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水墨畫教學要根據(jù)水墨畫的特點和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來設計教學。
關鍵詞:水墨畫;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5-087-001
縱觀小學階段的美術課本,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接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水墨畫的熏陶,由于兒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其特殊的觀察方式,特殊的認知方式和特殊的表現(xiàn)手段,他們的這種“特殊”與傳統(tǒng)水墨畫中的概括、簡練、夸張的神似手法是非常合拍的。
首先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手腕的力量不足,所以在教學時不能有過多要求。在游戲中,學生的興趣會更高,更樂于去學,所以低年級的水墨教學不要求學生繪畫完整的作品,而是通過游戲了解毛筆、墨、宣紙和中國畫的特點。
孟子日: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執(zhí)筆、蘸水、舔墨、調色、用筆等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反復示范和糾正的。在繪畫前需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在宣紙下墊上羊毛氈,可讓學生穿上護褂,這樣作畫時會更盡興。先將毛筆蘸上清水,將筆上多余的水分去掉,將筆尖放入墨汁中,讓墨慢慢滲入,重重地畫在紙上,學生之間可以比一比看誰的墨點最奇妙,從筆的輕重緩急、墨的濃淡干濕體會水墨產生的變化。有位克利的畫家說過,“畫畫就是拉根線條去散步?!痹谝延械漠嬅嫔险归_想象,沿著想象大膽地畫下去,這樣一幅充滿靈性的作品就誕生了。
掌握了基本的水墨技法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三百年前著名繪畫大師石濤有一句裨益后世的名言:“筆墨當隨時代”。在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時嘗試結合油畫棒、水粉顏料、丙烯顏料等材料進行水墨游戲,進而構建兒童水墨的新色彩理論。也可以取得強烈的視覺效果。當然我們也可以在不同的材料上揮灑,如卡紙、布料、玻璃等材料上進行水墨游戲,在實踐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水墨畫,陶冶性情。
到了三四年級,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墩摦嫛分兄赋觯骸巴鈳熢旎械眯脑础?、“進此當以天地為師”。通過寫生使兒童更細致、更深刻、更具個性的認識事物。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用來寫生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表現(xiàn)一些小的物品。也可以表現(xiàn)一定的場景,還可以寫生人物題材。通過寫生得到的內容更富有生活情趣,刻劃時更易細致入微。當然也可以用記憶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然、生活中的對象。兒童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xiàn)的記憶題材,筆墨更為大膽,形象更為生動,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和審美情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guī)則中明確指出:“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不同的新題材來刺激兒童的表現(xiàn)疲勞,讓他們在不同的表現(xiàn)題材中體會水墨畫的樂趣。從身邊的學習用品,飼養(yǎng)的小金魚,自己最熟悉的爸爸媽媽去進行創(chuàng)作,從實際需要出發(fā),拓展創(chuàng)作材料。
進入高年級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首先將西方的名畫進行改畫,齊白石在評價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時有這樣一句名言:“繪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痹诟漠嬜髌分畜w現(xiàn)水墨畫的神韻。再進行人物、風景等創(chuàng)作。多鼓勵、多參與、多觀察、多創(chuàng)作的形式激發(fā)兒童繪畫的興趣。
艾斯納指出:“任何一種藝術問題都不會有唯一正確的答案,都可以作多種解釋。沒有什么法則能告訴學生究竟是他好還是她好的解釋才正確”。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不能以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品,也不能以傳統(tǒng)水墨畫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品??傊?,兒童水墨畫教學的重點是在基本了解、掌握傳統(tǒng)筆墨技法的基礎上,通過水墨語言大膽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文化藝術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