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港
上世紀60年代生于香港,1986年起先后在亞洲電視臺、無線電視臺任副導演、導演,拍攝電視劇《魅力九龍?zhí)痢贰毒抨幷娼洝返取?993年開始執(zhí)導電影。
作品有:《94獨臂刀情》(1994)《黑俠》(1996)《我愛你》(1998)《星月童話》(1999)《阿虎》(2000)《少年阿虎》(2003)《猛龍》(2005)《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錦衣衛(wèi)》(2010)
《綜藝》:在你轉向大銀幕的過程中,《九陰真經》這部電視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談談該劇的情況嗎?
李仁港:男主角是姜大衛(wèi),他是張徹手下最好的演員。早在我當美術指導時候就想嘗試用拍紀錄片的方式拍傳統的武戲。傳統武戲就是一三五七九拍攝,再拍二四六八(的正反打鏡頭),我覺得太呆板,就嘗試像拍新聞片一樣,開機全部拍下來回去再剪輯?!毒抨幷娼洝肪褪怯眠@種方式拍攝的,所以(播映后)才會有不一樣的影響。可以說是這是我的一次武打紀錄片實驗,還算成功。后來的《94獨臂刀情》,我再次用了這樣的拍攝方法。
《綜藝》:現在回過頭看《獨臂刀》,你對這部作品怎么看?
李仁港:幸好我拍了這個戲,幸好這是一部武俠片。我現在的這個團隊還是《獨臂刀》時候的班底,只不過今天的刀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狠。以前拍后面的人沖上去打的一個鏡頭,總覺得很多東西要拍,對拔刀、出刀的時機、姿態(tài),每一個動作,都有很多要求。但今天,我要求的可能不再是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更深層、更內在的東西,比如那個人沖上去的那一刻他想什么,包括那把刀應該有多重。
《綜藝》:不再追求動作本身,而是它后面的東西?
李仁港:是內在的東西?,F在很多影片標榜武術和動作,在我看來,這些只是手段,關鍵是能否表現更多其他的東西。我們對武俠片已經誤解很久了,不是說拍得不好——把人性推到一個最高峰的時候,永遠都是美的,都是我們想看的。說真的,張徹導演的戲,你說好看在哪里?他就是那一刀狠。為什么狠?因為他是把一個人的人性推到最高點才出的那一刀,動作很簡單,但卻最有力量。
《綜藝》:為什么選擇《錦衣衛(wèi)》這個本子?是因為里面有“那一刀”嗎?
李仁港:“錦衣衛(wèi)”本身就是拍武俠片的好題材,錦衣衛(wèi)個個武功很好,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但試想,他們有優(yōu)越感嗎?他們開心嗎?絕對不。因為他們是皇帝的殺人機器,殺壞人的時候,他OK。但是要殺一個好人,而且是殺教會他武功的好人的時候,他會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嗎?明朝政治那么腐敗,他就是變成一個機器,也會有很多斗爭,很多壓力。
《綜藝》:從剛剛發(fā)布的預告片中能看到你的美術功底,很多人認為這已經成了你所執(zhí)導的影片的一大特色。
李仁港:這是因為武俠本身是美的。不用看影片,不用看故事,不用看造型,什么都不用看。你就想象一個俠士,像戰(zhàn)國的時候,荊軻這種刺客,你說他美不美?他的樣子可能不美,但他的行為太美。我不可能都用美的東西來表現,但當把人性推到最高點的時候,就像佛家所說“得道”的時候,那一定是美的,那一刻全世界都是美的。在這種狀況下,我們難道不去關注、不去表現這種感受嗎?弘一法師臨終的時候,他悲喜交集的時候,我覺得那是人生最美的一個片斷。拍這樣的鏡頭,能不美嗎?所以武俠片里的美不是色彩和造型,而完全是一種極致的表現,一種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美。
《綜藝》:但經典武俠片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
李仁港:我不完全認同這種觀點。內行人講這樣的話,他的潛臺詞就是說武俠片后繼無人。張徹導演說過“成功不必在我”,我相信好的武俠片還會有的。
《綜藝》:好的武俠影片應該具備哪些因素?《錦衣衛(wèi)》是這樣的影片嗎?
李仁港:能把俠義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影片就是好的武俠片。不是外在的武術動作和商業(yè)包裝,它所承載的武俠精神最重要。至于《錦衣衛(wèi)》,我起碼是從這個出發(fā)點去做的。它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但我盡了最大努力去做。就像影片里鏢局的名字叫“正義鏢局”,老鏢頭臨去世的時候告訴女兒喬花(趙薇飾)說:“正義鏢局是應該維持下去的,因為江湖太少正義。”其實這是我對武俠片的觀點:它快要倒閉了,但我希望真正的武俠片能經營下去。
《錦衣衛(wèi)》是我認同的武俠片,是我自己熱愛的武俠片,我把以往的很多經驗,包括以前學到的一些技術,比如電腦特技、音效等,什么招數都用盡了。《錦衣衛(wèi)》是我的心血之作。
《綜藝》:內地觀眾對“錦衣衛(wèi)”這個題材并不陌生。具體到你的這部電影,對這個題材有哪些創(chuàng)新?
李仁港:除了場景設計,武器的設計也是《錦衣衛(wèi)》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青龍(甄子丹飾)的“大明十四勢”、脫脫(徐子珊飾)的長鞭、判官(吳尊飾)的刀,都像是可以遙控的,包括打斗動作,這些概念我已想了很久。錦衣衛(wèi)是密探,所有的特工都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所以青龍的武器不是一把刀,而是一個箱子,里面有十四種武器。八種是逼供用的,五種是殺人的,最后一種留給自己,是完不成任務時自裁用的。你想想看甄子丹配備這樣一個箱子的情形。這種造型會帶給觀眾很有趣的想象,是以往武俠片中所沒有的。
哪怕是殺人工具,他們也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路。這是《錦衣衛(wèi)》的一個核心思想。在《錦衣衛(wèi)》里,青龍最終是有自己想法的,有自我意識。青龍是錦衣衛(wèi)里最厲害的頭子,他遇到了普通女子喬花,兩人相互影響,到最后,青龍被喬花打動。女孩子想的往往最簡單:有希望就是幸福的。這剛好是錦衣衛(wèi)完全沒有想過的,盡管每人練得一身好功夫,其實他們都知道,很可能下一個要殺的人就是自己。所以他們精神壓抑,感覺路途永遠都是黑暗的。再復雜的腦袋到最后都會輸給一個頭腦最簡單的人。人心都是很簡單的。有一個印度和尚曾告訴我,中國的《道德經》最厲害。他說《道德經》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鎖。
《綜藝》:《錦衣衛(wèi)》的武術指導為什么會選擇谷軒昭?
李仁港:我和谷軒昭認識很久了,他是我中學時的學弟,是武俠片的第三代武術指導,有很多經驗,參與過很多影片比如《臥虎藏龍》。此前我們合作過《黃飛鴻》《黑俠》等影片。
在《錦衣衛(wèi)》中,他的一些設計和想法都很大膽、新穎。比如對武器的創(chuàng)新、脫脫的招數,很多打斗的設計都考慮到了年輕人的口味,活潑獨到?!跺\衣衛(wèi)》中武打鏡頭很多,但武打不只是好看,還要講好故事。武打的同時又要表現好文戲,這是最困難的,谷先生這方面很有經驗。
《綜藝》:對影片票房有沒有具體預期?
李仁港:票房這些,還沒有去想。我相信好看的電影觀眾都會去看。我的工作就是盡量把影片做好一點。
《綜藝》:現在港臺的很多電影人把發(fā)展重心都放到了內地,你對這種現象怎么看?
李仁港:內地電影處在一個上升階段,將來還會更好。這種現象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