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加寧
(云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云南 曲靖 655001)
回采巷道開挖后,煤體的原有應力平衡受到破壞,巷道圍巖重新分布,巷道周邊一定范圍內(nèi),出現(xiàn)應力集中現(xiàn)象。當其應力大于煤體的極限應力時,巷道周邊一定范圍煤體會發(fā)生變形破壞,應力會得到解放,圍巖將破碎并產(chǎn)生裂隙,從而形成松動圈。松動范圍的大小,除受圍巖強度、應力大小、巷道斷面形成、斷面大小等多種因素影響外,還與支護方式、支護參數(shù)等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巷道圍巖松動圈的大小,是確定巷道支護強度的重要依據(jù),為巷道支護參數(shù)的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云南興云煤礦八采區(qū)8303工作面回采順槽巷道屬煤層巷道,煤層厚度7.6 ~ 8 m,平均厚度7.8 m,煤層成黑色塊狀結(jié)構(gòu),玻璃光澤,內(nèi)生裂隙發(fā)育。通過鉆孔取芯研究表明,煤層抗壓強度為8.5 MPa,抗拉強度0.5 MPa,彈性模量為1300 MPa,說明該采區(qū)內(nèi)的煤層屬于偏軟煤層。巷道斷面按照矩形設計,寬4.5 m,高2.5 m,沿底板掘進。煤層的直接頂為砂質(zhì)泥巖,平均厚度為1.66 m;老頂為砂質(zhì)頁巖,平均厚度為5.0 m;底板為砂質(zhì)泥巖,平均厚度為1.5 m;以下是砂質(zhì)頁巖,厚度為2.2m。煤層中含有夾矸1層,平均厚度為0.3 m。由于煤層埋深較淺,而且頂板基巖較薄,平均僅為17.8 m,以上均為表土層結(jié)構(gòu),決定了該礦八采區(qū)回采巷道屬于較難維護巷道。為了確定合理的支護參數(shù),決定采用圍巖松動圈支護理論來指導現(xiàn)場支護設計。
圍巖松動圈測試選在8303工作面回風巷道進行,采用巷道圍巖(巷幫和頂板)打鉆孔的手段,應用中國礦業(yè)大學生產(chǎn)的超聲波無損檢測分析儀完成實測工作。鉆孔的測試深度最大為5.6 m。檢測巷道斷面的鉆孔布置如圖1、圖2所示,AJHJ、BJHJ鉆孔為幫孔,CJHJ、DJHJ為拐角處45°斜孔,EJHJ為頂板垂直孔,深度均為5.6m。
圖1 巷道松動圈測試站布置
圖2 檢測鉆孔布置圖
根據(jù)三個測站回采巷道圍巖松動圈的超聲波測試數(shù)據(jù),對其特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如下:
AJHJ、BJHJ鉆孔的速度分布圖特征為:距頂板0.4~0.6m范圍圍巖有松動,波速僅為1578m/s;在1.0~1.4m高度,巖層又出現(xiàn)離層松動,波速為1530~1566m/s;深度大于2.4m,巖石的波速為973~1305m/s,表明該范圍內(nèi)(2.4~3.2m)波速最低,圍巖離層松動程度最高。
CJHJ、DJHJ鉆孔的速度分布特征是:距頂板1m以下巖層均有松動,波速為1334~1680m/s;在1.4~1.6 m高度范圍內(nèi),巖層離層松動明顯,波速為1036m/s;深度在2.8~3.2m范圍內(nèi),巖石的波速為909~1185m/s,表明該范圍內(nèi)波速最低,圍巖離層松動程度最高。
EJHJ鉆孔的速度分布測試結(jié)果是:在頂板0~3.2m,即整個鉆孔深度的范圍內(nèi),圍巖波速都很低,變化在840~1495m/s,表明該孔3.2m深度范圍內(nèi)的圍巖均在離層松動圈內(nèi)。此孔的圍巖松動范圍測試結(jié)果,完全符合回采巷道的實際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該孔距護巷煤柱最近,距未受采動影響的實體煤最遠,且受首采工作面的采動支承壓力影響最嚴重。
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可得到如下認識:巷幫的松動范圍1~1.2m,平均1.1m;拐角處斜孔的松動范圍0.4~1.6m,平均為1.0m;頂板巖層松動范圍3.2m,離層松動發(fā)育程度和規(guī)模最大,在整個鉆孔深度上均有松動現(xiàn)象。斷面總體松動范圍為1.77m。
以松動圈測試結(jié)果為依據(jù),按照松動圈支護理論并結(jié)合工程類比,對巷道支護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最終確定采用錨帶索聯(lián)合支護。錨桿及錨索布置如圖3所示。確定相關參數(shù)如下:
(1)巷道頂板采用6套等強預拉力螺紋鋼錨桿(靠近低幫的兩套錨桿同兩幫錨桿)加4.2m長M4型鋼帶、菱形金屬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錨桿規(guī)格為M22-Φ20×2400mm(配鍛打螺母)。采用加長錨固方式,每套錨桿采用兩節(jié)Z25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800mm,排距900mm。錨桿預緊力不小于50kN,錨固力不低于120kN。
(2)巷道高幫采用4套等強預拉力螺紋鋼錨桿加2.8m長M3型鋼帶、菱形金屬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錨桿規(guī)格為M22-Φ20×2200mm。采用加長錨固方式,每套錨桿采用兩節(jié)Z25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為850mm,排距為900mm。錨桿預緊力不小于40kN,錨固力不低于80kN。
(3)巷道低幫采用3套等強預拉力螺紋鋼錨桿加2.0m長M3型鋼帶、菱形金屬網(wǎng)聯(lián)合支護,錨桿規(guī)格為M22-Φ20×2200mm。采用加長錨固方式,每套錨桿采用兩節(jié)Z25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為900mm,排距為900mm。錨桿預緊力不小于40kN,錨固力不低于80kN。
圖3 回采巷道錨桿、錨索布置圖
(4)在頂板每隔1.8m布置一套單錨索支護系統(tǒng),沿頂板中線布置錨索鉆孔,眼孔深度6.0m,
錨索與頂板垂直,鋼絞線規(guī)格為Φ17.8m×6.3m。每孔采用一節(jié)K2550快速樹脂藥卷和三節(jié)Z2550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以保證錨固效果;預緊力80kN以上,幫、頂錨桿預緊扭矩不低于150N·m,采用MQS-90J2氣扳機二次加扭。
2009年6月采用新設計的支護參數(shù),對8303工作面回采巷道實施支護,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截至目前,巷道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形破壞,實測巷道的兩幫、頂?shù)装迨諗糠謩e為95 mm和82 mm,頂板最大沉降速率為 9 mm/d,最小沉降速率為0.5 mm/d,兩幫的最小移近速率為0.8 mm/d,完全滿足安全生產(chǎn)要求。
(1)運用松動圈測試儀對該礦8303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松動圈在1.8~2.6m,掌握了采動影響下松動圈的發(fā)展范圍,為巷道支護參數(shù)的確定提供了可靠依據(j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2)圍巖松動圈的測試結(jié)果,是運用圍巖松動圈支護理論提出支護設計參數(shù)的依據(jù)。因此,測試儀器、測站布置、測孔的大小以及水的耦合效果,都至關重要。
[1] 董方庭.巷道圍巖松動圈支護理論及其應用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1.
[2] 劉剛,宋宏偉.煤巷圍巖松動圈規(guī)律研究[J].煤炭學報,2002,27(1).
[3] 王社欣,李沖.深部礦井軟巖回采巷道圍巖松動圈厚度的確定與控制[J].礦業(yè)研究與開發(fā),2009(1).
[4] 于先富,閻石.回采巷道錨桿支護設計[J].煤炭技術, 2008(2).
[5] 李鋒,瞿群迪. 松動圈理論在煤巷支護設計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