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盧埃林關于法學研究的思想

        2010-02-10 00:52:36張娟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5期
        關鍵詞:法律方法研究

        張娟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濟南,250100)

        卡爾·盧埃林共有六篇關于法學研究的文章,①筆者擬以他1929年12月27 日與弗蘭克福特和桑德蘭德(Sunderland)共同署名的發(fā)言稿《法學研究的條件、目的和方法》和他1955年11月4日在密歇根大學法學研究會議上的發(fā)言稿《為什么法學研究值得》兩篇為主,同時參照其他四篇文章來綜合分析其思想。這兩篇文章是不同時期盧埃林對法學研究的認識,能夠代表他對法學研究的整體觀點。

        一、盧埃林法學研究的時代背景

        在討論盧埃林法學研究思想之前,首先需要厘清其 legal research之所指。法學研究是指 other than doctrinal research,筆者翻譯成“非教條的研究”。盧埃林以此區(qū)別于在美國法學院(哈佛法學院蘭德爾首創(chuàng))盛行的法律形式主義。legal research即 realistic legal research,即現(xiàn)實主義的法學研究,但盧埃林在文章中沒有使用此種表述,故筆者按照文意譯作“非教義學的法學研究”。什么是教義學法學研究? 盧埃林說,“舊法理學繼續(xù)給予我們原理和教條——(它們,原理和教條)試圖表達事實和政策,試圖為未來的事實制作其遵行的政策。教條以不復雜的形式這樣運轉,‘這是法律的政府不是人的政府’,‘法律規(guī)則決定正確的判決’?!盵1]舊法理學認為法官和行政官員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沒有自由裁量權,沒有任何創(chuàng)造規(guī)則的余地。庫克(Cook)認為美國大學的法學院,“是一個職業(yè)培訓的機構,忙于為(將來的)律師準備擔任客戶顧問和在法庭提起訴訟的工作”。[2](303)

        在不同背景下,法學研究面對的問題也不同。1929年,正處于美國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經(jīng)濟轉型期,自由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危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法學研究進入“反叛傳統(tǒng)”的時期,僵化的法律形式主義不能夠適應社會變革的需求,桑德蘭德認為法學研究,“第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從傳統(tǒng)的關于法律判決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來”。[3](678)盧埃林論述了非教義學法學研究的目標和方法,“在目標領域幾個世紀都是可爭辯的,在社會政策上我看不出律師或者法律科學家比其他擁有相似智慧、經(jīng)驗和地位的任何公民講的更有說服力”,[3](671)僅僅是權威和職業(yè)角色把法律職業(yè)者與普通人區(qū)分開來是不夠的,需要更穩(wěn)定的職業(yè)特征,即法學研究的方法。“法學研究的方法依賴于目的。而(法學研究的)條件依賴于目的和方法?!盵3](670)因此他著力于對法學研究目的之論述。

        到1955年,非教義學法學研究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成果。但各種打著“非教義學”旗號的研究魚龍混雜,受到法學者、其它法律從業(yè)者的批判。兩次世界大戰(zhàn)沒有在美國本土發(fā)生,但仍然影響了美國的法學研究,盧埃林認為,“盡管兩次戰(zhàn)爭期間,讓我們的法學院和法學院的研究完全失靈了六年或者更多,但是這些更久遠成就的標記在法學研究領域仍然流傳廣泛。……一旦戰(zhàn)爭和教育的困境結束,我們的職業(yè)就獲得了強大的新思想注入,新成員的注入,新經(jīng)驗的注入,對需求和可能性的新判斷力的注入?!盵4](410)

        盧埃林認為這一時期的法學研究狀況相當于17、18世紀物理學研究,個體研究者苦苦思索自己的研究工作,作為一個尋求的結果或者偶然的副產(chǎn)品出現(xiàn)在個人研究中,它們對于所有人都是基礎性的。但是法學研究又有不同,法學研究者還沒有形成一個共同體(a public),他們還沒有為思考和建立一個學科而相互交流的意識。這就出現(xiàn)了團隊或者說大規(guī)模研究事業(yè)的問題,雖然涌現(xiàn)了很多這樣的研究和研究成果,但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有效地進行團隊研究是盧埃林1955年文章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還涉及到研究經(jīng)費的問題。

        二、對既往法學研究的評價

        (一)對既往法學研究的批判

        盧埃林 1929年文章所針對的問題是教義學法學研究,概括地批判了過去法學著作共同存在的問題。在談到對更狹隘的法學研究目的界定時,他認為不存在目的,“過去如此多的法律文字存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在一個既定的裁判權和一個既定的時間里對公認的紙上的教條(規(guī)范)進行系統(tǒng)化的表述——更加雄心勃勃的形式是,在普通法世界里在任何規(guī)定的時間內,試圖系統(tǒng)化地表述現(xiàn)行的、公認的教條(規(guī)范)。”[3](671)傳統(tǒng)法學研究把對象局限在紙上規(guī)則,研究者普遍認為判例法規(guī)則是固定不變的,完美的權威體系能夠解決所有新出現(xiàn)的案件,法官不應當也不可能造法。盧埃林認為這是掩耳盜鈴,紙面規(guī)則在面對新出現(xiàn)的問題時捉襟見肘,教義學法學研究著眼于法律規(guī)范的統(tǒng)一性,但在社會轉型期對法律之靈活性的要求超越了統(tǒng)一性。

        在1955年的文章中,盧埃林評析某些偏離了正確方向的法學研究,對象主要是霍普金斯大學法學院庫克和奧利芬特、耶魯法學院摩爾,這些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團隊研究,受到各種研究基金的資助。

        摩爾和卡拉漢于 1943年在耶魯法律雜志上發(fā)表了長達136頁的《法律和學習理論:一個法律控制的研究》,這項研究主要由耶魯大學人類關系學院贊助。作者說,“這項研究是既在法理學的領域內,也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領域內”?!胺ɡ韺W問題變成了心理學問題,通過行為心理學理論的主張和數(shù)據(jù)化的、實驗性的方法來處理”。[5](1)這項研究橫跨了1933年到1937年,在紐黑文和康涅狄格州的六個街區(qū),觀察人們停車時遵守停車時間限制條例的程度和數(shù)量。他們認為,調查揭示的遵守條例的數(shù)量和程度,與關于學習的行為心理學理論的定理一致。整篇文章使用了大量的圖表來描述調查的結果,并使用大量的數(shù)學公式對這些結果進行計算,應用了行為心理學的理論。盧埃林認為,摩爾能做這項研究是耶魯最愚蠢的行為,他陷入了純粹的行為主義之中,“他所運用的方法聽起來幾乎是荒唐的、剛愎自用的。摩爾反對權威語詞的影響,他堅持在研究行為的時候,根本不涉及原先存在的法律規(guī)則之表述形式和結構,甚至不涉及被調查的做判決的法官是否充分理解假設的相關行為的任何知識”。[4](403)摩爾在文章中使用的語言和方法都是行為心理學的,雖然使用的圖表相對簡單,但數(shù)學公式比較專業(yè)、復雜,是由專業(yè)數(shù)學家完成的。[5](1)盧埃林批評他完全拋棄了既有法律知識背景,拋棄了法律研究者之間的交流平臺,研究價值大打折扣。法學研究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最終要指導實踐,而實踐者沒有大量的時間去研究數(shù)學公式,如果研究成果不能實現(xiàn)相關人員之間的交流,價值就非常小。盧埃林十分重視與傳統(tǒng)的勾連,這不僅指法學研究,他所推崇的宏大風格要求法官在審判上力求不脫離先例傳統(tǒng),根據(jù)情景感區(qū)分細節(jié),卡多佐是這一風格的典型代表。

        非常巧合的是盧埃林在 1929年文章中對摩爾是肯定的,他提到“以下使法學研究有價值的努力需要特別的注意”時,包括摩爾關于銀行實踐的研究。[3](677)摩爾與霍普1929年在《耶魯法律評論》發(fā)表了《商業(yè)銀行業(yè)法的一個制度性進路》一文,批評了以往律師在預測司法和行政的政府官員決定時,一旦遇到新奇案件就陷入到一種困境中,主要因為律師們錯誤地認為官員的判斷依賴于邏輯。他們指出在研究司法行為時,律師不僅應關注包括司法行為和“案件事實”之間的關系,而且包括研究當時當?shù)氐乃痉ㄐ袨楹椭贫刃缘男袨榉绞?頻繁的、重復的、經(jīng)常的)的關系。他們建議依據(jù)人類行為的因果關系對法律種類進行新的分類,并把新分類應用到商業(yè)銀行法中。[6](703?719)摩爾在耶魯大學法學評論發(fā)表了另兩篇關于商業(yè)銀行業(yè)法律的文章,都運用了圖表分析方法,這說明他的理論體系具有一貫性。盧埃林為什么在1929年的文章里對摩爾進行了肯定,而在1955年的文章中則作出重點批評呢?首先從文章本身來看,前一篇文章雖運用了復雜的概念體系,但仍能夠在法律學者之間進行交流,而且是針對傳統(tǒng)法學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契合了當時盧埃林倡導的現(xiàn)實主義法學研究方法;而后來的研究走向了極端,正如盧埃林所說他陷入了純粹行為心理學當中,脫離了法學研究的學術背景、傳統(tǒng),而這是盧埃林重點批判的研究方法。實際上,盧埃林1929年的文章對于在法學研究中運用數(shù)學方法也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在對一個實例進行評價時,他肯定了作者進行的描述性研究,同時指出難以理解的數(shù)學數(shù)字在其開始沒有意義,在最后也沒有意義。[3](673)其次,從文章的時代背景來看,摩爾前期作品處于新型法學研究開創(chuàng)和形成時期,作為這項事業(yè)之倡議者的盧埃林應以予提倡和鼓勵,從而引導和影響其他學者;而摩爾后期研究處于現(xiàn)實主義法學面臨很多批判的時期,盧埃林要解決新型法學研究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對于一些偏離了方向的研究必須進行批判,以期這項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盧埃林認為摩爾和奧利芬特最顯著的負面作用是,徹底窒息了基金會對于非教義學法學研究的興趣,給這項研究帶來很大的危害,他們既沒有建立深入的、基礎的、有效用的理論,也沒能夠為這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大批后繼研究人員。

        (二)對既往法學研究的肯定

        盧埃林在對某些既往法學研究進行批判的同時,也對當時有價值的法學研究進行了肯定。在1929年的文章中,盧埃林肯定了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法律像人類學和社會學一樣,具體的、描述性的研究和對比保有很大的價值;盡管作者由此組織的理論和得出的結論可能都被拋棄?!盵3](673)這種方法不同于只針對先例和成文法進行研究的傳統(tǒng)方法,他倡導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鼓勵進行實際社會調查和運用其他社會學家的調查數(shù)據(jù)(包括官方的調查數(shù)據(jù))。此時,對于非教條方法的研究,盧埃林幾乎都進行了肯定,非教條法學研究正處于起步的初創(chuàng)階段,此時批判的對象主要是傳統(tǒng)形式主義法學,因此那些新出現(xiàn)的研究方法都是可以倡導的。

        在同樣的研究機構中,有的學者偏離了健康的研究方向,有的學者則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比如霍普金斯法學院梅關于馬里蘭州離婚法律的歷史學的研究和耶魯法學院的克拉克的《康涅狄格的法律遲延》,都是范例性的研究成果。拉斯塔德認為布蘭代斯是現(xiàn)實主義的先驅,盧埃林深受此影響,他的研究也主要依賴官方的數(shù)據(jù),而對收集數(shù)據(jù)不感興趣,這違背了他社會學研究方法。[7](149)盧埃林一直倡導從社會學和其他相鄰學科借鑒技術和資料為法學研究所用,但首先要真正理解它們,然后轉化成法學者自己的工具。拉斯塔德認為官方收集的數(shù)據(jù)帶有偏見和意識形態(tài)的局限性,“盧埃林建議走出書本上的形式主義法學進入行動上的法律,但他從沒有做實現(xiàn)他的目標所需要的必要經(jīng)驗研究,即使做了,也將是不夠的。”[7](160)筆者認為,這不足以詬病盧埃林的法學研究方法,學術分工提高了學術發(fā)展的效率,對于其他學科研究者已經(jīng)收集的資料,法學者在充分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上,可以直接拿來用,而不必要進行重復的調查研究,或者說即使進行了同樣的調查,也很難說能取得更好的研究結論,甚至不能取得同樣好的研究結論。而借鑒社會學等相鄰學科的信息材料和結論,不僅避免了整個學術資源的浪費,且可以實現(xiàn)各學科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

        三、如何進行法學研究

        (一)法學研究的宏觀框架

        盧埃林在 1929年的文章中首先談了法學研究的目的,因為“法學研究的方法依賴于目的。研究的條件依賴于目的和方法”。[3](670)法學研究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講求實效的目的,即是否能夠解決當下的問題,“大量的法學研究將經(jīng)常落入講求即刻實效的領域,也應當如此”。[3](670)二是旨在建立“純粹的”法律科學,類似于自然科學,它是為觀察建立一個廣泛的基礎,體系化觀察到的材料,可以從大局、整體上解決問題。盧埃林認為自然科學與法學研究是不同的,“自然科學數(shù)據(jù)的不確定性和主觀偏見,就像形而上學的發(fā)展一樣,法學研究者不必要被打擾。在自然科學家背后有幾個世紀的詳細技術和有記載的觀察,在高等教育的水平上,這些都是共識?!刹皇沁@樣,關于100年或者150年前的知識我們這個時代知之甚少。在一段時間內,我們需要的是看看我能做什么,我們的批判應當面向新的或舊的我們未曾檢驗的冒險”。[3](671)庫克認為法學研究應當像數(shù)學、物理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一樣,采用真正的科學研究方法,這需要法學院的改革;就像歐幾里德幾何學和非歐幾何學一樣,它們無所謂誰更正確,而是各自有自己使用的條件。[2](303?309)雖同為現(xiàn)實主義者,盧埃林和庫克的觀點是不同的,盧埃林一味模仿法學遵從自然科學的方法,他所說的“科學方法”主要是指社會學方法,但自然科學研究在很多方面值得法學研究學習,例如“清楚的假設,持續(xù)的客觀觀察,對觀察的記錄、累積和對比,長期研究的耐心,……追求自然科學中大的目標時往往始于深刻挖掘小的可驗證的知識。”[8](14)所謂知識并不必然是科學的,法學是另一種知識的積累。兩個目的相較,盧埃林似乎更強調實效這一目的, “在未來十年,如果要我挑出法學研究的緊要目的,我將抓住檢驗法律在生活中的效果(這一目的),首先是為了發(fā)現(xiàn)法律實際上是什么、意味著什么,第二是為了使用它們并且安排對它們的利用,第三是批判它們并準備好法律改革的道路,最后作為名副其實的純粹法律科學必不可少的基礎”。[3](674)

        關于法學研究的方法,盧埃林指出:第一,首要的、最便捷的方法是基于對法律書籍的閱讀?!安檎曳蓵椒ǖ淖畲髢?yōu)點是材料在手邊,并且處理材料的技術通常都是熟悉的”。[3](675)但他認為法律記錄常常有錯誤,其所處理的是病態(tài)的案例,具體案件遮蔽了真實生活。從書本中進行研究需要大量的閱讀和分析,才能夠真正影響研究者的思想。在另一篇早期的文章中,盧埃林認為書本作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應該由學生課外自己閱讀,案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術。[9]他認為“那些卓越的資料是法律評注,政府的法律出版物,法制史、民族學和社會學的專論。次好的資料是敏銳的關于法律生活方式的觀察,以及感興趣的人寫的諸如推敲某些特定法律規(guī)則、或者記錄某些法官的生活”。[8](16)這其中交叉包含了盧埃林最推崇的社會學方法。第二,從社會科學中借用信息資料和理論假設,把它們帶入與法律相關的領域中來。首先,社會學家的資料是為了他們自己的目的而進行選擇、記錄和分類的,法學研究者需要的資料要求我們自己去做社會學家做過的工作,這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即使社會學家是為我們的目的而搜集到的資料,我們也需要真正地理解它們,然后再運用到法學研究中才是安全的。其次,社會學家的理論假設是從他們收集的資料數(shù)據(jù)中抽取的,也僅適用于那些特定的資料和背景,如果撇開那些資料,不去研究理論假設的組織和對于既定問題的意義,那么盲目使用會誤導法學研究者?!笆褂媚稠椉夹g,必須理解它的原理和價值。建立在一系列事實上的理論在適用于新的事實時僅僅是建議性的。首先要檢查資料的組成和它們組織的基礎,必須把這些帶入與手邊問題真正的全面聯(lián)系中”。[3](677)盧埃林更推崇社會學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掌握和運用起來并不容易,特別是如何建立理論假設或者借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假設,在資料數(shù)據(jù)的選擇、組織和分類上也存在挑戰(zhàn)。盧埃林與他的學生霍貝爾共同完成的人類學著作《夏安人之路——原始人法理學中的沖突與判例法》,觀察、記錄和分析印第安夏安人部落如何在沒有國家權力的情況下解決私人之間的糾紛、維持基本的社會秩序。以小群體的觀察結果來反觀更大群體(如國家)的法律運作方式,它集中體現(xiàn)了盧埃林的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方法,并推動和驗證了他的功能主義法律觀。

        (二)如何引導法學研究之健康發(fā)展

        1955年的文章是通過兩個比較有價值的研究——關于交通事故的研究和三十年代關于律師界的一系列研究——來論述如何進行法學研究的。對交通事故研究的問題是,法律和實踐是否足夠處理交通事故所帶來的不幸,把研究鎖定在有法律責任的被告的經(jīng)濟能力上,對于受傷者及其家庭來說給不給經(jīng)濟賠償?shù)膮^(qū)別。這需要在法庭記錄之外、律師運用社會學的方法進行持續(xù)的調查(包括對傷者的調查,特別是與警察合作),然后檢查問題是出在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還是操作的環(huán)節(jié),還是其他的環(huán)節(jié)。在紐約的高速公路上大約1/10的汽車沒有強制保險。盧埃林雖沒有交代具體的方法,但可概括為在所要研究的對象中,抽出核心問題進行調查,包括對法律關系涉及的人員進行調查、與相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合作,以獲得準確的一手資料,然后由此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和解決之道。

        三十年代針對律師界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對律師的經(jīng)濟條件、未做的法律事務、低成本法律服務的需求和可能性。盧埃林認為這些研究有價值的地方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培養(yǎng)了大量的非教義學法學研究的人員,他們有技術和興趣研究我們法律構成的重要方面;二是形成了大量可以交流的專業(yè)知識,任何人都可以觸及到。盧埃林很看重專業(yè)知識的交流,這符合累積的、批判的文化環(huán)境。大規(guī)模的團隊研究應該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作為團隊研究的基本目標。從這些研究中,盧埃林得出了三個需要反復強調的問題,特別對于大規(guī)模的團隊研究來說是很重要的:第一,任何一項或者一系列對法律構成之研究的關鍵是:它有沒有訓練好的研究人員,有沒有幫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市場,找到那種可以吸引他們并且留住他們的市場。盧埃林在批判摩爾和奧利芬特的研究時指出,在完成他們研究調查以后,沒有一個人留在這個研究領域,因此這項研究是失敗的。第二,院長是法學研究中的重要因素,在非教義學法學研究中,某項研究是否能夠堅持到底,院長可能成為最重要的因素。院長需要做的不是親自研究,而是提供必要的金錢和充足的時間。第三,在大規(guī)模的團隊研究中,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都很重要,它們可以被其他研究人員拿走放在其他地方,在其他情況下起作用。盧埃林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美國法律教師研究的專門化減少了他們之間的有效交流,大家都關注自己專業(yè)的一個小圈子。盧埃林對此提出兩條解決的途徑,首先把關于政府的問題和法理學整合,導向所謂的“公法”;其次是通過技術、程序,通過在調查和操作中的一系列專業(yè)知識——對于任何專門從事的研究來說都有共同的、交叉的影響。這兩個解決方法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在實踐中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性比較小,特別是所謂“公法”整體化之路,隨著專業(yè)分工的發(fā)展,研究的問題越來越細化,很難從整體上去把握;對于在調查研究中所使用的技術和程序,只對某些研究有價值。這是學科專業(yè)化分工需要付出的必要代價,只有在相同或者相似問題上的研究存在交流的余地和必要性。最后,盧埃林提到了法學研究中公眾參與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實際上盧埃林所說的是整個有關法律的事業(yè),只要與某個或者某些法律問題相聯(lián)系的人,都可以關注相關的法學研究內容和動態(tài)。

        盧埃林提醒研究者對于那些基礎的、穩(wěn)定的、可靠的傳統(tǒng)法律技術和知識,不能僅從表面看就認為其簡單、顯而易見,而忽略其研究價值,我們的時代已經(jīng)丟失了很多寶貴的“國家遺產(chǎn)”?!白钚枰摹⒆钣谐晒囊幌盗醒芯恐皇亲屑毐嬲J、收集、檢驗、記錄、體系化專業(yè)知識、慣例、技術,和那些能夠保留的許多法律的不同技巧的高技術方面”。[4](416)盧埃林例舉了由庫爾特單獨完成的一項研究,他認為對于傳統(tǒng)法律遺產(chǎn)不夠重視,很多學者認為它們是簡單的、愚蠢的、稀松平常的,不值得法學院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但這些傳統(tǒng)中包含了無數(shù)有價值的知識、經(jīng)驗和方法。

        四、對法學研究的期待

        1955年文章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即如何進行大規(guī)模團隊研究的問題,對此作者的期望是,“大規(guī)模的研究事業(yè)把那些基本技術的收集、檢驗、發(fā)展、發(fā)現(xiàn)或者是創(chuàng)新作為他們的主要價值,那些基本技術可以普遍使用,大規(guī)模研究計劃應當走出古老的時代了”。[4](421)盧埃林用散文式的優(yōu)美語言,描述了一個非教義學法學研究的夢想世界:“它不是間歇性的抽搐,也不是在黑暗的城市偶而點亮的蠟燭,而是一個體系,一個不斷發(fā)展,不斷成長的整體,一個研究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擁有條理的過去和可展望的未來,擁有成百上千訓練有素的、勤奮的研究者,持續(xù)的、穩(wěn)定積累的、面向一體化的作品,這寫作品經(jīng)良好的編輯索引,最重要的是為很多渴望(知識的)人使用”。[4](399?400)盧埃林認為,在一般法律問題上法學研究持續(xù)發(fā)展成一門科學,此時的法學研究相當于十九世紀中葉醫(yī)學研究的狀況,或者是當時心理學研究的狀況。我們可以由此總結出三點:一是法學研究的科學化向度,這實際上是現(xiàn)實主義法學運動的一個基本共識,這不同于自然科學,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相鄰社會學科相似。正如盧埃林所說法學在科學的方向上,只是我們有些遲到。二是法學研究需要并且旨在培養(yǎng)大量的研究人員,他們是一個有著共同學術背景、能夠進行內部知識交流的共同體。三是法學研究要形成有價值的書面成果,能夠作為學者之間交流的載體和法學研究向前推進的載體,檢驗其價值的一個主要標準是是否為研究人員大量引用,并為他們的研究提供材料、技術和理論基礎,實際上這是一個實效的標準。盧埃林對于美國法學研究始終懷著深沉的學者責任,不遺余力地促進學術的正態(tài)發(fā)展,美國法學研究現(xiàn)在取得的成績與像他這樣的卓越法學家之努力是不可分割的。

        注釋:

        ①在 Karl N.Llewellyn,On What Makes Legal Research Worthwhile[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55?1956,(8).這篇文章中提到另外的五篇關于法學研究的文章是: 'The Conditions for and the Aims and Methods of Legal Research: A symposium[J].American Law School Review,1930,(6);Handbook and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1929;on Crime,Social Science Method and Rationalism[J].The Columbia Law.Review,1934,(34); Legal Tradition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 A Realist’s Critique,Essays on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31; The Theory of Legal ''Science"[J].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1941,(20).

        [1]Karl N.Llewellyn.On Reading and Using the New Jurisprudence [J].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1940,(26):301.

        [2]Walter W.Cook.Scientific Method and The Law [J].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1927,(13).

        [3]Felix Frankfurter,Karl N Llewellyn,Edson R Sunderland.The Conditions for and the Aims and Methods of Legal Research [J].The American Law School Review,1926?1933,(6).

        [4]Karl N Llewellyn.On What Makes Legal Research Worthwhile[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55-1956,(8).

        [5]Underhill Moore,Charles C Callahan.Law and Learning Theory:A Study in Legal Control[J].The Yale Law Journal.1943-1944,(53).

        [6]Underhill Moore,Theodore S Hope.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The Law of Commercial Banking[J].The Yale Law Journal,1928-1929,(38):703?719.

        [7]Michael Rustad.Karl Llewellyn’s Sociological Vision of Case Law——The Case Law System in American.Suffolk University Law Review,1991,(25).

        [8]Karl Llewellyn.The Theory of Legal ''Science"[J].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1941,(20).

        [9]Karl Llewellyn.The Current Crisis in Legal Education[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48-1949,(1): 211?220.

        猜你喜歡
        法律方法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藏春阁福利视频| 青青草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99在线无码精品秘 入口九色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色婷婷免费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av|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美性开放bbw| 男性一插就想射是因为啥| 国产又湿又爽又猛的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洋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再现|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 久久亚洲第一视频黄色| 亚洲成在人线天堂网站 |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午夜一级在线| av男人的天堂手机免费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本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少妇久久精品|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白色橄榄树在线免费观看| 看国产亚洲美女黄色一级片| 亚洲精品少妇30p| 日韩无码无播放器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免费| av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