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和四川省文史研究館主編的《四川大事記》記載:
金沙江漲水,宜賓城郊安邊場遭浩劫,幾乎全被淹沒。民房、廟宇及學(xué)校大半被沖刷洗蕩而去。
(1924年)南溪縣城西部分被洪水淹浸,沖塌較武場箭道下沙堤。水落沙出,上露石牛一,石柱一段,上鱗“北水安瀾”四字。
馮廣翁從某專業(yè)研究所待售“廢紙”中,搶救出1967年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劉東父等幾位館員整理的《四川水文史料》幾冊。其中筆錄《南溪縣志》一段文字可補(bǔ)充《四川大事記》的記載,且可供楹聯(lián)史研究者參考。文曰:
[民國十三年(1924年)]水盛漲,城西舊較武場箭道下沙堤沖塌。水落,沙上露石牛一,石柱一段,柱上刻“北水安瀾”。
據(jù)九十余某翁云:此地為孔道,立有石坊,柱上聯(lián)云:
獒守城西花滿縣
牛眠江北水安瀾
此四字蓋石柱之?dāng)嗾摺?/p>
“獒守西城”是南溪故事,有待考查?!芭C摺?、“安瀾”確與治水相關(guān)。
縣志的編撰們根據(jù)斷柱殘文,繼續(xù)探求,援古人以石牛鎮(zhèn)江舊例,訪問耆宿,獲得引證,記錄石坊楹聯(lián)原文,杜絕諸多臆說,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史資料。
文史館的老先生們不圖名利,不辭辛勞,從上萬卷藏書中搜集整理出那么幾冊心血凝結(jié)成的資料,供后人研究參考,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