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nóng)《花果冊》
編號:0802
尺寸:24cm×30cm×12,水墨紙本,1755年來源:西泠印社2009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成交價:3976萬元
十二開《花果冊》是金農(nóng)晚年的一本冊頁精品,繪各式花果,有草本木本、春花秋花,還有折枝纏枝、清供賞石。冊頁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每一幀都以清筆繪就,不以設色渲染,而是用墨色變化營造清雅氣氛。所繪畫濃字淡,即便漆書—是他一直以油煙墨書寫的字體,而在此冊題識時卻是干筆淡墨,對比關系處理得非常好。冊頁繪于1755年,至今已逾250年,先后經(jīng)丁輔之、高邕之、蔣祖詒、張珩、徐平羽、唐云等名家收藏和鑒賞,又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經(jīng)西泠印社珂羅版刊印,并在日本昭和十年(1935)收入興文社出版的《南畫大成》,可謂傳承有緒,著錄清晰。據(jù)專家分析推斷出此冊頁是金農(nóng)為當時的揚州兩淮鹽運使盧見曾所繪制。
方從義《云樹流泉圖》
編號:1093
尺寸:129cm×37cm,設色紙本,立軸
來源:廣州嘉德冬季拍賣會中國書畫
成交價:1736萬元
方從義(約1302--1393),字無隅,號方壺,自號金門羽客、鬼谷山人,不芒道人。元詩人,著名道士書畫家。早年入道,為龍虎山上清宮正一教派的道士。方方壺畫接米芾、高克恭,所作大筆水墨云山,蒼潤渾厚,富于變化,自成一體。此作高處寫山岳高聳,亭樹流泉,山下有淺溪水閣,高士獨坐,小童泛舟,以留白之法,表現(xiàn)山下水閣云氣彌漫之氣。以書入畫,以情驅(qū)筆,直顯化機,從中可以窺探畫家不為物蔽,筆墨運籌不為法拘的心態(tài),這正是元代文人繪畫的時代特征。此作入宮前為梁清標舊藏,殊為可貴。此作上有鈐印:方方壺。藏印:乾隆御賞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嘉慶御賞之寶、宣統(tǒng)鑒賞、無逸齋精鑒璽、乾隆鑒賞、嘉慶鑒賞、宣統(tǒng)御賞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恒山梁清標玉玄氏圖書、南海黃氏天蟹樓印記、黃肇沂詠雩印。題識:云樹接艨朧,高山隱梵宮。流泉瀉虛碧,飛鳥下晴空。溪屋高賢榻,舟人長逐風。此間誰識者。不與世人同。尊南道豪每攜詩訪余于上清院中,麈譚竟日,歸必索畫。此作早成,藏諸袖以待,道友促迫至再,不應,遂別。送于長松橋畔,始出此,道友驚喜,復返山齋補款以贈,為千秋佳話云耳。方方壺并志。該作還著錄于《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匯編·石渠三編》。
趙孟顆《勉學賦并序》
編號:1088
尺寸:24cm×363cm水墨紙本,手卷
來源:廣州嘉德冬季拍賣會中國書畫
成交價:1209.6萬元
《趙孟頫年譜》記載,趙孟頫68歲——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三月二十二日書中峰明本《勉學賦并序》一卷。當時應是趙氏晚年居家時期(66歲至69歲)。由于喪偶,長途跋涉,操理喪事,趙孟頫健康狀況急劇下降,耳鳴眼花,頹然老矣。但他傾心于佛、道之旨,以書寫經(jīng)文為樂,并寫下許多書畫作品和題跋。他認為“人誰無死,如空華然”,因而在平淡中度過光陰。縱觀此卷《勉學賦并序》,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方正謹嚴,外貌圓潤而筋骨內(nèi)涵,起承轉(zhuǎn)臺神閑氣定,與其青壯時期的作品相比,通篇氣息更顯寧靜超然。趙孟頫作完此卷的第二年,即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六月逝于吳興。臨死還觀書作字,談笑如常。享年69歲。此卷后附海山仙館《藏真續(xù)刻》拓本,還曾經(jīng)羅天池、潘仕成等收藏。
傅抱石《杜甫詩意圖》
編號:Lot621/sale2727
尺寸:208cm×59.5cm,設色絹本,鏡心
來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成交價:6002萬港元
這幅《杜甫詩意圖》作于“甲申秋八月”(1944年9月),是抱石先生居金剛坡的繪畫創(chuàng)作的旺盛時期。該圖為大條幅,縱208cm,橫59.5cm。這樣大的作品,在金剛坡時期是很少見的。抱石先生曾為其金剛坡時期之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描述道,“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日院子里,原來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作兩間,每間不過方丈大,高約丈三四尺。全靠幾塊亮瓦透點光線進來,寫一封信,已夠不便,那里還能作畫,不得已,只有當吃完早飯之后,把僅有的一張方木桌,抬靠大廳放著,利用門外來的光作畫,畫后,又抬回原處吃飯,或做別的用。這樣,我必須天天收拾殘局兩次,拾廢紙、洗筆硯、掃地抹桌子都得一一辦到?!边@亦得證明,于金剛坡時期作這樣大的作品,還能存世至今,實為難得。該作品創(chuàng)下該畫家作品全球拍賣最高成交價。
李可染《愛晚亭》
編號,DC20
尺寸:27.5cm×36cm,鏡心,設色紙本,1975年作
來源:北京榮寶。9秋拍 中國書畫一·名家小品專場
成交價:79.52萬元
《愛晚亭》是李可染喜愛描繪的題材,此件為同類題材的截景之作,雖沒有大尺幅作品的雄奇壯美,但卻因小而獨有細膩生動、枯潤分明、氣韻淡雅之感。畫面結構雖為山麓亭臺一角,卻讓人感受到一種范寬式的全景構圖,山勢迎面而來,燦爛的秋林景色綿綿地呈現(xiàn)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李可染山水畫的價值主要是他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新圖式,并表現(xiàn)出渾厚博大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把西畫中的明暗處理引進中國畫,使之和諧地融化在渾厚的傳統(tǒng)筆墨和傳統(tǒng)的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上有鈐?。豪睢⒖扇荆嚎钭R周村同志指正。一九七五年,可染。
《瑞士雪山圖》刷新近年來張大千的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編號:0173
尺寸:173cm×344cm,鏡心,設色絹本,1965年作來源北京匡時09秋拍“南張北溥”——張大干溥心畬作品專場
成交價:5264萬元
此幅《瑞士雪山圖》是罕見的大干潑墨潑彩的巨幅精品。20世紀90年代初期,傅申籌劃的“張大千大展”在美國華府沙可樂美術館首展,再巡回至紐約及圣劉易斯兩地展出后,在返臺之行時,承臺北藏家邀賞其藏畫,其中即有此潑彩《瑞士雪山圖》。其尺幅甚巨,只有鋪在大廳的地毯上欣賞,雖然傅申的第一印象已為此畫的恢宏布局及氤氳的氣韻所震懾,然而由于潑墨潑彩的技法,以半自動潑墨潑彩再以巨筆刷掃導引為主,而少見傳統(tǒng)皴法筆觸,因而極難以大千的傳統(tǒng)筆墨來判斷真贗,故傅申持一貫謹慎態(tài)度,不作輕率判斷,遂反復審視其一丘一壑,及畫中少數(shù)筆蹤,如畫幅中央偏右留出空白如湖泊的坡岸及右上方的淡筆山皴,又見其題款書法渾厚凝重,以及印章為真之后,向藏家慎重表示-此幅為千真萬確的張大千真跡!可證此畫為大千真跡的有力補充證據(jù),一是大千在日本及巴西時期的友人王之一先生,在大干八德園中大畫室創(chuàng)作此畫過程中所攝的記錄照片。當20世紀80年代后期,傅申在籌辦“張大干大展”期間,在洛杉磯拜訪王先生時所贈送,后來印在傅申著的《張大干的世界》中,用以說明在制作大幅作品時,家人、弟子在旁協(xié)助的情況,并以彰顯在創(chuàng)作此類大畫時,其艱困及體力、物力之消耗,遠勝一般小畫。但當時實不知這幅從大畫桌上下垂拖到地毯上的巨作,究竟是哪一幅作品。但在上述的同一書中,當傅申論述其潑彩的發(fā)展階段時,又將此《瑞士雪山圖》為插圖,作為此一階段的重要代表作,可見傅申對此畫的重視。隨后被發(fā)現(xiàn)王之一先生所攝的照片,正是此畫的創(chuàng)作紀錄。最后又赫然被發(fā)現(xiàn)此畫出現(xiàn)在稀見的1967年大千在美國西海岸舉辦的《克密爾畫展目錄》中。
清康熙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編號0214
尺寸高:16cm,直徑19cm
來源:北京榮寶09秋拍 古董珍玩·康熙朝
成交價:79.52萬元
清康熙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器呈筒形,直口,直壁,玉璧形底。外壁青花館閣體小楷撰《圣主得賢臣頌》文,字體工整,筆法精細,下鈐印釉里紅“熙朝傳古”篆書方款。底心施白釉,上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妒ブ鞯觅t臣頌》是漢代王褒應漢帝劉洵之詔所作,反映出帝皇求賢思想。清代康熙年間,政通人和,文化昌盛。瓷制筆筒的生產(chǎn)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不僅品種繁多,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紅、三彩、豆青釉、烏金釉、祭藍釉等,而且裝飾圖案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尤以青花筆筒最為出眾。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青花繪山水、人物、花卉及書辭賦之筆筒以康熙一代為最多”,其中以題寫長篇詩詞歌賦作裝飾紋樣最具特色,通常以歷史上著名的作品題材為裝飾紋樣,除《圣主得賢臣頌》外,尚有蘇軾的《赤壁賦》、諸葛亮的《出師表》、歐陽修的《秋聲賦》和《醉翁亭記》、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王勃的《滕王閣序》等。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評價有:“皆全篇錄,其筆法出入虞、褚,均康窯之錚錚者”。官窯器結尾多鈐釉里紅“熙朝傳古”四字,有盛世之朝代代傳襲之意。此器保存完好,胎釉細膩,青花釉里紅發(fā)色純正,為康熙青花釉里紅的代表作。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有同類器珍藏。
清乾隆竹貼黃刻云龍御題詩文長方盒(二件)
編號:3304
尺寸:34.3cm×18cm×11.6cm×2
來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清代宮廷御用
成交價:985.6萬元
此匣匣內(nèi)有屜。匣面雕刻兩條豎龍腳踏海水江崖,在云海中搏擊翻騰,體態(tài)舒展,蒼勁雄渾。龍是封建社會皇權和皇帝的象征,它是乾隆時期各種器物中經(jīng)常使用的裝飾紋樣,具有典型的皇家風采。兩條龍中間留有長方形空白“題簽”,此處般是用于題寫匣中所置書冊、手卷或冊頁名稱,比如:剔紅“御筆戒得堂記”盒、黑漆描金“樂善堂文鈔序”提箱、掐絲琺瑯“御筆養(yǎng)正圖詩”盒、紫檀“御筆十全老人之寶說”長方盒等,內(nèi)置與題名相同的書籍或冊頁,它們只有外包裝盒材料的不同,而裝飾圖案如出一轍。貼黃匣恰恰在“題簽”處未題字,留有空白。從制作工藝講,主要使用了傳統(tǒng)的淺浮雕工藝和漆器中的戧金工藝。圖紋雕刻精致,特別是海水江崖紋,細致流暢,頗顯工匠的雕刻功力:戧金工藝從全新的角度再現(xiàn)了董邦達山水畫的魅力。貼黃匣的金屬飾件采用了鏨刻、鎏金工藝。此匣既有皇家色彩濃厚的龍紋圖案,又有皇帝本人的御制文,再加上受寵大臣的繪畫,可謂完美無缺。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就是匣中物不翼而飛。在清宮舊藏中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大多數(shù)的盒子、匣子、箱子空空如也,也許當時制作太多,根本就沒有機會使用。大部分情況是“盒”與“物”分家,后人很難再將其歸位。
清中期白玉雕螭龍戲珠觀音瓶
編號:1874
尺寸:高24cm
來源:中貿(mào)圣佳十五周年慶典藝術品拍賣會中國古董珍玩專場
成交價:1064萬元
此瓶白玉,質(zhì)頗佳,精良,體呈圓型,向下漸收,近底足處外撇。仿瓷器中觀音瓶造型,此造型最早見于元代青花瓷器中,短頸,小撇口,繞頸部鏤雕一盤蝻龍,繞頸部浮雕,雕工精巧,細致,圖案題材祥瑞,造型渾厚大方,活靈活現(xiàn),現(xiàn)北京故宮博物院有清官舊藏類似此瓶的器物,為原宮廷陳設用品,此瓶制作精良,質(zhì)量上乘,配原底座,也應為原清官舊藏的宮廷陳設品。
明代毗盧遮那佛像
編號:3295
尺寸:高215cm,青銅,分體澆鑄
來源:北京翰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善若水——宗教造像精萃
成交價:1848萬元
此尊為明代皇家寺院所造的銅毗盧遮那佛坐像。毗盧遮那佛,為印度梵語音譯名稱,簡稱“毗盧佛”,漢譯有大日如來、遍照、光明遍照、浮滿等名。據(jù)佛典記載,毗盧遮那佛是光明與智慧的象征,他的光明遍照一切,如日照大地,月印山川,能使三千大千世界永放光芒,能開發(fā)眾生善根與智慧,成辦世間和出世間一切事業(yè),是佛教中地位最高、最圓滿的一尊佛像。此尊即為一尊典型的漢傳佛教崇奉的毗盧遮那佛像。結跏趺端坐,頭飾螺發(fā),戴花冠,大耳垂肩,佩花形耳飾,耳邊繒帶向上翻卷,面形寬大飽滿,雙目俯視,神態(tài)慈祥寧靜。軀體健碩,結構比例精準。上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身著高束腰僧裙,腰間束帶,下腹露出蝴蝶結,極具裝飾意味。衣緣鏨刻吉祥花草紋,紋樣清晰精美,顯示出當時匠人運用高超的寫實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紋流暢自如,厚重寫實,極富質(zhì)感,繼承了漢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劃的傳統(tǒng)。尤其是小腿部橢圓形衣褶,是明代漢地造像常用的裝飾手法。雙手置于胸前,兩手相抱,食指伸直相觸,為寶車駱印,這是毗盧遮那佛身份的重要標識。身下是圓形蓮花座,蓮座周遭裝飾四層仰蓮瓣,形同大蓮蓬,既具裝飾意味,又顯示了極高的等級與神格。下緣是單層覆式蓮花瓣,瓣葉飽滿規(guī)整,挺拔有力,蓮瓣端頭雕刻卷云紋,細膩精致,時代特征明顯。整體造型端莊,法相莊嚴,工藝精細,品相完美,體量碩大,氣勢恢弘,是一尊十分難得的明代漢傳佛像精品。造像原為通體鎏金,但因年代久遠而脫落,但從手部、衣緣、小腿處、腳趾等部位仍可以看到鎏金的痕跡。如此大體量造像顯然不是一般民間工匠所為,應當出自皇家大型佛教寺廟及其鑄造場所。
“銅鏡王”唐代海獸葡萄鏡刷新銅鏡拍賣紀錄
編號:5785
來源:中國嘉德。9秋拍銅鏡
成交價:268.8萬元
此鏡圓形,伏獸鈕,紋飾分為內(nèi)、外二區(qū),內(nèi)區(qū)以葡萄葉蔓為地,六只瑞獸兩兩相對,或匍或臥、奔騰跳躍,嬉戲玩耍。其中一組,一獸匍匐于地,口中銜魚正在吞噬,身旁獸回首顧盼,似要搶奪,表情刻畫得生動有趣。另一組瑞獸,鬃毛茂盛,正在捉對撕咬,刻畫精細入微。第三組瑞獸正在嬉戲玩耍。外區(qū)飾兩只追逐的野豬,兩只振翅的鳳鳥,一對雌雄梅花鹿,兩只曲頸翱翔的飛鶴,其問飾葡萄葉蔓,鏡緣處飾團花紋。通體銀白光。僅鏡鈕細微小沖。此面銅鏡畫面恢宏大氣,構思精巧奇妙,紋飾精湛華麗,是難得一見的銅鏡精品。此鏡以268.8萬元人民幣刷新了銅鏡拍賣的成交紀錄。
“清錢之王”清代成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
編號:4584
來源:中國嘉德09秋拍古錢金銀錠金銀幣
成交價:196萬元
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此錢為咸豐錢中之最為罕貴者。該品是寶福局所鑄“咸豐通寶·大清壹百”大錢,是前譜無載之物,目前為創(chuàng)見之孤品。其直徑72.5mm,重197g。面文為“咸豐通寶”,背有“大清壹百”和滿文寶福紀局,可謂集國號(大清)、年號(咸豐)、紀局(寶福)、紀值(壹百)于一身。其錢文為寶福局特有的山谷體,秀美絕倫。錢體形制大而厚重,制作甚為精湛,當屬初鑄試樣錢,未曾流通,故而珍罕無比,孫仲匯先生稱其為“清錢之王”。該錢幣1998年出于閩地,后由福建泉友攜至上海,進入云洲商廈錢幣市場,被滬上大藏家收入囊中。隨后在1999年春季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亮相,被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拍得。該品此次最終以196萬元高價成交,成為新的“清錢之王”。
明嚴嵩撰《鈴山堂集》四十巷附錄一卷
編號:19
尺寸:27.7cm×17cm,框高18.8cm×14.8 cm,線裝一函八冊,白棉紙
來源:上海嘉泰09秋拍古籍善本
成交價:78.4萬元
明嘉靖三十年嚴氏私刻本。按《鈐山堂集》,明嚴嵩撰,傳本不多?!渡票咎嵋匪d有二:一為北京圖書館的三十六卷本:二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四十卷本。因《鈐山堂集》為隨刻隨印,每卷皆有序言及目錄,故傳本卷數(shù)有所不同。此四十卷本。較之他本可謂大備矣。經(jīng)王綬珊,九峰舊廬舊藏,九峰舊廬原裝函套。傅曾湘《藏園》有載,且傅曾湘所藏后多為王氏所得。上有鈐印t歸日廬珍藏書畫記(朱)、綬珊六十以后所得書畫(朱)、采真軒(白)、上海圖書館退還章(朱)、上海圖書館藏。
李叔同等撰書弘一上人等書札
編號:3035
來源:中國嘉德09秋拍古籍善本
成交價:257.6萬元
此件內(nèi)含:弘一法師寄郁智朗明信片十八枚;弘一法師致郁智朗已出版書札八通;弘一法師致郁智朗未刊書刊八通;弘一法師書印光大師慈訓二通:印光大師致郁智朗書札一通三頁;范古農(nóng)、妙真等致郁智朗書札三通;郁智朗致興慈法師書札—通:郁智朗家書二十—通:郁智朗錄大師訓誡等二冊另六份(其中一為印刷品)。郁智朗,福建居士,為弘一上人的俗家弟子及崇拜者,30年代間與弘一上人保持密切關系。此件均為郁居士與弘一上人及其好友間往來書信等,為郁氏后人保存至今。該件著錄于林子春編三聯(lián)書店1990年出版的《弘一法師書信》。
胡適《嘗試集》第二編第二版稿本
編號:0484
尺寸:26cm×18cm×58,毛邊紙合訂本,一冊五十八頁,1918年
來源:西泠印社2009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名家手跡、碑帖法書專場
成交價:212.8萬元
《嘗試集》,胡適著,上海亞東圖書館,1920年再版始?!秶L試集》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開新文學運動之風氣,是胡適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秶L試集》一共三編并附《去國集》。一編尚且脫胎舊體詩,二三編則屬自由詩體的大膽革新?!秶L試集》初版于民國十二年(1920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到民國十二年共出了十四版,直到抗戰(zhàn)事起無再版。從第二版到第四版,曾有增刪。此拍品即為其中第二編第二版稿本,包括目錄及自序一則,共錄《一念》《鴿子》、《人力車夫》、《十二月五夜月》、《老鴉》、《三溪路上大雪里一個孔葉》、《新婚雜詩五首》、《戲孟和》、《四月二十五夜》、《看花》、《你莫忘記》、《如夢令》、《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關不住了》十四首白話詩及《老洛伯AuldRobinGray》《希望》兩首英文譯詩并附原文鉛印三張。胡適于民國七年在手抄第一版的基礎上親筆朱批圈點,具有極高文史價值。
寺岡政美《修道院/維納斯與教皇的試煉》
編號:Lot 1035/sale2722
尺寸:303.2cm×311.2cm×6.4cm,2004-2006年作
來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成交價:482萬港元
寺岡政美結合日本傳統(tǒng)浮世繪木刻畫與西方繪畫風格,在國際藝壇知名,作品充滿玩味,創(chuàng)意滿溢。他別具一格的線條與圖案,與作品中常見的傳統(tǒng)富士山、初升紅日、日本煙花柳巷之畫像,皆呈現(xiàn)一貫的主題。他以水彩及油畫繪制作品,模仿浮世繪戲劇性、色情、幽默的風格,去批判社會、政治及宗教?!缎薜涝海S納斯與教皇的試煉》,寺岡政美利用夸張的風格,配合異于尋常的空間處理與格式化的美學,描繪公眾人物,加強作品的視覺效果,令人嘆為觀止。拱形的畫板與教堂的回廊相似,使人實時聯(lián)想到畫中的內(nèi)容。畫中除了包含不同的藝術傳統(tǒng),帶來視覺上的觀感,亦有知性的內(nèi)容,呈現(xiàn)不同層次的象征意義。當寺岡政美于2004年開始著手繪制這一作品時,教會接連發(fā)生兒童性侵犯問題,而法國亦禁止所有與宗教有關的符號,凡此種種,皆引起國際關注?!缎薜涝海S納斯與教皇的試煉》觸及了此等話題,進一證明寺岡政美對于他的藝術理念與社會問題上的關注,同樣不遺余力。
小林浩回味幸福時光的《迷霧之中》
編號:Lot 1541/Sale2726
尺寸:200cm×400cm,2008年作
來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成交價:98萬港元
小林浩畫中的玩偶融合了日本藝術中浮世繪、刻印、攝影及漫畫等元素,其特色包括了層迭而生的畫面空間、行為力學、鋒利的線條、以及比喻。受到這些媒介的啟發(fā),小林浩利用繁復的過程,塑造出令人驚嘆的作品。首先,小林浩先拍下物體的數(shù)字照片,并用此影像為虛擬的故事起草。之后,藉由計算機的輔助,他將影像縮小成類似地形圖的形狀與輪廓,再于事先準備好的畫布上將壓克力顏料倒入這些框線之中,創(chuàng)造出一群玩偶漂浮于平滑表面上的活潑景象。彷似幻覺或夢中的片段,這些浮動著的玩偶代表了被埋于我們記憶深處年輕時的影像,向我們對那時幸福的時光親切地作出提醒。小林浩《迷霧之中》的單藍色調(diào)令我們憶起了老舊變色的黑白照片,它陳年的印象霎時勾起了一股懷舊之情,復活了童年的記憶。一連串的玩偶如違抗地心引力般滑行穿越過我們的視野,依他們自己的節(jié)奏步伐在時間被扭曲的空間里移動著。作品龐大的規(guī)模使觀者有如身歷其境般置身于畫面之中,默默地對此奇幻情景作出觀察。來自不同方向的光線營造出多個由一天中不同時段相互重迭而成的時間架構,而那與玩偶位置不相符合水浫般似的陰影及深度,則更加完善了小林浩對于三度空間的演繹。
將現(xiàn)實投射于幻想世界的《光子—Y(無線電)光子—Y(太空航行)》
編號:Lot 1535/Sale2726
尺寸:162cm×162cm×2,2009年作
來源:香港佳士得09秋拍
成交價:116萬港元
松浦浩之的作品精煉地表達了現(xiàn)今社會無力面對問題、逃避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幻滅之際,許多現(xiàn)代人轉(zhuǎn)向沉醉于數(shù)碼領域,渴望從善解人意的人物得到慰藉及陪伴。這將現(xiàn)實投射于幻想世界的心態(tài)為《光子-r(無線電)光子-r(太空航行)》中具有奇幻、科技特色的人物賦予了人性。在這件作品中,松浦浩之以孩子們對宇宙的著迷作為主題,并以光子為名稱,因為宇宙誕生時便已存在的它們,象征了夢想到外層空間探險的孩子們的希望和未來。松浦也發(fā)現(xiàn),動畫人物可以代替語言,更有效地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光子-r(無線電)中,藝術家以全像膠片為媒材,創(chuàng)造出對未來的通信主流及人類以心電感應溝通的想象,并藉由人物將耳機緊貼雙耳的動作傳達出未來人與外層空間進行對話的愿景。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迷戀則更進一步地體現(xiàn)于光子-r(太空航行)那位帶著宇航頭盔的角色中。利用常見于動畫的喧艷色彩,松浦浩之的作品可被視為一種對現(xiàn)代人無法將自我存在從數(shù)碼世界中分辨出來的精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