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國漢字文化的游藝性,使字(詞)序回環(huán)往復(fù)的修辭方法,所作的詩與聯(lián)稱為“回文詩”與“回文聯(lián)”。這種詩聯(lián)無論順讀、倒讀,文字一樣,文句通順,可謂是我國詩聯(lián)苑中的奇葩。史上不乏構(gòu)思奇特、組合巧妙的回文詩聯(lián),讀來別有情趣。
枝云間石峰,脈水浸山岸。
池清戲鵠聚,樹秋飛葉散。
這是梁朝簡文帝的一首《和湘東王后園回文詩》。這首詩倒過來讀則成為:
散葉飛秋樹,聚鵠戲清池。
岸山浸水脈,峰石間云枝。
順讀、倒讀皆借景抒懷,寄寓了簡文帝登基后對時勢日艱的感喟。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癡?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這是宋人李禺作的《寄懷一首》,巧妙地把雙重情包含在回文詩中。順讀這首詩,是夫憶妻之情。那么,把這首詩倒過來讀,又將如何呢?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癡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奇哉,妙也!一下子又竟變成了妻憶夫之情。上下兩詩對照,意境貼近,相映成輝。
滿座老舍客;
客舍老座滿。
這是北京前門“老舍茶館”中的一副回文妙聯(lián)。順讀倒讀此聯(lián),足見茶好客多。既點出了老舍茶館的特色,又巧妙地揉進(jìn)了人們對老舍先生的贊賞和熱愛。
菊狀龍鱗龍狀菊;
花如玉鑒玉如花。
據(jù)說1990年秋,四川自貢市舉行了一次大型的省級菊花展覽會。該市詩詞學(xué)會會長朱承義先生為大會撰寫了這副回文聯(lián)。此聯(lián)構(gòu)思奇巧(上下聯(lián)首尾巧妙地嵌入了“菊花”二字,突顯了這次花會的主題),全用比喻,寫得形象生動,對仗工整,平仄和諧。整副對聯(lián)清新婉麗,給花會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
編者提示:漢字的無限魅力在上述的“回文詩”與“回文聯(lián)”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仔細(xì)閱讀,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