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花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淮安 223200)
腹腔鏡治療子宮肌瘤臨床實踐體會
張春花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 淮安 223200)
目的 總結運用腹腔鏡治療68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實踐體會,證實腹腔鏡在治療子宮肌瘤中的價值。方法 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173例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臨床病情與患者意愿相結合的原則,分為剖腹手術組與腹腔鏡組,分別為105例,68例。結果 68例腹腔鏡組患者子宮肌瘤切除順利,無術中轉剖腹手術。手術平均時間50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50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6d。術后2個月隨訪未見并發(fā)癥。剖腹手術組手術時間平均時間90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20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10d,術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4例,2個月后隨訪有7例患者仍然感覺切口疼痛。結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機體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逐漸被人們接納和認可。
腹腔鏡 子宮肌瘤 體會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與患者的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有關,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且有趨向于年輕化發(fā)展,其治療的方式也有很多,有中醫(yī)中藥治療、超聲治療、放射治療及傳統(tǒng)的手術治療等,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微創(chuàng)技術在婦科中運用逐漸被人們接納和認可。在發(fā)達地區(qū)的基層醫(yī)院也積極的投入和運用。我院近年來采用腹腔鏡切除68例子宮肌瘤,療效確定,效果滿意。與同期剖腹手術切除子宮肌瘤患者相比有許多優(yōu)點,現(xiàn)將有關情況報道如下。
173例子宮肌瘤患者年齡33~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2歲。其中黏膜下肌瘤75例,漿膜下肌瘤48例,壁間肌瘤50例。病程長短不一,但多大于3個月。都因經(jīng)期延長,經(jīng)血增多等,都在藥物或其他治療無效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貧血情況下而采取手術或腹腔鏡治療。采取臨床病情與患者意愿相結合的原則,分為剖腹手術組與腹腔鏡組,分別為105例,68例。
1.2.1 腹腔鏡手術 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于臍輪上緣作弧形1cm切口,用Verres針穿刺腹腔,充CO2至氣腹成功,再穿刺1cmTroear管,置入腹腔鏡,取頭低臀高位,再于左下腹分別穿刺5mmTroear、10mmTroear各一個。右側下腹穿刺5mmToear一個,并置入相應的手術器械。從陰道置入舉宮器,以便更好暴露子宮。后根據(jù)不同部位的肌瘤而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1)漿膜下肌瘤,瘤帶蒂的可用電刀切斷瘤蒂,整體或分割分次去除瘤體,電凝止血。寬基底部者于瘤體表面切開假包膜,抓鉗提拉瘤體,用單極電凝鉤分離肌瘤假包膜,創(chuàng)面縫合止血。(2)壁間肌瘤、粘膜下肌瘤,單極電鏟于肌瘤長軸正中梭形切開子宮漿肌層,切透肌瘤假包膜達瘤核,切口長為肌瘤的3/4,大抓鉗鉗夾瘤核或用肌瘤鉆鉆入瘤核,向腹壁牽拉旋轉,同時電凝肌瘤表面的營養(yǎng)血管,分離肌瘤假包膜,取出肌瘤。1號可吸收線全層鎖邊縫合切口;如進入宮腔則分2層縫合,即先縫合黏膜層,然后縫合漿肌層。
1.2.2 剖腹手術 患者一般行持硬麻醉下,于下腹正中切口或恥骨聯(lián)合上橫切口。進腹后探查子宮肌瘤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再決定子宮切口。在肌瘤周邊子宮肌層注入催產(chǎn)素,壁間肌瘤切除在肌瘤表面血管較少的部位,視肌瘤大小行縱形、梭形或弧形切口,深至肌瘤包膜,沿包膜表面鈍性分離,至基底部血管較多時,可鉗夾后切出腫瘤,縫扎殘端。用可吸收線行“8”字或連續(xù)縫合肌層1~2層。縫合時注意避免出現(xiàn)死腔。漿肌層用0號可吸收線間斷或連續(xù)褥式縫合。對多發(fā)肌瘤,應盡可能從一個切口切除多個肌瘤。靠近宮角部的肌瘤,切口應盡量遠離宮角部,以免術后瘢痕影響輸卵管通暢。漿膜下肌瘤切除此類肌瘤常帶蒂,可貼近子宮壁夾住瘤蒂,切除肌瘤。瘤蒂較寬時,可在基底部做梭形切口,切除肌瘤及子宮瘤蒂部的淺肌層。粘膜下肌瘤切除若肌瘤明顯突入宮腔,需進入宮腔內切除腫瘤,縫合肌層時,應避開粘膜層,以免內膜植入肌層,人為造成子宮內膜異位。對帶蒂的粘膜下肌瘤,可經(jīng)陰道進行切除。
68例腹腔鏡組患者子宮肌瘤切除順利,無術中轉剖腹手術。手術平均時間50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50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6d。術后2個月隨訪未見并發(fā)癥。剖腹手術組手術時間平均時間90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20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10d,術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4例,2個月后隨訪有7例患者仍然感覺切口疼痛。
由于腹腔鏡手術切口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達到既治療疾病,又不影響女性今后生活質量和生育,已成為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要嚴格選擇病例,對子宮肌瘤過大,超過妊娠3個月大小;肌瘤壓迫膀胱、直腸,出現(xiàn)大小便異常;肌瘤導致嚴重的不規(guī)則出血、月經(jīng)過頻、經(jīng)量過多而已造成重度貧血;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有惡變的可能的;肌瘤生長的位置特殊導致解剖結構不清,或周圍有嚴重粘連的均不適合行腹腔鏡治療。只有在有適應證時建議積極采取腹腔鏡治療。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有著比傳統(tǒng)開腹手術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從本組資料也不難看出。總之,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方式,對年輕、要求保留子宮的患者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方法之一。
[1]黎世平.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35):92.
[2]羅雪芹,尹春華.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40例報告[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9,7(1):35.
R713
A
1674-0742(2010)09(a)-0044-01
20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