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夏天的傍晚發(fā)現(xiàn)那只羊的,同時也就發(fā)現(xiàn)了那位老人。
這等時候我把什么都丟掉了,只帶著一雙疲憊的眼睛。大概誰都會想,其實眼睛是最累的器官,該看的它看了,不該看的它也看了,即使隱密得難以啟齒的東西,它遮遮掩掩地也看了,最可怕的是別人不希望你看的,它無意間還是看了。這能不引起麻煩?可眼睛不會記住關于看的教訓,它依然不停地轉。你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
小溪在南來北往的石縫里緩緩而流,這里叮咚幾聲,那里汩汩幾下,一轉彎就無影無蹤了;阡陌曲徑,在山間小心地爬,一會兒鉆進樹林,一會兒又從草叢里溜出來,頑皮地在某個地方打一個小小的結,然后不聲不響地去了溝壑深處。而山上的一群羊,和那獨獨的一只羊,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卻讓你覺得,那絕對是人的刻意。
我把僅有的目光全給了那只羊。
因此便丟棄了一群羊。我知道這么多的羊一定對我心存不滿,但我說服不了自己。因為一只羊依然不是孤獨的,它的身邊有一個人,一個年歲不小的人。我猜他或者六十多歲了,當然,七十掛零也是有可能的。羊很聽他的話,可他還是放不下它,總要守在它身邊。他嘴里咬著煙袋鍋,一鍋一鍋地抽旱煙。我一點都弄不明白,那樣的抽,是不是要將一大堆空氣吸進胃里,然后慢慢地吐出,然后讓另外的“一只羊”奔出口腔,也在眼前悠閑地吃草?
老人過一會兒便去草叢里攫一把草,將手里的草舉過羊的頭頂,有點壞地逗著羊。羊于是便馬上會懸起前爪站起,如人一般向他走幾步,然后深深地看他一眼,再將草左右舔一下,最后伸出舌頭一裹,將草輕輕地含在嘴里。
草吃完了,它依然沒有要到別處去的意思,靜靜地盯著他看,仿佛在等他的一句什么話,或者一個手勢。這是他和它都習慣了的暗示,他們總能將默契和信任做得天衣無縫。果然,老人說話了,是貼著羊耳朵說的,我距離他們太遠,不可能聽得清楚。但我看出了他的語重心長。接下來,他向另外的一個草灘指了指,羊就去了。讓人不解的是羊到了地方之后,回頭看了他一眼,才又專注地去吃它的草。
我猜想,他們之間的交流過程一定是這樣的:羊聽懂了老人的話。老人是在教羊一種吃草的方法。他不會講深奧的道理,那些東西他也不一定懂多少,但他懂得選擇,懂得在貧瘠的日子里開辟一個新的領域。老人或者僅說了這樣的話,羊于是便在老人的指點下到了另一個地方。那里的草很多,很嫩,可地形的陌生讓它膽怯。它回頭對著老人看了看,從老人目光里找到了肯定,才放心地低頭吃起草來。假如我的猜測沒有錯,那就太讓人感動了,這不是一幅父子同樂的田園風景畫嗎?
那天,我沒有一直看著他和它從坡上歸去,便離開了,等再一次見到他們,卻是十多天后的一個陰冷日子。
本來,我是要到附近的村子看望一位朋友的,可等上了這面坡,又被他們給牽住了。我?guī)缀跬俗约撼鲩T的意圖和目的。我看到了老人同羊另外的一面:他若無其事地躺在一塊扁平石頭上,羊臥在他身旁,用頭輕輕地偎著他的胸脯。我開始吃了一驚,后來見老人翻了一個身,我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我這回是走到他們身邊了的,我因此也就瞅得非常清楚。老人看樣子累了,煙袋鍋放在頭頂?shù)囊贿?,兩手一前一后,是那種奔跑的姿勢。他打著鼾,很響,像是在拉動一個大大的風箱。羊就在他面前,前蹄跪石,頭從老人向后的那只胳膊彎里伸進去,下唇小心地貼著老人的身體……
我看著看著心里暗暗地笑起來,這是兩個孩子,兩個在野地里玩瘋了,一時間小憩在石頭上的孩子呀。他們這時候一定什么都沒有多想,只是把那種叫做享受的感覺喚了來,把那種叫做天籟的氣氛牽了來,瞬間全都收到了一塊石上,讓緩緩流過的風放慢了腳步,讓天地間的張望凝結于平和之中。
坦率地說,我與大山在一起的日子很短,也就那么幾年,可離開大山之后,我的腦海里卻一直積存著那位老人和羊的影子,而且竟變成一種留戀,變成莫名其妙地向往,時不時地會動起來。我知道,那種向往是天然的,沒有受到任何污染。
責任編輯:蔣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