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庭主婦習慣將食用油放在伸手可及的爐灶旁,在烹調(diào)食物時,拿取非常方便。殊不知,這種擺放方式是不科學的,很容易造成食用油變質(zhì)。
因為爐灶旁的溫度通常很高,在高溫下,油脂的氧化反應會加快,容易產(chǎn)生酸敗現(xiàn)象。此外,爐火產(chǎn)生的強光也會加速油脂的酸敗,使其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氧化,降低其營養(yǎng)價值,同時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醛、酮類物質(zhì),如果長期食用這種酸敗油脂,容易引起肝、腎、皮膚等器官的慢性損害,甚至導致癌癥。
為了避免這種潛在危害,專家建議,應采取正確的食用油儲存方式。
低溫儲存:最佳儲存溫度是10~20℃。油脂在不使用時,除了遠離爐灶外,還應避免靠近暖氣管道、高溫電器等地方,家庭用油最好現(xiàn)買現(xiàn)吃,使用時間不要超過一年。
避光保存:食用油最好存放在背光、通風處,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促使油脂氧化及有害物質(zhì)形成。
精選容器:儲油的容器必須干凈、干燥,封口要好。最好使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玻璃瓶,有條件的話,用瓦罐裝更好。塑料桶雖然輕巧方便,但不宜做儲存油的容器,因為塑料中的增塑劑會加速油脂酸敗,鐵、銅、鋁制品等金屬容器也不宜裝油。
添加呵護劑:按照40:1的比例往食用油中加入熱鹽,能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并保持油脂色清、味香。(
腌制品不宜放任冰箱里
許多家庭都會制作或買些腌制食品,為了延長儲存的時間,有人會將腌制品放入冰箱,其實這樣做適得其反。
因為腌制品在制作過程中均加入了一定量的食鹽,氧化鈉的含量較高,鹽的高滲透作用使絕大部分細菌死亡,從而使腌制食品有更長的保存時間,無須用冰箱保存。若將其存入冰箱,尤其是含脂肪高的肉類腌制品,由于冰箱內(nèi)溫度較低,而腌制品中殘留的水分極易凍結(jié)成冰,這樣就促進7脂肪的氧化,而這種氧化具有自催化性質(zhì),氧化的速度加快,脂肪會很快酸敗,致使腌制品質(zhì)量明顯下降,反而縮短了儲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