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邊,是一個小小的村子,錯落著十來戶人家。
午后,在記塘塢村的“紅豆杉坊”,我們見到一個女子。她身懷六甲,卻一會送來綠茶水,一會端上剛炒的香脆南瓜子。更新奇的是,她讓我等嘗到了“紅豆酒”。銅缽山里,有成群成片、數(shù)以萬計高高矮矮的紅豆杉。這個在地球上堅持了兩百多萬年的植物活化石,在這個早先人跡罕至的贛東北千年封禁之地形成如此龐大的家族,讓世人驚嘆,令地球慰藉。這個小村莊的邊沿,就挺立著一群樹干壯碩、枝葉俊秀的紅豆杉林,誘惑著一撥一撥人流從山外循聲而來?!凹t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如許壯麗之群林,紅豆定然不止“發(fā)幾枝”,而是千枝萬枝了。因而,在山外被人們視為稀罕物的紅豆,在這里被奢侈地用以浸制紅豆酒,便不足為奇了。
白瓷碗里的紅豆酒,聞之,其味清而釅;觀之,豆色紅且鮮。女主人說,這酒好,多喝點。我們慢慢啜著,品著。同行幾位舟山靚女,意不在酒。她們盯著紅豆,囁囁問道:能讓我們帶走一些嗎?主人道:能,怎么不能?遂送來幾個塑料袋子。她們爭著從酒液里濾出紅豆,一撈一小把,一撈又一把。男士們饒不過了:此物最相思,爾等多“采擷”,看來相思你們的人是少不了啦!靚女們道:我們帶走多多的對于銅鈸山的思念,怎的不可?!
腆著圓肚、膚色白皙的女主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問她是否山里人,她道,我是廣豐城郊人。我們很驚訝:為何倒嫁這高山之上、深山之中?她說,山里的日子也在變,我不后悔做山里人的媳婦。她家的廂房,翻新成了旅游餐廳,來觀賞紅豆杉的山外人,許多就成了她家的桌上客。
頭一天下午,我們從奇峭的白花巖下來后,沿著正在鋪石拓進的道路,顛簸著去尋覓山中的丹霞麗色。車子走著走著,走不動了,一行人便下車,步行往前。不久,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的丹霞峰巒,各逞其絕。其內(nèi)一對“雙乳峰”,挺拔圓潤,天造地賜。母性的暖光拂拭著人眼。
這一群奇峰之前,也臥著一個小村。幾座“三合院”,數(shù)畝冬閑田。白鴨悠游水圳,黃牛嚼草田頭。大部人馬爬山去了,剩下的就進了一戶人家。屋子雖簡陋,收拾得挺凈潔。中年主婦為客人們燒好水沖了茶后,抱出幾個大紅薯,切成條片,置入鍋中,添上水,而后把灶火燒得旺旺的。她這個舉動,讓這撥人大為驚喜,邊聊邊盼。不一會,主婦把香噴噴的煮紅薯端上了桌,眾人你一塊我一塊爭相往嘴里塞。有的邊吃邊唔嚕唔嚕地說,好久沒吃這般的美味了!講不來普通話的女主人,滿臉只是笑??磥?,客人喜歡吃她煮的紅薯,她心里就熱乎。
我走進相鄰的一戶農(nóng)舍,見到了剛從山外歸來的主婦。地上大包小包,旁邊立著幾個孩子。灶臺不見鐵鍋,滿屋皆是塵土??磥恚侨页鐾馊チ?。問她到哪兒打工,回說,張家港。又問,賺著錢了吧?答說,沒賺著。走出她家,心頭好一陣沉甸甸的。
銅鈸山幾日,我們不僅遇上了各色各樣的山里女子,也結(jié)識了幾位當(dāng)?shù)厥欣锏呐?。她們各自都有一份職業(yè),但共同著一個業(yè)余愛好——文學(xué)。她們成立了一個女子文學(xué)社,成員竟有數(shù)百上千之眾,并且辦了一份文學(xué)雜志,彩色封面,像模像樣。這真是使人驚訝的事,讓諸多外地人生發(fā)感慨。她們經(jīng)常進入銅鈸山,寫出了許多詩文。這一回,她們與我們相聚,又一次進山尋幽探奇。一路上,她們伶俐活波,平添快樂的氣氛。其中一位尤其了得,衣裝時尚,發(fā)卷唇紅,與人斗詩,反應(yīng)迅捷,小嘴一張,溜出一首,再一張,又是一首。一路玩笑,手腳舞動,讓人以為她生性頑皮,有些不恭不敬。然,在大家吃紅薯的那個小村子,她遇上了一個身帶兔唇殘疾的男孩,看著他的可憐模樣,同情竟至潸然。她意欲回市里后向有關(guān)部門匯報,讓這個孩子免費得到治療。回返時,她在車上嚴(yán)肅質(zhì)問當(dāng)?shù)馗刹浚瑸楹螑坌娜笔?,不關(guān)注這樣的孩童?鎮(zhèn)里的同志說,已經(jīng)注意了,準(zhǔn)備送他到醫(yī)院做手術(shù)。聞此,她回復(fù)天性,“撲哧”一笑,又與鎮(zhèn)里的干部在車上打鬧開了。
此番啟程趕往銅鈸山之際,是新年之初。時序交接,心緒繁雜,本不想出行,且要去的是一處此前未曾耳聞的遙遠山地。而今細想起來,我之所得,是另一種形態(tài)的“紅豆”。
似豆非豆,非豆似豆。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
插圖:林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