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是在一年春天入住新居的。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張三入住后的頭等大事就是去拜訪對門的鄰居。
張三敲響了鄰居家的門,當李四開了門,張三就給他介紹自己就是住在他對門的鄰居。李四微笑著把張三迎進了屋,說,進來坐坐吧。
這么一坐,一聊,張三就聊到了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兒子張小華,李四也聊到了他那個古靈精怪的女兒李小倩。再一聊,居然還聊到張小華李小倩上的年級還是一樣的。都是初二在讀。
在李四幫忙下,張三還把兒子張小華安排到離新居最近的一所中學,和李小倩分在了一個班級。
張三李四沒事的時候,就經(jīng)常坐在一起聊天,還告訴各自的兒子女兒,既然大家都是鄰居了,無論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要互相幫助。張小華李小倩都很乖地點頭,說:好。
在該學期的期終考試中,張小華李小倩的成績分列全班第一第二名。樂得張三李四連連夸著自己的孩子,說,好好好,繼續(xù)努力。
隨著張小華李小倩進入初三,張三李四經(jīng)常能看到兩個孩子每天一起去上課,晚上又是微笑著一起回了家。
張三有次在和李四聊天時,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家小華將來能娶像你們家小倩那樣的女孩,也是他的福氣了。李四聽著,也笑著說,若我們家小倩將來能嫁給一個像你們家小華那樣的男孩,倒是她的造化了。張三李四邊說著,邊各自呵呵笑著。
可兩個孩子的班主任老師的電話卻突然打了來,那個一向有些神經(jīng)質的女老師激動地說,這兩個孩子,可能是在談戀愛了,你看你們家長,是不是該管管了?
張三笑了,李四也笑了。想,這老師是不是想得太多了。是不是看兩個孩子天天一起去上課,天天一起回家,老師就瞎操起心來了。本來就是鄰居,一起上課,一起回家,路上也算有個伴,不是很正常嘛。張三李四沒把老師的話放心上。
可接下來的期末考試,差點就讓張三李四跌破了眼鏡。
張小華考了個全班第十五名,李小倩是第十九名。
急了。真是急了。張三問李四,咋辦?李四也搖頭。一籌莫展。
晚上,張小華李小倩又是微笑著一起回了家。張三李四各自拉過張小華李小倩,關了門問,你們倆是不是在談戀愛了?
張小華李小倩反問張三李四,我們倆如果談戀愛,不是你們一直以來期盼的嗎?
張三愣了。李四也愣了。
張三二話沒說,就把張小華打了一頓;李四也關了門,連甩了李小倩兩個耳光。
張小華李小倩被勒令不準一起上學。
可有一天,張三去學校時,又撞見張小華和李小倩在一起,兩個人微笑著聊天,神情之間,確實很親密。
到家后,張三責問張小華,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你將來怎么能找到好工作,有好的前途呢?張小華卻瞪著眼說,他只想和李小倩在一起,別的他管不著。
張三李四分別督促著兩個孩子,盡量讓他們少接觸。
可收效甚微。在上半學期的期中考試中,張小華考了個第二十一名,李小倩是第二十五名。又退步了。張三想了想,這樣下去不行。
要么就轉學。可轉學了,到家,還得撞見李小倩啊。那還是斷不了。
張三想了幾天,最后有了一個主意。
那個寒假的春節(jié),張三到處奔走,看房,并且又給張小華落實新房那里的學校。
最后半年,張三希望讓張小華博一博。功夫不負有心人,張三很快把舊房交易了出去,并且買下了另一處的房子,就連學校也一起落實了下來。
臨搬走時,張三想去敲一下李四的門,去打聲招呼??梢幌?,還是算了。張三最近已經(jīng)很少和李四聊天了。依稀記得,有一段時間沒和李四照面了。
搬進另一處房子時,雖然地段不如舊房好,但張三想了想,為了張小華,也只有這樣了。
張三去敲近鄰家的門。張三想,若是能遇上李四這樣能聊得好的鄰居就好了。
門開了。開門的居然是李四。
張三愣了,剛伸出的手有些尷尬地縮了回去。
張三還看到李四手里的一份轉學通知,那個學校,分明就是張三剛給張小華聯(lián)系好的那所學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