪護
有效地控制探視人員,禁止呼吸道疾病及各種傳染病患者探視和陪護,防止交叉感染。
2.4 每日溫水沐浴,便后清洗擦干
并指導母親對新生兒進行撫觸,以增進母嬰情感,促進母嬰健康。但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各種護理操作宜輕柔。
2.5 臍帶的護理
臍部是細菌侵入的門戶,發(fā)生感染后易引起敗血癥,護理人員應加強護理。臍帶未脫落時,每日用安兒碘消毒臍根部周圍皮膚,并保持清潔干燥。如發(fā)現(xiàn)臍部紅腫,膿性分泌物,應及時處理。
無特殊情況新生兒出生24h內應進行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種。
3.1 向母親及家屬講解接種的重要性,注意事項,接種后反應及處理。
3.2 嚴格無菌技術操作
嚴格按疫苗接種的規(guī)則進行接種,合格率在95%以上。
3.3 對于特殊的生理現(xiàn)象
如女嬰出生后受母體激素影響而出現(xiàn)的陰道粘液或性分泌物,乳腺腫脹,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等。這些屬于正?,F(xiàn)象,幾天后會自然消失,不必處理。應告之家屬不必擔心。
4.1 皮膚紅斑
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發(fā)育不完善,受到衣物,空氣,潮濕,洗澡用品等刺激所致。應在適宜的條件下散包,通風,減少衣被,嚴重時可外涂百多邦軟膏。
4.2 嘔吐
多與胎兒期吞入胃內的羊水刺激胃黏膜有關。護理:(1)喂奶后應抱起嬰兒輕拍背部,使胃內空氣排出。喂奶后30min內應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嘔吐時翻身拍背,促使嘔吐物排出。(2)彈足底。刺激新生兒大哭。(3)協(xié)助吸吮乳汁,以減少羊水對胃黏膜的刺激。4必要時通知醫(yī)生或遵醫(yī)囑給予洗胃。
4.3 體溫升高
也稱新生兒脫水熱,一般體溫在37.5~38.5℃之間。多由衣被包裹太緊,加之皮膚蒸發(fā),大小便排出,喂養(yǎng)不佳攝入少而致。應立即散包喂水,協(xié)助吸吮母乳增加入量。
4.4 膿皰疹
多與衣物不潔,包裹多,皮膚皺褶處出汗,潮濕不透氣,毛囊感染有關。應即刻散包更換清潔衣物,適當減少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嚴重時可遵醫(yī)囑局部涂擦百多邦軟膏,控制感染。
4.5 臀紅與尿布性皮炎
勤換尿布,保持嬰兒臀部清潔干爽。如發(fā)現(xiàn)臀部紅潤,用鞣酸軟膏涂擦局部。
4.6 臍部滲血
出生48h內發(fā)現(xiàn)臍部滲血,應即刻通知產(chǎn)房處理。如出生4~5d發(fā)現(xiàn)臍部滲血,應局部用酒精消毒,保持干燥,預防感染。囑家屬盡量減少尿褲,衣被對臍部的摩擦。
母嬰同室的護理人員除必備的精湛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外,還必備高度責任感和慈母般的愛心,精心護理每一個新生兒,并給予正確地指導。認真交接班,加強護理,密切醫(yī)患關系,使產(chǎn)婦在住院期間心情愉快,嬰兒安全,保證母嬰健康,提高了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