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銀球1號和銀球2號為試材,采用田間小區(qū)試驗方法,研究了不同播期對加工型白皮洋蔥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9月12~15日是加工型白皮洋蔥的最佳播種時期,對提高加工型白皮洋蔥的產量和品質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播期; 白皮洋蔥;生長發(fā)育;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S633.2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3-0038-03
洋蔥(Allium cepa L.)既可作調味品,又可以鮮食;其加工產品有洋蔥粉、脫水洋蔥、洋蔥油等,具有很好的食療保健作用和極高的藥用價值,并且是心血管病的天然良藥[1]。洋蔥不僅是歐美國家的主要蔬菜,也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其栽培面積僅次于馬鈴薯和番茄,位居世界第三位。精深加工產品蘊涵著巨大的市場,其中尤以洋蔥油開發(fā)最具潛力。洋蔥在我國的栽培面積不斷增加,已成為主要的出口創(chuàng)匯蔬菜之一。我國種植的洋蔥品種多以鮮食的紅皮或黃皮居多,尚未培育出適于脫水加工的干物質含量高的白皮洋蔥品種。近年來脫水加工洋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加之我國蔬菜加工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加工型白皮洋蔥的需求量巨大,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但由于加工型白皮洋蔥發(fā)展時間較短,在品種上仍然依賴進口,目前國內對加工型白皮洋蔥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極大地制約著洋蔥的加工出口[2]。
洋蔥屬于綠體春化型作物,對光照、溫度比較敏感,在生產及引種中常因播種期選擇不當,導致先期抽薹,給生產造成極大的損失[3]。本試驗通過對不同品種和播種期的比較試驗,研究了品種和播種期對先期抽薹率和產量的影響,以期為制定適宜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山東農業(yè)大學和泰安市泰豐農經作物研究所通過引進國外的白皮洋蔥種質資源,采用單株混合選擇法,經系統選育,育成的高產、優(yōu)質、干物質含量高(20%以上)的適于脫水加工的白皮洋蔥新品種(“銀球1號”和“銀球2號”)。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08~2009年在本校試驗基地進行。播期試驗設5個處理,從2008年9月9日開始,每隔3天為一個播期,至9月21日結束。銀球1號(Ⅰ)和銀球2號(Ⅱ),每處理重復3次,共計3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 m2。育苗小區(qū)共計10個,小區(qū)面積5 m2,四周設保護行。11月8日移栽,株行距為13 cm×13 cm。在洋蔥鱗莖膨大前于2009年4月30日進行田間生長情況調查,6月21日洋蔥收獲期進行產量調查。
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VC測定分別采用蒽酮法、茚三酮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4]。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期對植株生長的影響
從表1看出,銀球1號和銀球2號的株高、葉長、可見葉、莖粗、鱗莖等生理指標均隨播種期的延遲呈下降趨勢,這說明生長期越長洋蔥的長勢越好,且在同一播種期的銀球1號比銀球2號長勢要好。播期越早植株的成苗率越高,同時播期越早抽薹率越高,說明播期早有助于提高成苗率,但同時也提高了抽薹率,對育種工作來說有一定的幫助,但對商品性卻有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洋蔥產量和品質的提高[6]。播期早,栽培時苗粗大,早春抽薹率高,影響產量;播期晚,苗子小,冬栽不能完全越冬,缺苗多,降低產量,因此適宜的播期對提高洋蔥的產量和品質有重要的作用。
2.2 播期對洋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2.2.1 播期對洋蔥產量的影響
洋蔥的產量是判斷播期是否合適的標準。從兩個品種產量對比結果(圖1)可以看出,9月12日播種的產量最高,9月9日次之,其它處理隨播期的延遲,產量呈下降趨勢。同一播期的銀球2號產量略高于銀球1號。從表1抽薹率來看,9月12日播種的兩品種抽薹率在6%左右,遠低于9月9日播種的。其它處理雖抽薹率很低,但產量下降幅度較大。故認為9月12日是洋蔥的最佳播期。
2.2.2 播期對洋蔥品質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銀球1號和銀球2號各項生理指標都表現出相似的變化趨勢。9月12日播種的洋蔥可溶性糖含量最高,9月9日播種的次之,其它處理均隨播期的延遲,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趨勢,且同一處理情況下,銀球1號可溶性糖含量比銀球2號高。從圖2還可以看出,干物質、游離氨基酸和VC含量及其變化規(guī)律均與可溶性糖的含量和變化規(guī)律相似,均以9月12日播種的養(yǎng)分含量最高,9月9日播種的次之,其它處理均隨播期的延遲,含量呈下降趨勢。故認為9月12日為洋蔥的最佳播期[9]。
3 結論
綜合上述各種結果和分析,播期早,栽培時苗粗大,早春抽薹率高,影響產量;播期晚,苗子小,冬栽不能完全越冬,缺苗多,降低產量,9月12~15日播種是洋蔥的最佳播期。無論是植株長勢、洋蔥產量還是品質9月12日播種都是最好的,且銀球2號的產量比銀球1號略微高一些,但銀球1號的品質比銀球2號好一些。影響洋蔥產量和品質的因素眾多,如光照、溫度等等,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洋蔥的生長。因此在適宜播期條件下,合理利用最佳播期對提高洋蔥產量和品質,減少抽薹率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 考 文 獻:
[1] 張京春,陳可冀.洋蔥——全球性保健食品[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2003,25(6):335-337.
[2] 李 平,郁網慶,杜衛(wèi)東.國內外洋蔥產業(yè)現狀與發(fā)展動向[J].中國果菜,2005, 4:39-40.
[3] 劉 磊,劉世琦. 植物春化作用條件及機理研究進展[J].西北農業(yè)學報, 2005,2:13-16.
[4] 趙世杰,史國安,董新純.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5] 董金皋,申書興,武占會編.蔥蒜類蔬菜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80-83.
[6] 胡 巍,侯喜林. 播期和越冬定植對洋蔥生長發(fā)育及產量的影響[J].上海農業(yè)學報, 2003,1:11-13.
[7] 徐敏權,陳煥淦,苗乃運. 洋蔥先期抽薹的原因及防止對策[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0,2:35-38.
[8] 成玉富,姜敦云,趙有為.品質和播種期對秋萵筍先期抽薹率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0,1:4-16.
[9] 徐 寧,徐 坤,趙 鍇,等. 洋蔥鱗莖栽植期對種株生長發(fā)育特性的影響[J].中國蔬菜,2007,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