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根須
活力的尷尬
◎/一葉根須
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開學沒幾天,江南某小學的張校長就遇到了頭疼事。二年級某班的10余名家長聯(lián)名“上書”,要求更換孩子班上年輕的班主任,并將理由逐一呈上。當校領導將理由一一推翻后,家長們不甘心地說:“我們對‘80后’的老師信心不足!”
中國教育改革進行這么多年了,我們一直在抱怨步伐太慢,思維老套,學校教育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形勢。民眾一方面在呼喚改革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卻又無意間充當著改革阻擾者的角色。
對“80后”的老師信心不足,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是“80后”的老師連自己都還未脫稚氣,他們對學生的教育就更顯得沒有說服力;另一方面,“80后”教師更加追求個性與自由,這與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格格不入,那種張揚、時尚、西化的教育方法對于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觀念來說可謂是洪水猛獸。中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教育改革也有這么久,但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還是根深蒂固,對于由新生勢力漸漸主導的教育難免會有些擔心。
中國教育改革為什么這么難?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顯得猶為突出,活力不足成了中國教育日漸遲暮的根本原因。每所學校都在講“開拓創(chuàng)新”,但真正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哪?可能更多的是口號上的。這幾年因為安全問題,因噎廢食,談安全色變,一切活動不管是否有益一律禁止,這就是中國模式?!案邏壕€”太多,顧慮太多,民族創(chuàng)新從何談起!
當沉悶的校園忽然吹進一股清涼之風時,就會對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形成一股沖擊。青春屬于張揚,年輕班主任的那種新的生活、思維方式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不理解,但他們敢于創(chuàng)新、好學愛問、善于與學生溝通。在孩子們的眼中,這些老師更像是大哥哥大姐姐,帥氣漂亮、充滿朝氣。學生喜歡這樣的老師,覺得他們更容易親近,當“親其師,信其道”這個教育理想成為現(xiàn)實時,又怎能說不是一種希望呢?
更深層次去分析事件的起因,筆者認為是人們對教育的一種過高期望所致,保險安全思想過重,人人都在期盼教育的改革,但又都不愿將自己的孩子當作試驗品,功利性教育的矛盾日顯突出。當活力遭遇尷尬時,我們應當選擇一種寬容,因為校園本來就不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凈土?;盍Φ纳鐣枰錆M活力的人才,從這點來講,我們真應該好好接受那些年輕的教師們,社會在發(fā)展,改革還要進行,給予他們充分的成長空間吧!
(作者:柴安成 安陸市煙店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