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草案修改稿)》規(guī)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不得開除或者責令其轉學、退學,否則,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改正。
法律條例終于為“壞學生”撐腰說話了,這是繼浙江等地“不允許開除學生”之后的又一個“不許開除”的教育規(guī)定,非常難得,值得嘉許。
現(xiàn)代教育的“嫌貧愛富”情緒幾乎達到了瘋狂程度,只要學生成績好,重點高中可以免除學費,北大等重點大學甚至對狀元考生進行豐厚的經(jīng)濟獎勵,如此等等。無論是評價制度、教育觀念、社會文化,都將“好學生”奉為上賓,進行不遺余力的挖潛優(yōu)撫。與之相反的是,那些成績不夠好,性情頑劣的“搗蛋”孩子,多會被學校以這樣那樣的理由勸退出校乃至變相開除。在基礎教育階段,在潛能還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的時候,他們就被遺憾地清理出了“培養(yǎng)池”。
教育諺語有云:“淘氣的女孩是巧的,搗蛋的男孩是好的。”這些“壞學生”只是暫時的“搗蛋者”,而絕對不是不可救藥者;只是精神迷路者,而絕非頑固不化者;只是性情過于調皮,而絕非本質和能力的低下和惡劣。請看例證:獲得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賈埃弗來到北京三帆中學,與二百余名中學生對話講述“壞學生”的故事?!按髮W里我沒時間學習,因為我忙著玩兒呢”,年近八旬的賈埃弗指著在家鄉(xiāng)挪威上大學時的踢足球及滑雪照片,得意地稱,非但這些他很在行,國際象棋、橋牌比賽,他也經(jīng)常拿冠軍。不過,他的數(shù)學和物理成績常常只夠及格?!盎畹嚼暇鸵獙W到老,雖沒想過獲得諾貝爾獎,但不斷地努力和學習,會做到一切。”無獨有偶,丁肇中也曾坦言:“據(jù)我所知,在獲得諾貝爾獎的九十多位物理學家中,還沒有一位在學校里經(jīng)??嫉谝?經(jīng)常考倒數(shù)第一的,倒有幾位?!?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的小柴昌俊也說:“我是以倒數(shù)第一的成績畢業(yè)的,但東京大學卻接受我當了講師、教授,我非常感謝東大的知遇之恩?!彼麄兪窃?jīng)的壞孩子,卻具有思敏敏捷、卓爾不群的另類創(chuàng)造力,摘取了世界頂尖級的諾貝爾獎。
想到了某些弱校對“壞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因為生源緊張,沒有尖子生,他們倒成了教育規(guī)律的忠實信仰者,“讓每個孩子進步,對每個孩子負責”,為“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而這些所謂的“后進生”經(jīng)過將近三年的初中生活的摔打磨練,竟然也考上了重點高中。可見,對于“壞學生”,不是教不出成效,而是更需要默默無聞的教育投入。
在全國主體教育理論與實驗研討會上,五百余位教育專家和老師異口同聲,“把學生當人看”。所以,山東省禁止開除“壞學生”,不僅僅是對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顛覆,對孩子人格的真正尊重,更是對“壞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坦誠保護和制度關心。這些學生的確有很多壞毛病,但這不正是最好的教育轉化機會嗎?不正是驗證教育魅力和能力最寬闊的舞臺嗎?如果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優(yōu)秀,教師的苦口婆心和循循善誘就顯示不了價值所在。對“壞學生”的態(tài)度如何,才是教育成色的最好驗證。
法律就應該理直氣壯多保護“壞學生”:教育行政部門擔當起更多教育監(jiān)管和引導責任,教師和學校積極為“問題學生”的轉化不遺余力,打破俗套、跳出常規(guī)、顛覆傳統(tǒng)、標新立異,將“壞孩子”也當作“教育富礦”,充分引導、賞識和鼓舞喚醒。說不定我們的“壞學生”也能轉化為大師級的人物,誰說沒有這個可能呢?
(作者單位:開封市教育局職業(yè)教育教研室
河南開封 475000)
責任編輯 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