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平衡原理,梨樹施肥量的經(jīng)典計算公式為施肥量=需肥量一土壤供給量/肥料利用率
公式雖然非常簡單,但影響公式中參數(shù)的因素眾多,且梨樹多年生,個體大,參數(shù)確定困難。公式難以直接應用。
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梨樹栽培專家就進行了“梨樹高、中、低肥的肥料試驗”。取得了寶貴的實踐成果,通過多年實際產(chǎn)量和施肥總量的計算,總結出在樹體和土壤養(yǎng)分基本平衡的情況下,主要以產(chǎn)量、樹勢和品種為依據(jù)的定量施肥方法。
以有機肥為主的梨園:白梨系、秋子梨系統(tǒng)品種每50千克果施純氮0.2~0.3千克。日韓梨、西洋梨系品種每50千克果施純氮0.3~0.4千克,弱樹用上限值。氮磷鉀比例為1:0.5~1:1,其中磷的施用量可以有一個變化幅度,這是由于梨對磷的豐缺反應不太敏感。但在可能的情況下多施磷肥,可以改善果實風味。特別是有助于增加果實的香氣。然而在堿性土壤中磷肥過量有可能阻礙梨樹對其它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
以施化肥為主的梨園。與以有機肥為主的梨園相比每50千克果增施純氮0.1千克,氮磷鉀比值不變。
樹勢的判斷標準為:壯勢樹。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枝條粗壯,芽體飽滿,貯藏營養(yǎng)水平高,長枝占5%~10%,中枝占10%~15%,短枝占80%`85%;弱勢樹,貯藏營養(yǎng)水平較低,長枝少而短(或無),中枝占10%,短枝占90%左右?;ǘ喙麑嵭?。產(chǎn)量低。
未進入盛果期的梨園,密植園1~3年生、稀植園1~4年生,以每株折合施純氮45克為基礎。氮磷鉀比例為1:1:0.8,每年比上年施肥量加倍。
計算步驟為:
(1)判斷樹體和土壤養(yǎng)分的營養(yǎng)狀況
通過對梨樹外部形態(tài)的觀察,判斷營養(yǎng)的豐缺和平衡狀況,必要時輔以葉片化學診斷和土壤化學診斷。葉片化學診斷和土壤化學診斷指標見表1、表2。如發(fā)現(xiàn)問題,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可對施肥的比例和數(shù)量進行調整,其它元素確定豐缺后,通過施肥或根外追肥的方法進行調節(jié)。
(2)確定第2年產(chǎn)量(667平方米千克肥和第2年追肥)。
計算舉例
例1 某日韓梨園,樹體生長和果實發(fā)育基本正常,未發(fā)現(xiàn)缺素癥狀,樹勢中庸偏弱,計劃667平方米產(chǎn)2000千克,單果重0.3~0.4千克。
理論計算:每50千克果應施純氮0.4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8:1.50千克果需氮:磷:鉀=0.4:0.32:0.4千克,2000千克產(chǎn)量需氮:磷:鉀=16:12.8:16千克。數(shù))
(3)評價樹勢情況(壯、弱)
(4)可準備的有機肥種類、數(shù)量(方、千克)
(5)按各種肥料的養(yǎng)分含量表(表3)或換算表(表4)計算施肥量(包括秋施基
實際每667平方米用肥:
1方雞糞,氮:磷:鉀=13:12.3:6.8千克
1方牛糞,氮:磷:鉀=2.9:1.35:3.4千克
總計:15.9:13.65:10.2千克 與理論值相比,每667平方米用1方雞糞加l方牛糞,氮、磷基本滿足需要,但鉀偏少,需補鉀5.8千克(約合硫酸鉀11.5千克)。
例2 果園條件同例1 但以施化肥為主,有機肥為輔。
理論計算:每50千克果應施純氮0.5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7:1.50千克果需氮:磷:鉀=0.5:0.35:0.5千克,2000千克產(chǎn)量需氮:磷:鉀=20:14:20千克。
實際每667平方米用肥:
1方豬糞,氮:磷:鉀=4.5:4.05:3.15千克
三元素復合肥(15-15-15)66.5千克=10:10:10千克 總計:14.5:14.05:13.15千克 與理論值相比,還需補氮5:50千克(約合尿素11千克),補鉀6v85千克(約合硫酸鉀13: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