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九課《祁黃羊》主要寫的是晉國的中軍尉祁黃羊因腿腳不便向晉悼公辭職,并在悼公的要求下,先后舉薦自己的仇人解狐與兒子祁午接替自己職位的故事,從而贊揚了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美德。課文以人物的對話展開情節(jié)的安排。這樣的課文如何上,我想到了抓住人物內心感受,讀好人物語言的方法。語文課就是讀書課,讓學生抓住語言,走進內心,帶著對課文中人物的理解讀人物對話,讓學生模擬角色寫話的方法,分別做解狐與祁午來寫一寫當?shù)弥砸驯慌e薦時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樣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精神形象。完成好教學預設,我又做了一個課件,便滿懷信心地走進課堂。
果然,一切如我預料,上課的一開始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人物的內心想法上。思考、討論之后,學生的朗讀有聲有色起來。當帶著對人物心靈的體驗來讀書,學生的讀也就具有了真正的情感。發(fā)自肺腑的話語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大半節(jié)課也在學生紛紛的議與讀之中不知不覺地度過??粗鴮W生投入朗讀的神情,我不由對我課前預設的方案有了一絲得意??墒?,我不曾想到的問題還是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出現(xiàn)了。
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之后,我便讓學生選擇解狐或祁午中的一位,寫一寫被舉薦之后內心的想法。這樣的設計其實是想通過寫話,讓學生從側面進一步加深對文中主人公品格的認識。很快地,學生都紛紛舉起了小手。“這應是這節(jié)課的高潮啊!”我心中暗忖著。可是幾個學生的發(fā)言,卻讓我有點蒙了。請看學生對解狐內心的理解:
“這個祁黃羊一定是想讓我出丑,不然他怎么會推薦我來接替他的職位呢?”
“我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這回,祁黃羊竟然推薦我,中軍尉可不是隨便做的。大概他想要讓我被天下人恥笑吧。我才不上他的當呢?!?/p>
而祁午的內心是:
“父親,我做上中軍尉一定要報你的殺父之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父親,您就放心吧?!?/p>
“父親,你能推薦我,真是我的好父親啊。我會感激你的?!?/p>
雖然只是少數(shù)幾個學生是這樣思考,但聽著學生的寫話朗讀,看到學生們一次次笑得前仰后合的樣子,我在想,我的學生怎么了?我的教學設想輕易間就在學生的表現(xiàn)中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問題出在哪?
重新檢索我的教學預設,似乎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沒有什么不足。冷靜地反思,忽然間發(fā)現(xiàn):我的課前準備全部的著眼點都放在了教師的教上,而對學生的學沒有充分地研究與預測。正因為忽視了對學情的真實把握,才是這節(jié)課出現(xiàn)了如此不和諧的聲音,這才使這節(jié)課寫話最終失敗的直接原因。
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從學生的內心出發(fā),按照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來進行有效預設,這才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基礎。忘記了學生的課堂,只關注教師教的“技術”的課是不成功的。只有以學生為本,引領學生真正與文本對話,獲得心靈的觸動,從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與語文一起成長的目的。
如果課前我能認識到這一點,教學也許會是另一個樣子。在之后參加的一次聽課活動中,一位老師從學生“學”的角度進行的教學引導,也許就是對我的教學反思最好的證明。
師:同學們,讀到這里,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祁黃羊這個時候,就在他辭職的幾天里,一下子成了晉國人議論的對象,整個晉國人都感覺非常驚訝,不止是悼公。如果你是晉國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員,如果你是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請選擇“茶樓”、“祁府”、“王宮”其中的一個場景,來試試,會說些什么。(學生練說)
師:下面讓我們聽聽春秋時期,人們對祁黃羊的不同聲音。
生:我們選擇祁府,我是他的親人,你真是的,不想為父親報仇了嗎?你這個不孝子,真是的!
生:我選擇的也是祁府,我也是他的親人,我會說,祁黃羊,你這個人真是的,你選解狐,他不是你的仇人嗎?以前殺你父親的是他,萬一他當了中軍尉,來欺負你,你不是更慘了嗎?你要為你的前途擔憂啊。
師:你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生:我是百姓,他居然會選自己的兒子,我還以為他是個很好的官呢。
生:難道我們晉國就沒有比祁午更厲害的人嗎?
師:他對兒子是——
生:偏心。
師:人們對祁黃羊的舉薦眾說紛蕓,褒貶不一,難怪悼公這樣說:
生齊讀:悼公深感意外,說:“解狐不是殺你父親的仇人嗎?你怎么會舉薦他呢?”
師:面對這樣的選擇,讓我感覺別有用心,悼公怎么能不意外。舉薦祁午后,難怪悼公說:
生齊讀: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舉薦他,難道不怕別人說你偏心眼?
師:祁黃羊這樣做,需要何等的勇氣,需要何等的胸懷,當臥床不起的解狐聽到祁黃羊舉薦他時,他的心里感慨萬千,他會想些什么呢?
生:他會想,我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祁黃羊居然選我做中軍尉,他真是個有寬大胸懷的人。
師:當他的兒子聽到時,他兒子暗下決心。你能聽到他心底的聲音嗎?
生:爸爸舉薦我,我一定要好好干。
師:祁黃羊是正直無私的,他是怎么樣表達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讀讀第十一自然段。
生讀:主公讓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師:平靜的語氣,映射著他一顆愛國的心。
師:從這一段你看出,祁黃羊有一顆怎么樣的心?
生:有一顆無私的心。因為他第一次舉薦的是仇人,第二次舉薦的才是親人。所以我覺得他是大公無私的人。
師: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有能力的人。
生:有軍事才華。
師:祁黃羊的心像水晶,一點不攙雜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黃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這個天平上,他的指針一直指向的是什么?
生:是國家的安危,是國家的興亡。
師:這就叫——
生:出以公心。
先讓學生模擬角色說話,暴露內心真實的想法,再從被推薦的人物角度進行思考,這樣循著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進行的教學引導,層層鋪墊,步步深入地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真實而又扎實,幫助學生在不斷建構文本的積極意義,并最終實現(xiàn)思想與文本核心意義的同構,這才是這節(jié)課最理想的狀態(tài)。從學生“學”的角度有效預設,在學生真實的自我思想流露時再進行恰當?shù)囊龑Ш蛦l(fā),一定能幫助學生深化認識,得到不斷的進步,課堂也立足在學生的基礎之上不斷走向深入。教無止境,教學永遠是一門充滿缺憾的藝術,只有在不斷的摸索與思考之中,永遠將學生的成長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站在學生“學”的角度為學而教,我們才能真正將課上到學生的心里去。這便是這節(jié)失敗的課堂帶給我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