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葡萄枝上的冬芽抽發(fā)的新梢。統(tǒng)稱為主梢。人們又將其中帶有花序的新梢稱為結果新梢(結果枝),而沒有花序的新梢稱為發(fā)育枝(或稱為營養(yǎng)枝)。又,在生長期新梢葉腋中會形成兩種芽:一種是夏芽,它屬于早熟性芽,在形成的當年就能萌發(fā)抽枝,即是副梢。另一種是冬芽,當年不萌發(fā),要到來年春季才萌發(fā),但在受到強刺激時也會在當年發(fā)芽抽枝,為有別于前面所述的副梢。特稱為冬芽副梢,冬芽副梢與夏芽副梢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冬芽副梢基部有鱗片脫落的痕跡,我們可以形象地把它稱為“穿襪子的副梢”(因為冬芽外被有鱗片保護,抽生的新梢基部有鱗片的痕跡);而夏芽副梢的基部沒有鱗片的痕跡(夏芽是裸芽),為“赤腳副梢”。
葡萄副梢的生長正處于春末至秋初的季節(jié),溫度高。雨水充沛。所以生長特別旺盛,并會再次發(fā)生二次副梢、三次副梢、四次……,筆者曾在濟南觀察,可以達八次之多。
副梢可以增加植株的葉面積,能直接促進其所在葉腋處冬芽的發(fā)育,有利于花芽分化:有利于提高葡萄漿果的含糖量:人們利用副梢生長迅速的特點進行快速整形:為安排來年的結果部位(結果母枝)使幼樹及早投產(chǎn)??蓪Ω鄙疫M行定位培養(yǎng):還能利用副梢進行綠枝扦插、壓條繁殖苗木。但是:如果讓副梢任其自然生長,也會帶來許多問題:首先是,架面郁閉,風光條件惡化,隨之而來的就是漿果生長慢,著色差,含糖量低。再是,病害嚴重,早落葉,導致枝芽成熟不良。其后果不僅是花芽分化差,枝芽還不能安全過冬,會嚴重影響第2年的產(chǎn)量和質量。另一方面,如果對副梢控制過嚴、過重時,會刺激冬芽大量萌發(fā)。不僅影響來年的產(chǎn)量,還由于當年的葉面積大量損失,導致果粒小、雖光線好。著色較快,但漿果并不甜。甚至出現(xiàn)“水灌子”(一種生理病害)。失去商品價值。更因為植株生長衰弱,枝芽發(fā)育不良,降低了越冬性能,使遭受凍害的可能性增加等。為此,及時和合理地進行副梢管理,控制和利用好副梢是提高葡萄生產(chǎn)水平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同時副梢管理又是一項需要多次進行,比較費工的作業(yè)。要做到多、快、好、省地科學管理副梢,應綜合考慮品種、架形、肥水、土壤等條件。有的品種(如紅地球、龍眼)副梢生長弱,果穗容易出現(xiàn)日灼,應多保留些葉片;反之副梢發(fā)生能力強的品種(如玫瑰香及一些釀酒品種),就要適當控制副梢。土肥水條件好的葡萄園,對于副梢的處理不能操之過急,得有一定的緩沖余地。至于架形,總的前提是必須保證葡萄的新梢能在架面上均勻分布,一般新梢間的距離為15厘米左右。
1 常用的副梢管理方法
1.1 對于幼樹和初結果樹的副梢管理
(1)本著整形結果兩不誤的要求,在適量結果的同時,需要擴大架面。按樹形要求對其延長新梢摘心后,副梢應全部保留,除頂端副梢延長生長,留4~6片葉摘心外,其余副梢可留1~2片葉反復摘心。再發(fā)生的二次副梢。可對頂端一次副梢上留3~5片葉摘心,其它部位的二次副梢可全部疏除。這種方法有利于冬芽的發(fā)育,適用于擴大架面的延長枝和生長空間較大的發(fā)育枝,以及準備培養(yǎng)為新蔓的萌蘗。
(2)當利用副梢進行快速整形時,可在新梢或強壯的副梢上每隔1~2芽(節(jié))選擇一副梢進行定位培養(yǎng),使其成為將來的結果母枝(或稱為結果部位),可留5~6葉反復摘心,而將其余的副梢抹除。
1.2 對于成年葡萄的結果新梢及營養(yǎng)新梢的副梢管理
(1)主梢摘心后。保留部分副梢,或保留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疏除,或保留花序附近1-2個副梢(留1~2片葉反復摘心),為果穗遮陰,防止日灼。這兩種處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架面風光條件和果實發(fā)育。
(2)是在結果新梢上僅留頂端兩個副梢,各留3~4葉反復摘心,一般在三次副梢后就不再保留。其它葉腋發(fā)出的副梢一律去除。這種副梢管理方法,適合于架面較低的籬架葡萄。
(3)主梢留9葉摘心后,僅留頂端一個副梢,也留9片葉摘心。其余副梢及由頂端副梢發(fā)出的二次副梢則一律去除,這種方法較簡單易行,每個結果新梢上具有≥18片葉,適于在架面較高的籬架葡萄園應用。
(4)對于一些生長勢強,著果率低的品種,如巨峰葡萄,有的果農(nóng)就采取花前主梢強摘心(留2~4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然后在臨近花期時,再對頂端副梢摘心,以副梢葉片補充主梢葉片的不足。
上述數(shù)種副梢管理方法的共同點是:能改善架面的風光,保證植株上有足夠的葉面積。但是,多比較費工。人們?yōu)榱耸」?,也有采用向植株上噴灑多效?濃度為300~600毫克,千克)或矮壯素(濃度100~200毫克,千克)來控制副梢生長。但是,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不同品種對生長調節(jié)劑的反應不同,所以使用此生長調節(jié)劑時,一定要先做試驗,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施藥時期,否則會發(fā)生“藥害”。
2 “單葉絕后法”的應用
筆者最早由羅國光和賀普超合著的《葡萄學》一書中見到。經(jīng)生產(chǎn)實踐運用,體會到其技術要點是:“對已萌發(fā)的副梢留一片葉摘心,同時將該葉的腋芽完全掐除,使該副梢喪失了再次發(fā)生副梢的能力”。被掐腋芽的副梢葉可以長得接近主梢葉片大小,好似在主梢的一個節(jié)上長出兩片葉。
這種方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增加葉片牧,又不用反復摘心,可以大大地節(jié)省副哨反復摘心的用工最。凡使用“單葉絕后法”的主梢上冬芽發(fā)育好,來年出現(xiàn)雙花序的結果枝比例也高,且花序發(fā)育較大。但是,在操作時要注意
(1)要掌握好火候,不能過早,當副梢剛出現(xiàn)時就進行“單葉絕后法”管理,容易使所留的單葉受損,不易成長(傷口面相對較大)應在副梢出現(xiàn)3~4片葉,能見到副梢腋芽時進行。
(2)使用“單葉絕后法”必須細心,認真地將其腋芽掐凈。否則還會再生副梢。
(3)在肥水條件好的葡萄園不能將全株上所有新梢上的副梢都進行“單葉絕后法”,這樣容易刺激冬芽萌發(fā)。應在新梢頂端留一起緩沖作用的副梢,對頂端副梢留3~4葉摘心,
(4)當利用副梢進行快速整形時,可在新梢或強壯的副梢上每隔1~2芽(節(jié))定位培養(yǎng)作為將來的結果母枝(結果部位)的副梢,留5~6葉反復摘心,而將其余的副梢均用“單葉絕后法”對待,更有利于對結果母枝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