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房地產基礎價值看作一種狀態(tài)變量,借助于協(xié)整理論,建立基于房地產供求的SSpace模型,并利用卡爾曼(Kalman)濾波進行參數估計,對中國1995~2007年間的全國性房地產進行了基礎價值測度,闡明了全國性房地產泡沫的周期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國的全國性房地產泡沫已經出現,但是平均泡沫程度并不高;2005年以后,全國性房地產泡沫迅速膨脹。2005~2007年泡沫程度平均高達10.96%,并呈現不斷放大趨勢。房地產泡沫的最主要原因是經濟高速增長和房地產投資增長過快過猛,房地產泡沫反過來還會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長。目前的全國性房地產價格正處于房地產實際價格和房地產基礎價值相互抬升的加速階段。
關鍵詞:房地產泡沫;SSpace模型;平穩(wěn)性檢驗;協(xié)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12010)02-0041-06
早期針對經濟泡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場,然而,自房地產泡沫破滅導致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崩潰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房地產泡沫問題開始逐漸成為理論界與實務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這直接導致了土地價格上漲和房屋需求增大,并進一步導致房價普遍性地持續(xù)上升,這無疑對我國的金融安全和宏觀穩(wěn)定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歷次金融危機基本上都與經濟泡沫有關,Collyns and Senhadji(2002)認為,相對于股票市場泡沫,房地產泡沫更容易導致金融危機。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再次警示我們:房地產泡沫問題與國家的金融安全與金融穩(wěn)定問題聯系日益緊密,并且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開放與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能否正確處理好房地產泡沫問題將對我國的經濟金融穩(wěn)定與現代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研究房地產泡沫理論。尤其是房地產泡沫識別技術,對政府建立房地產風險預警體系以及制定金融風險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