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很小的時候看科教片的情景,眼見著銀幕上一粒種子頂端鉆出一個胚芽,又很快地拱出土地躥成一棵秧苗,結出蓓蕾又伸開片片花瓣,最后,碩大而又鮮艷的花朵充塞了整個銀幕,而且還似乎是很得意地在微風中頻頻點頭。那時,我驚異而又興奮地看著這個無聲而又迅速的過程,走出電影院就開始奇怪路邊的樹們?yōu)槭裁炊疾幌耠娪吧夏菢涌炜斓纳L。
現(xiàn)在想想,兒時的我的確是被銀幕上那種“轟轟烈烈”的視覺效果給震撼了,以為生長都應該是被時刻看到的。其實自然造化是很憐惜每一種生靈的,那眼目得見的快速生長如何能享受一個個朝暾夕月,又如何得以經歷一場場風揚雨潤!成長不該被看見!
蘇軾有一首詠海棠的詩: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在這首詩里,海棠花嬌美如一位妙齡少女,她領略了“裊裊東風”的吹拂,也享受了春日“崇光”的沐浴。清冷的月夜里,她陣陣的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然而明月轉過了回廊,有誰還會留意這暗影中孤獨的海棠!這時,蘇子秉燭而來。其實是否秉燭并不重要,蘇子知道海棠“紅妝”依舊,她不會只經過一個黃昏就成長得面目全非。我更愿意相信蘇子秉燭只是為了看清回廊下的小徑,他知道海棠的心事,他理解海棠的孤獨,他不忍海棠在寂寞中睡去,他愿意在靜靜流瀉的月光下和海棠對坐,傾聽她訴說春風拂發(fā)的舒暢,暖陽照身的愜意;傾聽她吐露幽香時芳澤滑過唇角的聲音;傾聽她孤獨欲眠時慵懶舒臂的聲音。風雨中,海棠也會呻吟;澆灌時,海棠也會歌唱。從春到夏,海棠在成長。成長是有聲音的!
孩子們也在成長,他們不可能像銀幕上的萌芽開花的種子那樣迅速而且轟轟烈烈,我們往往是在和照片的比照中才發(fā)覺他們長大了。于是我們總是感嘆: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這么快呀!在這樣只看到了起點和終點的感嘆中,我們有沒有過一個午后或是黃昏靜靜地和孩子們對面而坐,聽他們有力而又羞澀的心跳聲音,聽他們的淚滴涌出眼眶轟然墜落的聲音。
我們忽略了多少成長的聲音呀!他們在孤獨的暗夜里希望“聽到鑰匙轉動門鎖的聲音”,他們訴說著曾經體驗過的“糖果酸酸甜甜的味道”,他們憧憬著“有無數(shù)的春日等待著我”,他們提醒著自己“窗外的美景只會讓自己停留在原地”,他們心痛于爺爺“在黑暗中就那樣呆著,一聲不吭,幾個小時”。
這全是海棠的呢噥,這全是成長的聲音。不要指望花兒會轟轟烈烈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在明月轉過了回廊的冷清中,我們該去傾聽,成長是有聲音的!
李克,西安市高新一中高級語文教師,語文教研組的組長。曾獲全國中學語文學會一等獎,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陜西省“教學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