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水土有其地域特征,養(yǎng)育出來的人們身材、長相、方言等諸多方面都帶著特有的遺傳基因。
如果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方人,那么一個地域的文化也在哺育著一方人。文化是人的精神食糧,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特有的民俗文化、民間傳說、民歌及其地方戲等等,這些精神層面的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中就對一方人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對于這一點,我有著深刻的體會。
陜北的黃土地溝峁縱橫起起伏伏,一道道山連著一道道梁,山的色調(diào)與布局,充分呈現(xiàn)出雄渾厚重與樸素的壯美。水的線條與韻律,充分透露出溫柔珍貴與飄逸的靈性,莫道它貧瘠荒涼,陜北自有她獨具個性的魅力。
黃土地、黃河水養(yǎng)育的陜北人,吃苦耐勞,多情善感,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與眾不同,他們不是用概念思維,而是用詩、用音調(diào)、用韻律來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愛恨情仇。
我是聽著陜北民歌長大的,陜北民歌給予我最初的音樂啟蒙和文學(xué)滋養(yǎng)。我愛那高亢、火辣、激情的信天游。我第一次被民歌感動得流淚的是《蘭花花》和《走西口》,從那以后我漸漸懂得了我們的祖先在生活體驗中一次次發(fā)出的呼喊聲,那是勞動人民最真切偉大的命運詠嘆調(diào)。
青線線那個藍線線藍格英英的彩,
生下一個蘭花花喲實實那愛死人。
田苗子那個五谷子惟有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兒呀惟有那個蘭花花好。
凄然委婉、柔斷情腸。那是真誠的贊美、深情的傾訴,聆聽這代表民族文化根源的原野之聲,那種高亢低回、蒼涼悠遠、沁人肺腑、情深至骨、撩人心弦的天籟之美,那民歌背后的人物命運無不深深地打動每一位聽者。
羊肚肚手巾喲三道道藍,
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
一個在山上喲一個在那溝,
咱們見不上那面面喲招一招手……
悠揚豪放中夾帶著悲涼。慟問蒼冥,情深意重,催人淚下,入木三分。除了陜北民歌還有什么唱曲能有如此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近年來,我經(jīng)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人跟著共產(chǎn)黨到了陜北,能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運籌帷幄、指點江山?那么多仁人志士、文化名流能在這片黃土地上吸取營養(yǎng),以飽滿的激情創(chuàng)作出激發(fā)全國人民斗志昂揚的精神產(chǎn)品?因為陜北人民勤勞樸實、勇敢頑強,有精神信仰,有幸福的追求與渴望!
陜北,蠻荒的黃土地,人類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奇跡?;蛟S,正是這種嚴(yán)酷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的苦難以及人們的愛恨悲情,才激發(fā)了陜北人民把心中的惆悵用民歌的形式吶喊出來,當(dāng)物質(zhì)條件極度貧乏的時候,人就必須有一種精神的支撐,否則那還怎么活啊?
擦根火柴點著個燈,
長下個枕頭短下個人。
山丹丹開花背洼洼紅,
什么人留下個人想人。
故鄉(xiāng)啊深情的土地,多情的人民。我想你們,想我的父老兄弟、親戚朋友、同學(xué)戰(zhàn)友?!白グ腰S土手捏碎,好久沒有回陜北?!蔽以谛睦镌伋监l(xiāng)的信天游。抒發(fā)一個陜北人的自豪之情,我想對故鄉(xiāng)說,縱然離你千里萬里,我的心永遠屬于你!我將永遠為你自豪、為你歌唱!
責(zé)任編輯 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