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工作中,實施“以德治?!保训掠退枷虢逃旁谑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價值體系。努力把大學生塑造成為青少年的道德示范群體,為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的道德體系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干部;
思想道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5-125-001
一、大學生干部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經(jīng)濟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出現(xiàn)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如:關注國家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參與意識強,但社會公德意識薄弱,涉及個人利益需要服從集體利益、社會利益時,心理承受力弱;認同重現(xiàn)實、重實效、重過程的價值取向,相對忽視理想、奉獻、道義與精神價值;道德認識與分辨是非能力較強,但道德踐履、從善改過與實行高尚行為的能力相對較弱等等。有理想、有追求、奮發(fā)向上是當代大學生的主體形象,但是短期行為、追求享樂、浮躁、自我、自由等支流問題也不容忽視。大學生道德價值取向的變化反映了整個社會經(jīng)濟價值取向演變的趨勢。因此,在高校工作中,實施“以德治?!?,把德育和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把大學生塑造成為青少年的道德示范群體,為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的道德體系做出積極貢獻。
二、新形勢對高校大學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質的要求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大學生干部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高校學生干部必須堅持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與和諧校園建設,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學會分析和解答現(xiàn)實問題,科學把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準確判斷社會發(fā)展趨勢;要在學生黨員干部中,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緊密聯(lián)系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實際,提高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要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工作,不斷增強思想理論工作的創(chuàng)造力、說服力。通過理論教育和理論研究工作更好地把廣大學生凝聚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堅定學生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使理論成果成為學生干部強大思想武器。
2.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大學生干部提供正確的目標指引。大學生干部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和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中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牢牢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一主題,就是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途徑和方法,多渠道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世情、國情和黨情,鼓勵他們走出校園,指導他們主動服務社會,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認識。
3.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高校大學生干部提供牢固的精神紐帶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干部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為牢固的精神紐帶,引導廣大學生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不斷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愛國意識、團結意識和發(fā)展意識,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大學生干部提供規(guī)范的道德基礎。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坐標,努力夯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作出道德選擇的基本準則。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和校園風氣的基礎,是開展大學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坐標,也是提升大學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坐標,要求進一步發(fā)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特別是要注重大學生干部身邊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發(fā)揮他們可親、可信、可學的優(yōu)勢,引導大學生干部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等基本道德規(guī)范,使大學生明確是非、善惡、美丑界限,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推動形成良好校風學風,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文明的社會風尚。
三、加強大學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的原則和方法
1.選好。選拔學生干部也必須堅持“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原則。要通過學生廣泛推薦和團學組織嚴格把關,將那些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為同學服務積極性高,同學擁護的優(yōu)秀學生選拔到學生干部隊伍中。在選人上尤其要突出對“德”的要求。
2.用好。引導學生干部熱愛自己從事的社會工作,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積極投身到為學校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工作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3.管好。建立健全關于大學生干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工作監(jiān)督,將學生干部的“學德”考察放在首位,促使良好“學德”的形成。
4.加強管理工作,建立大學生干部檔案。做好大學生干部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做好調研工作,分類建立學生干部檔案。首先,在新生入學時我們應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在最快的時間內了解特殊群體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其次,在日常管理中,深入學生宿舍和班級,全面了解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次,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詳細了解大學生干部的背景,為進一步開展工作奠定基礎;最后,在日常的管理中,要根據(jù)大學生干部的新變化及時更新檔案,
5.體現(xiàn)人文關懷,建立健全新型學生干部綜合素質考核評價體系。我們要以“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新型學生干部綜合素質考評體系,充分體現(xiàn)學校對大學生干部的關懷。我們不妨修訂《學生干部綜合素質綜合測評條例及實施辦法》,從學習過程績效、個人修養(yǎng)、綜合素質、創(chuàng)新技能、社團活動績效、協(xié)作與團隊精神、宿舍文化等諸方面,充分考慮對學生干部的人文關懷,不以偏概全進行考評,盡量設立較多獎項。如學生干部綜合素質最佳獎、優(yōu)秀獎、優(yōu)良獎以及各類單項獎,把考評模式與綜合素質考評法有機結合,改變過去單一的評價模式,以人文關懷使學生干部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