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心中的理念,惟有親近首都北京或祖國界碑,才會更加感受到它的雄偉和莊嚴,當你到異國他鄉(xiāng)許久,回國親近界碑時,你會深切感受步入祖國懷抱的溫暖,家的溫暖。
這是矗立在中越邊界上的第一號界碑,小白河與越南黑河(家鄉(xiāng)稱此為:‘黑河’)交匯處,兩岸有緩坡丘陵、山川峽谷,動植物種類繁多,沿河林木茂密,初春萬物生長,夏秋兩季紅土地上四處呈現(xiàn)金黃色的早稻、水稻、玉米,瓜果飄香,冬季綠色依然,河水清澈見底,水美魚肥,兩岸邊民依托這里良好的氣候避寒、提取生活補養(yǎng),放畜的人們讓牛肥馬壯。這里自古形成來往的便道,邊民共飲一江水,語言相通、禮節(jié)禮儀相近,往來頻繁,互利互惠,界碑見證了幾代中越人民的友誼。
那時,由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親手締造的兩國友誼,邊民之間友好相處,往來頻繁。1976年,越南那邊的家族來訪,盛情邀請我們?nèi)ニ麄兡沁呑咴L,事隔不久,又時逢放假,就讀牛馬榔小學四年級的我,隨大哥和表哥一起到越南回訪。天一亮從老家出發(fā),沿著崎嶇的山路過了兩個村莊,越過清悠悠的小白河,中午,我們在一棵大樹下做短暫的休息,把從家里帶來的餉午(家鄉(xiāng)稱午餐叫“餉午”)吃了,大哥帶我到一塊比我還高的石碑前說:“這里就是國界了,這塊立著的大石塊就是一號界碑,往前一步就進入越南了,我們是中國人,到越南是走弟兄和親戚的。說話和做事都得注意,不能有損于國家的形象?!泵鎸Υ蟾绲慕榻B和提醒,那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第一次認識界碑是多么的高興,為將步入越南他國興奮。接著我們沿著茅草叢生的小路往前走,在大哥的牽扶下渡過黑河,我們往前爬了幾道山坡越過了一座大山埡口,天黑時,到一個村子親戚家住宿,我又累又餓,吃過晚飯,洗洗腳就入睡了,第二天,大哥他們與親戚交談著,我則由親戚家的兒子陪玩,他叫什么記不清了,只知道他大我?guī)讱q,讀書成績獲全縣同年級的好名次,被縣里保送到越南首都河內(nèi)參觀,瞻仰了胡志明主席遺容,受到許多領導的接見,參觀回來,被保送到省里讀大學。我們讀書不相同,交流主要以苗語為主,在大家的要求下,我們互唱了在學校老師教給的歌曲,相互聽不懂,只能用簡單的苗語解釋大意。通過交往和聽他講到河內(nèi)參觀的所見所聞,對我觸動啟發(fā)很大,晚上,心想回國一定好好學習,有機會也要到北京去看一看毛主席……想著想著在幸福之中入夢鄉(xiāng)。
在親戚家休息了一天,養(yǎng)足了精神,我們又經(jīng)過了一天的長途跋涉到了目的地金竹坪。在同姓家里,他們把大哥和我當成家庭成員對待,沒有戒備和禁忌,白天一起到山里去做農(nóng)活,早晚在一塊喝酒吃飯,我都跟大哥學,見到同姓家族前來稱弟兄、見到異姓家族來稱親戚朋友,趕快讓坐打招呼,外出時注意禮貌和禮節(jié),與人和睦相處。不知不覺幾天過去,到了回家的日子。一早,家族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邀來幾個親朋好友陪我們吃了早餐,家族還特包送了餉午和一些東西,告別了家族和好友,愉快地沿著來時的路回國,在經(jīng)過一山凹時。有兩位越南公安和一持槍的地方官員向我們相反的方向走來,他們看見大哥和表哥的穿著不像本地人,于是命令我們站著,強行對大哥和表哥進行盤查和搜身,我年紀小兩手空而沒被搜身,當他們知道我們是中國人,包里僅搜出兩塊臘肉和用芭蕉葉包的糯米飯,就惡狠狠地教訓我們幾句才放行。那晚回到來時的親戚家入宿,盡管主人招待,但由于勞累和遭受恐嚇,我往日的歡笑一掃而光,入夜心想,中越關系不是那么的好!為什么往日街天,越南邊民到中國來串親戚和購物,黨和政府視他們?nèi)缧值芙忝茫敲从押?為什么我們……,人生第一次遭遇盤查、訓誡,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起來吃過早飯,因路途遙遠我們急步前行,中午回到了一號界碑,在祖國的土地上,吃了親戚送的餉午,大哥和表哥乘涼休息說些什么我沒有顧上聽,獨自一人走到國界碑旁,默默無語擁抱了界碑很久很久,往日的委屈化為煙消云散,到家了!到家了!
時光易逝,轉(zhuǎn)眼間,我已由一個少年成長為大人,參加了工作,再沒有踏上這條小路,隨著大哥的去世,大哥在界碑前對我的教育成了我心中的烙印,多少次夢寐以求親近一號界碑。2009年春天,我邀約了家鄉(xiāng)在州里工作的幾位同仁一起前往金廠鎮(zhèn),在鎮(zhèn)黨委書記陶自祥的帶領下,我們乘越野車沿著彎曲的簡易公路到達小白河與黑河的交匯處,徒步爬行二百多米,終于到達一號界,它是一塊大青石約一米多高,多年風雨滄桑,界碑呈現(xiàn)綠色苔蘚,左邊寫著:大中華民國云南,右邊寫著大法國越南,中間寫著二段第一號界碑。大家雖然個個滿頭大汗,但都因第一次見到或者多年沒有見到一號界碑而歡聲笑語,爭著與一號界碑合影留念……。作為三十二年后再次親近界碑的我,想了許多,界碑矗立多少年,沒有去查詢資料,它像一位鋼鐵般的戰(zhàn)士,佇立兩河交匯的高高山堡上,時刻注視著疆界的完整,捍衛(wèi)著祖國神圣的領土不受侵犯;它又像一位世紀老人在這里守候,歷經(jīng)世代風雨的巨變,能說明疆界的一切;它更像各族人民鑄就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駐守著南疆的這道長城。親近一號界碑歸來,思緒萬千,催人奮進,愛我中華,固我邊疆的意識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