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我開始給美國學生講《論語》。第一課從“學而”起講,第二段就講到了有子那段著名的話:“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大意是說:做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就很少會冒犯上面的權(quán)威。不冒犯上面權(quán)威的人,則從來沒有叛亂的。
這是典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美國人天性喜歡自由,喜歡挑戰(zhàn)權(quán)威,怎么能接受這樣的說教?不料,我命一個學生讀英譯,該學生讀完,不住地點頭稱是。我問他是否同意有子的話,他回答:“當然,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規(guī)矩?!?/p>
我馬上問:“這和你們美國人的自由主義如何協(xié)調(diào)?”他回答:“自由當然重要,但是首先還得有規(guī)矩,有紀律,否則社會無法運轉(zhuǎn)。有子的話,和學校里橄欖球隊的規(guī)矩就特別像?!?/p>
這下,《論語》課一下子變成了橄欖球課。這位學生說,有子所謂的孝弟,一是尊重父母,一是尊重兄長。這就好比在高中的橄欖球隊中首先要尊重教練,其次要尊重高年級的前輩一樣。美國的高中有四年,一年級的學生也許球藝甚高,但是許多事情要服從四年級的老大哥。因為打橄欖球,上場人數(shù)多,隊形講究,離開了集體,再大的本事也難施展。而這種全隊必須像一個人一樣的集體精神,光有技術(shù)是不夠的,需要前輩傳授。
講到這里,這個學生還特別提到美國的國家男籃,以之作為反面典型。他說他就看不起那些目空一切的NBA球星。他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大爺,都要耍威風。到了賽場上,永遠是自我第一,球隊第二。結(jié)果碰上組織嚴密的歐洲軍團,就像支二流隊。這一套,在橄欖球隊里行不通。
當然,在美國的職業(yè)橄欖球隊中,并非沒有目空一切的人。有些年輕隊員,因為自己球藝出眾,就很張狂。這種隊員在球迷中,口碑甚差。
這個學生最后總結(jié)說:“橄欖球隊就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縮影。我爸爸是公司總裁。他創(chuàng)建公司時,就那么幾個人,大家完全是團隊運作,有時簡直就是有集體無個人。你要那時候總想著我怎么樣,就沒有人和你合作了。如今公司做大了,當年參與創(chuàng)建公司的那幫人作為個人就浮現(xiàn)出來了:他們是元老,有特權(quán)掙得多,別人也就得聽他們的。有子那套規(guī)矩,在公司里也得講。大家守這規(guī)矩,公司才能運轉(zhuǎn)。美國是講個人,但是,沒有集體,哪里有個人?”
中國人對美國文化的一個最大誤解,就是覺得人家只講個人。其實,從上學的第一天,美國孩子就會接受與別人合作、尊重別人的訓練。而體育是培養(yǎng)他們這種團隊精神的最好方式。
(摘自《鄉(xiāng)土》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