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紅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語系,湖南婁底 417001)
公示語一般指展示在公共場所為公眾提供信息的特殊文體,是與公眾的經濟、文化、生活、教育、環(huán)境等各方面息息相關的文字、符號及圖形信息[1]48。公示語在實際應用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強制性四種突出的應用功能[2]38。其應用范圍涉及面廣,路標、廣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場所的宣傳語、旅游簡介等等都屬公示語。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國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為適應這種發(fā)展,除主要的大中城市設立了雙語 (英語和漢語)標志牌或告示牌外,國內重要旅游景點的公示語一般也包含漢英雙語標示語。然而由于多種原因,國內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普遍還不夠規(guī)范甚至還有誤譯現象。
跟國內許多景點一樣,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內公示語的英譯也存在不少問題。這種現象毫無疑問不利于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張家界的品牌建設和整體形象,因此探討張家界景區(qū)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很有意義。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和首批國家 5A級旅游區(qū),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深受國內外游客青睞。為方便國內外游客,景區(qū)內差不多每一百米就設有一塊標示牌。有告知游客服務內容的指示性公示語如問詢服務 Information、旅游服務 Travel Service等;有提示游客注意某一特定景觀的提示性公示語如御筆峰 ImperialW riting Brush Peaks、水繞四門 Streams W inding Around Four Gates等;有對游客行為提出限制、約束要求的限制性公示語如殘疾人通道 Handicapped Only、排隊等候 Stand in Line等;有禁止游客采取某種行為的強制性公示語如禁止吸煙No Smoking、禁止亂扔No littering等。這些公示語對于方便初來乍到的游客了解相關服務、盡快找到喜歡的景點和約束游客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根據紐馬克的文本功能分類,旅游景點的公示語屬于“呼喚型文本”,其文本的“核心”是“讀者層”,重要的是信息的傳遞效果和讀者的情感呼應,即讀者效應,以喚起他們去行動。根據筆者的觀察,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大部分能向游客傳遞公示語上的信息內容并引起游客相應的情感呼應,總體來說較成功,但還存在不少問題。筆者擬從 2010年 3月在張家界旅游時拍攝的公示語照片中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拙見以求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來改善公示語翻譯現狀。為方便分析起見,在此把翻譯失誤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與譯者能力相關的翻譯問題,主要指無語言失誤但嚴重影響翻譯效果的翻譯,這也是現在公示語翻譯最常見的問題。第二種是與譯者態(tài)度相關的翻譯問題,主要包括有語言失誤但仍能傳遞相關信息實現相應讀者效應的翻譯。
翻譯不僅僅是把一種文字轉換成另一種文字,同時也是兩種文化的轉化。翻譯工作者在從業(yè)之前必須具備一定的翻譯理論知識,了解兩種語言及其文化的差異,知曉相關文體風格和要求,單憑直覺或想當然去翻譯必定翻譯不出好文字來。因為譯者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而造成的翻譯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機械的字對字的死譯
圖1中的“非游覽區(qū),客人止步”被譯成“No-admittance area.Guest halt.”就是典型的字對字的死譯。其實這種標示牌可借用英文中的“Staff Only”就能成功向游客傳遞原文本的信息。“請勿往山下扔垃圾”的翻譯也屬于死譯。“Don’t throw rubbish to the downhill”會讓游客產生這樣的疑問:難道山上就可以隨地丟垃圾嗎?所以這個翻譯沒能達到其應有的效果,其實“No Littering”就是一個不錯的翻譯。
圖1
2.蹩腳的中式英語
中英文兩種語言結構、用法迥異,如果譯者不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翻譯時不能靈活變動語言結構以順應英語讀者的審美習慣和心理需求,就會譯出蹩腳的中式英語,讓人哭笑不得。圖2“不上天臺等于白來”被翻譯成“Not climb to the top platform namely you come in vain”就是蹩腳的中式英語,估計外國游客看了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漢語有句俗話叫“無限風光在險峰”,天臺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里天子山上的最高觀景平臺,在平臺上站得高看得遠,風景也就特好。設立此公示語就是為了鼓勵游客不畏艱難爬上天臺去欣賞美麗風光。筆者認為不妨把這句話譯成“He who climbs the highest enjoys the best”。圖3中的 “危險!請注意安全”也被翻譯成了“chinglish”“Dangerous.Be carefulof safety”,英語中根本就沒有“Be careful of safety”這種說法,提醒有危險就隱含注意安全的意思,所以只要翻譯成“Danger!”就可以達到與原文同樣的警示效果。
3.譯文累贅
旅游景區(qū)公示語是為游客服務的,游客除了會駐足閱讀介紹景點的公示語以外,其他公示語大多是在行走過程中邊走邊看,一掃而過。因此公示語必須簡單明了以滿足游客快速獲取信息的需要。圖4中的翻譯回譯成漢語是:朋友,這里是含有豐富負氧離子的天然氧吧?;刈g后比原文多出九個字,比原文長了一倍,典型的譯文累贅。既然是天然氧吧自然負氧離子含量豐富,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譯者完全沒必要把這些信息都加上去。而且考慮到公示語的呼喚功能,譯者應該考慮到原文是通過告訴讀者“這里是天然氧吧”的信息,喚起讀者做出“深呼吸”的行動。建議把原文翻譯成“A natural oxygen bar here:Take a deep breath and get yourself refreshed”以順應公示語的特點并實現其呼喚讀者采取相應行動的功能。
圖4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公示語翻譯存在不少語言失誤,如單詞拼寫錯誤、大小寫錯誤、標點問題、單復數錯誤、用詞不當、漏詞添詞等等,這些錯誤屬譯者粗心所致,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圖5中的“廢舊電池回收箱”被譯成“Dry Cells RecoveryBox”,外國游客看了一定會覺得莫名其妙,因為“recovery”雖然有“收回、取回”的意思,但表示“失而復得”的意思,此處明顯用詞不當,是譯者混淆“recovery”和“recycling”并且沒有認真核對所致。建議把“Dry Cells RecoveryBox”改成“Used Dry Cells RecyclingBox”。
圖5
圖6中的“高空落石 危險”譯成“Dropping stone,Dangerous”,翻譯有兩處失誤,包括標點問題和單復數錯誤。譯者更認真一點就不會犯這類低級錯誤。其實在起警示作用的標志牌上標點符號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大家比較熟悉的危險物品的標志牌上就有一個大大的驚嘆號,單單驚嘆號本身就能引起受眾的注意從而加強警示效果。“stone”在英語中是可數名詞不可單獨使用,因此宜用復數。由于公示語具有呼喚功能,“譯者必須順從譯文讀者的欣賞習慣和心理感受,盡量使用他們熟悉的語言表達形式,去獲取譯文預期的效果”[3]56。建議將翻譯改成“Danger/Caution:Falling stones!”
圖6
圖7的翻譯更能反映認真的態(tài)度多么重要。首先“請勿踐踏”在此處應該翻譯成“Don’t tread on the grass”,“on”被漏掉了;其次,“l(fā)ive””是動詞,其名詞形式應為“l(fā)ife”。公示語是為警示或告示公眾服務的,力求簡潔明了,建議將翻譯簡化成“Don’t tread on the grass”。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公示語的翻譯要求譯者認真對待,否則會影響正確信息的傳遞,甚至影響整個景區(qū)在游客心目中的整體形象。
圖7
目前公示語的翻譯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與譯者的態(tài)度和專業(yè)水平相關外,也與缺乏相關職能部門有效的指導和管理有關。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必須堅持上下一起抓。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管理公示語翻譯的部門,公示語翻譯就像沒娘的孩子,自然不能健康成長。建議每個市在旅游管理局下面設一個公示語翻譯管理科,該科的業(yè)務可和中國譯協(xié)合作,要求專業(yè)人員在譯協(xié)的指導下從事翻譯。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翻譯標準,目前公示語翻譯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況,以致相同公示語在不同地方甚至同一地方有不同翻譯。為規(guī)范公示語的翻譯,出臺切實可行的公示語翻譯規(guī)定勢在必行。
1.用人堅持專業(yè)對口原則
翻譯家嚴復曾感嘆“一名之立,旬月踟躕”,由此可知譯事之難,公示語的翻譯也不例外。許多旅游景點公示語翻譯現狀不容樂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翻譯不是由專業(yè)翻譯人員完成,而是由旅游景點所在地一些學校的英語老師翻譯的。很多人 (包括一些譯者本人)認為只要會外語就能翻譯[4]59,其實“隔行如隔山”,沒有專業(yè)翻譯知識,翻譯出來的公示語肯定很難保證質量。因此找專業(yè)對口的具有較高翻譯水平的翻譯人員來進行翻譯特別重要。
2.用人堅持一切從嚴原則
聘用翻譯人員,要進行嚴格的考核考試。除了業(yè)務上嚴格要求外,思想方面對翻譯人員也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翻譯人員一開始就從嚴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在翻譯公示語的過程中甚至可采用獎懲機制,對于出現不應該出現的錯誤的進行處罰,對于表現出色的進行獎勵,這樣的競爭機制必然會促進公示語翻譯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對于公示語翻譯的不同意見,相關管理部門應該虛心聽取。因為翻譯本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公示語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要鼓勵社會團體或個人對公示語的翻譯提出意見。相關管理部門甚至可懸賞挑錯,對于翻譯人員拿不定主意的翻譯進行有獎征集譯文等。這些方式一定能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翻譯監(jiān)督的積極性,促進公示語翻譯的健康發(fā)展。
規(guī)范的公示語翻譯對于營造和諧的旅游景區(qū)人文環(huán)境、提升旅游景點的文化品位、促進旅游景點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景點公示語翻譯仍然存在大量問題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對癥下藥,端正翻譯工作者的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水平和素養(yǎng);盡快設立專門的公示語管理機構;歡迎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這樣,公示語翻譯不規(guī)范的狀況必定得到根本改觀。
[1]文軍,齊榮樂,賴甜.試論博物館解說詞適度摘譯的基本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12):48.
[2]呂和發(fā).公示語的漢英翻譯[J].中國翻譯,2004(2):38.
[3]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56.
[4]賀學耘.漢英公示語翻譯的現狀及其交際翻譯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