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立
近來,中美就美國谷歌公司欲退出中國市場一事發(fā)生爭議。中美存在各種差異,但也遵循人類很多共同的行為準則。無論谷歌是走是留,都應好好合計,不該弄得不歡而散。
美國聲稱人生來平等,都應平等獲得信息。然而在美國并沒有不受限制的信息自由,限制信息自由傳播的事例比比皆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四任總統(tǒng)在越南問題上連續(xù)欺騙公眾,尤其是約翰遜違背總統(tǒng)競選諾言,封鎖戰(zhàn)場消息,將戰(zhàn)火燒向整個印度支那,引起民眾對政府強烈不滿。此事推動了美國人民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反戰(zhàn)運動。32年后,布什政府為發(fā)動針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使用錯誤信息決策,誤導民眾支持。
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后,美國一方面要求他國實行網上信息自由,消除網絡“防火墻”,以利美國價值觀暢通無阻;另一方面高筑自己的網絡“防火墻”,過濾它認為對己有害的信息,譬如不準“半島”電視臺落地。尤其是“9·11”事件以來,美國以反恐戰(zhàn)爭為由,立法偵聽民眾通訊,嚴密監(jiān)視輿情,引起美國民權倒退。
美國立法限制某些信息流動,對低俗不良信息進行分類,應該得到我們尊重。但美國自己做不到的,卻要強迫他國做到,就難以令人信服了。
事實表明美國損害著中國的核心利益,因而中美關系存在某種對抗性。因此,反對和防范美國等一些國家損害我國至高利益,就是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我們希望信息自由,但當某些國家長期并還在繼續(xù)危害中國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的時候,中國同美國等所有國家一樣,很遺憾地在現(xiàn)階段還不能完全做到信息自由,甚至不應該實行信息無條件自由,不然是對自己國家的不負責任。并且我們本身具有這樣的權力,而無需他國告訴我們這樣做是否正確和應該怎么做。
我國對互聯(lián)網內容進行審查,就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體現(xiàn)。這不是由于谷歌來了我們才這么做,也不會由于谷歌要走而發(fā)生改變。我們當然應為谷歌和所有在華外企改善經營環(huán)境,但要對谷歌表示抱歉:中國不會為它提供治外法權,任何在華外國企業(yè)都必須接受當地法律,就如同任何在美中資企業(yè)都必須遵守美國法律。中國沒有針對谷歌制定特別法律,沒有刻意委屈谷歌。美國政府尚且對信息自由持雙重標準,谷歌的職業(yè)道德好像高于它的政府。谷歌不找美國政府要求它改變雙重標準,卻來到中國抱怨中國法律,而不是感謝中國對它的歡迎,不禁令人驚訝。畢竟中國沒有乞求谷歌來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筆者要再次提醒美國不要將自己無法做到的強加于他國。信息自由不是現(xiàn)實,在民族國家繼續(xù)存在并存在競爭的情況下,它與理想還有不小的距離。要縮短距離,美國就不應繼續(xù)奉行威脅中國的政策,并且端正自己的實踐?!ㄗ髡呤菑偷┐髮W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