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焚書坑儒的真?zhèn)翁搶?/h1>
        2010-01-01 00:00:00李開元
        史學集刊 2010年6期

        摘要:焚書是可靠的史實,史料來源于《奏事》??尤迨侨貍卧斓臍v史,其第一個版本是收入于《說苑·反質》的歷史故事,第二個版本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其定本是《詔定古文尚書序》。焚書坑儒,是一個用真實的焚書和虛假的坑儒巧妙合成的偽史。編造者,是儒家的經(jīng)師,編造的時間,在東漢初年,編造的目的,在于將儒家的經(jīng)典抬舉為圣經(jīng),將儒生們塑造為殉教的圣徒,為儒學的國教化制造輿論。

        關鍵詞:焚書;坑儒;三重偽造;衛(wèi)宏;班固;儒學的經(jīng)師

        前幾年,我在寫作《秦帝國的崩潰》的過程中,注意到一個問題,《史記》關于秦始皇的記載,有太多的缺漏、錯誤和不實,我無法使用現(xiàn)在版本的《史記》作史料去復活一個真實的秦始皇。今年,我出版了一本新書《秦始皇的秘密》,圍繞著秦始皇的親族關系作了系列探索。在寫作該書的過程中,我對有關秦始皇的史料、研究和評論作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整理,提出了一個初步的意見:《史記·秦始皇本紀》須要重新編撰,有關秦始皇的歷史,須要推倒重來。

        《秦始皇的秘密》這本書的底稿是電視講座稿,為了使非專業(yè)的視聽者聽得懂,我以學術論文的內容和思維方式為底本,嘗試用破解歷史疑案的形式(歷史推理)作了通俗的表達。不過,學術問題的解決,最有力的武器和最好的表達形式,無疑是學術論文。在本文中,我將書中曾經(jīng)提到的一個歷史疑案,焚書坑儒的真?zhèn)螁栴}單獨抽取出來,作一學術性的論證。

        千百年來,有關焚書坑儒的議論和批評,如汗牛充棟,近代以來,學術界對于焚書坑儒的研究,有了深入的進展。概觀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焚書和坑儒的原因、范圍和歷史評價的探討上面。就筆者的管見而言,這些相關的議論和研究,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承認《史記》所記載的焚書和坑儒(或者是坑方士)是可信的史實。然而,《史記》中有關焚書和坑儒的記事是否可信的史實,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考察的問題。這個問題,既牽涉到《史記》的可信度的問題,更牽涉到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史書、史料與史實間的關系的問題。就筆者的孤陋寡聞而言,從一種明確的歷史認識出發(fā),1.首先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關焚書和坑儒的記事,作為歷史學家所編撰的史書來看待;2.進而向前一步,具體地考察司馬遷究竟根據(jù)何種史料來編寫史書中的這兩條記事;3.進而再向前一步,在史書,史料和史實間的關系中考察焚書坑儒的相關研究,我還沒有見到?;谶@種觀察和思考,有鑒于此,本文擬對焚書坑儒這個老話題,從新的角度,再次作一考察。

        一、《史記·秦始皇本紀》焚書記事的可靠來源

        焚書和坑儒,分別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四年和三十五年條,是發(fā)生于不同年份的事情。

        關于焚書,在記事的可信上沒有大的疑問。不過,《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關焚書記事的史料來源,仍然有進一步追究的余地。《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關焚書的記事如下: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成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仆射周青臣進頌日:“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zhàn)爭之惠。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p>

        始皇悅。

        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日:“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笔蓟氏缕渥h。

        丞相李斯日:“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chuàng)大業(yè),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并爭,厚招游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nóng)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并作,語皆道古以害令,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AT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p>

        制日:“可?!边@段記事,時間明確,秦始皇三十四年。地點清楚,咸陽宮,秦的朝宮。主要人物有名有姓,官職稱號逐一交代,博士仆射周青臣,博士淳于越,始皇,丞相李斯。事情的進展脈絡分明,咸陽宮酒會上出現(xiàn)爭論,始皇帝交由廷議討論,丞相李斯上言,始皇帝裁決,完全符合秦漢時代廷議奏事以及法令產(chǎn)生、頒行的程序。文中“丞相臣斯昧死言”,“制日:可”的用語,正是秦漢詔書之一種,制書的標準用語。所以說,這一段記事,從內容上看可以說是相當可信。同時,從形式上看,也是一段典型的秦漢時代的上奏文。

        《漢書·藝文志》春秋類有“《奏事》二十篇”,班固自注:“秦時大臣奏事,及石刻名山文也?!薄蹲嗍隆愤@部書,是有關秦帝國的可靠的官方史料,兩漢以來,一直藏于漢政府的檔案館。西漢末年,劉向著錄于《七略》,東漢初年,班固著錄于《藝文志》并加了注,他們都是親自見過這本書的。《奏事》這本書,司馬遷在擔任太史令和中書令的時候,不但仔細閱讀過,而且將其作為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的基本材料之一?!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中關于焚書的上述記事,其史料來源,應當就在這里。

        焚書作為秦政府頒行的一項野蠻的文化政策,自有其思想和政策來源。我們知道,秦國長期奉行法家路線,商鞅輔助秦孝公變法,就曾提出過焚書的建議?!俄n非子·和氏》載:“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zhàn)之士?!钡眺钡姆贂ㄗh被實行一事,史書沒有記載,也沒有可靠的旁證,當是秦孝公沒有采納。秦孝公沒有采納的焚書政策,秦始皇采納了。李斯所建議的焚書政策,其思想和政策的淵源,正可以在商鞅那里找到淵源。

        關于秦始皇焚書一事,西漢初年的政論家賈誼在《新書》中多次提起。《過秦上》說:“(始皇)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薄哆^秦下》說:“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p>

        對于焚書所造成的典籍佚失的后果,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的時候有切身的感受。他在《史記·六國年表》序言中說:“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他的這段感慨之言,是就焚書事件后果的直接證言。這些年來,新出土的文物,也為秦始皇焚書一事提供了旁證。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可靠的結論,《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焚書記事,其史料來源于紀錄秦王朝大臣奏事和名山刻石文的史料集《奏事》,相當可信,秦始皇焚書這件事情,思想源流清楚,多種證據(jù)齊全,是確鑿無疑的史實。

        二、《史記·秦始皇本紀》坑儒記事的可疑之處

        坑儒一事,發(fā)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侯生、盧生、韓眾等為首的方士們,為秦始皇尋找仙人仙藥不果,為逃避處罰,紛紛逃亡,引來秦始皇的怒氣和追究?!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三十五年條記載其事說:

        (1)盧生相與謀日:“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于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庇谑悄送鋈?。

        (2)始皇聞亡,乃大怒日:“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成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庇谑鞘褂废ぐ竼栔T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這段記事,是坑儒事件的通行文本,有關坑儒的種種議論和轉載,多是由此而來。不過,如果我們仔細閱讀這段記事,不免產(chǎn)生種種的疑問。

        疑點l:坑儒事件中被害者稱謂的變化

        坑儒事件,起源于方士們?yōu)榍厥蓟蕦ふ蚁扇讼伤?,因此獲罪被處罰者,應當是方士。方士,又稱方術之士,這里的方士,是指求仙煉丹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的術士,他們在思想的流派上與道家比較接近。但是,在秦始皇大怒的譴責中,被譴責的對象由方士變成了“文學方術士”。“方術士”,就是方士。“文學”,就是文學之士,可以泛稱博學善文的人,也可以用來指稱儒學之士。不過,這里提到的文學,沒有一個有真名實姓,都是含含混混,一筆帶過的。

        進而,到了這段文字的下半段,文學方術士被變更成了“諸生”。諸的意義是多,生的意義是學者、學生,諸生的字面意義,是多位學者、學生,獨尊儒術以后,往往用來指學習經(jīng)書的儒生。以“諸生”取代“文學方術士”,使被害者的身份模糊,淡化了方士,強化了文學,當然,這種濃淡之間的人為涂抹,畢竟還是有些偷偷摸摸,是在隱晦處進行的。

        疑點2:添加的說明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緊接著這段記事的,是公子扶蘇登場勸諫秦始皇不要重罰儒生的記事。這段記事的原文是這樣的:

        益發(fā)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笔蓟逝狗鎏K北監(jiān)蒙恬軍于上郡。

        。非常明顯,這段記事是作為有關坑儒事件的一條重要補充而添加上去的。按照常理講,坑儒事件起源于-方士,扶蘇勸諫秦始皇,話當從方士求藥開始,奇怪的是他沒有提及這些,而是突如其來地扯到諸生,而且,他話里的諸生,意義變得非常明確了,就是誦讀和師法孔子的儒生??吹贸鰜?,扶蘇這句話,明顯的是一句掐頭去尾、有意剪裁歷史的話。這句話,不像是為了勸諫秦始皇說的,倒像是為說明諸生就是儒生而說的。如果沒有這條添加的說明,秦始皇坑埋的是儒生這件事情就站不住腳了。

        為便于理解,我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坑儒事件受害者的稱謂變化作了一個整理如下:1方士一2文學方術士3諸生-4“皆頌法孔子”的儒生。體察這種變化,難免不使人對這段記事的真實性產(chǎn)生懷疑。

        疑點3:受害者處刑的奇怪

        根據(jù)前引記事,秦始皇大怒以后,下令將這批文學方術士交給了御史處置,“于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御史,或者是指負責監(jiān)察的御史,也可以是御史大夫的略稱。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法務在其職責內,御史們都歸他管轄,他們辦公的地方,叫做御史臺。

        按照秦國的制度,文學方術士們交由御史處置,他們將接受嚴格的法律審判。在這段文字中,秦始皇大怒說:“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边@是秦始皇預先定罪名的話,所定的罪名為“妖言以亂黔首”。妖言,正是秦漢法律的罪名之一。據(jù)此文本,御史們應當按照秦始皇的意思,定諸生“妖言”罪。按照秦漢的法律,“妖言”罪可能被判處死刑,處死的方式是腰斬。

        然而,從記事的結果來看,這些被定罪的方士們是被“坑”,也就是坑埋處死的,這就不合秦漢的法律了。根據(jù)我們已經(jīng)了解得比較多的秦漢法律制度,特別是近年來出土的大量法律文書來看,死刑沒有“坑”,也就是沒有坑埋處死的律文和案例。在秦漢歷史上,坑埋處死,僅僅出現(xiàn)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而且,往往是作為受到譴責的暴行被記載下來的。有名的比如,秦國大將白起坑埋趙國四十萬戰(zhàn)俘,項羽坑埋秦國二十萬降卒。由此看來,編造這段故事的人對于法律不太專業(yè),留下了作偽的馬腳。

        疑點4:有名的方士都沒有被坑

        根據(jù)《史記》的記載,活躍于秦始皇身邊的方士大約有三百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者有五人,韓眾(終)、侯生、盧生、石生和徐福(市)。他們都曾經(jīng)受到秦始皇的禮遇和厚遺,積極為秦始皇尋找仙人和仙藥。侯生,韓國人。盧生,燕國人。徐福,齊國人。韓眾和石生,不詳。

        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方士盧生、韓眾和侯生等逃亡,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從此下落不明。石生也是沒有了消息。徐福是與韓眾和侯生等一起直接受到秦始皇譴責的人,指名道姓,罪行最重。奇怪的是,徐福并沒有受到事件的影響,他沒有逃亡,也沒有受到法律的追究,他逍遙法外,一直在瑯琊臺愉快地生活,繼續(xù)為秦始皇尋找永遠找不到的仙藥。

        根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就在坑方士的后二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又來到了瑯琊臺,再一次與徐福相見。秦始皇不但沒有將徐福繩之以法,反而再一次聽信徐福的巧語花言,乘船下海射大魚,親自動手清除妨礙仙人仙藥出現(xiàn)的障礙。

        由此看來,在所謂的“坑儒”事件中,被坑的都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無名方士,罪大惡極的五位有名方士,不是逃亡就是安然無恙,這種名不符實的結局,實在是使人懷疑秦始皇是否坑埋過方士?至于將這件事情說成是“坑儒”事件,可以肯定是不符合記事原文的說法,應當是別有用心的編造。

        三、《說苑·反質》——坑方士故事的原版

        遍查《史記》以前的文獻,都沒有提到過秦始皇坑方士的事情。

        前面已經(jīng)提到,賈誼是活躍于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家,他撰寫《新書·過秦論》專門討論秦始皇和秦政失敗的原因,他在該文中對秦始皇焚書一事多次予以嚴厲的批評,對于坑方士的事情,完全沒有提到。

        淮南王劉安活躍于武帝初年,他主編了《淮南子》一書,對于道家很是推崇。董仲舒是獨尊儒術的發(fā)案者,他著有《春秋繁露》一書,是儒家的經(jīng)典。這兩個人,都比司馬遷年長,這兩本書,都比《史記》早,都沒有說過秦始皇曾經(jīng)坑埋過方士。

        伍被仕于淮南王劉安,是有名的辨士,他曾經(jīng)引用秦國亡國的事例勸諫淮南王劉安不要謀反說:“昔秦絕圣人之道,殺術士,燔《詩書》,棄禮義,尚詐力,任刑罰,轉負海之粟致之西河?!痹谒鶜v數(shù)的秦之失政中,只說到秦曾經(jīng)焚書,殺過方術士,沒有提到過坑方士的事情。

        秦始皇坑埋方士的詳細記事,現(xiàn)存西漢的文獻,除了《史記·秦始皇本紀》而外,還見于《說苑·反質》篇,非常詳細,茲引用如下(為了便于分析,我將全文分為3段):

        (1)于是有方士韓客侯生,齊客盧生,相與謀日:“當今時不可以居,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以慢欺而取容,諫者不用而失道滋甚。吾黨久居,且為所害?!蹦讼嗯c亡去。

        (2)始皇聞之大怒,日:“吾異日厚盧生,尊爵而事之,令乃誹謗我,吾聞諸生多為妖言以亂黔首。”乃使御史悉上諸生,諸生傳相告,犯法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

        (3)盧生不得,而侯生后得,始皇聞之,召而見之,升阿東之臺,臨四通之街,將數(shù)而車裂之。始皇望見侯生,大怒日:“老虜不良,誹謗而主,乃敢復見我!”侯生至,仰臺而言日:“臣聞知死必勇,陛下肯聽臣一言乎?”始皇日:“若欲何言?言之!”侯生日:“臣聞禹立誹謗之木,欲以知過也。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淡趨末,宮室臺閣,連屬增累,珠玉重寶,積襲成山,錦繡文采,滿府有余,婦女倡優(yōu),數(shù)巨萬人,鐘鼓之樂,流漫無窮,酒食珍味,盤錯于前,衣服輕暖,輿馬文飾,所以自奉,麗靡爛熳,不可勝極。黔首匱竭,民力單盡,尚不自知,又急誹謗,嚴威克下,下喑上聾,臣等故去。臣等不惜臣之身,惜陛下國之亡耳。聞古之明王,食足以飽,衣足以暖,宮室足以處,輿馬足以行,故上不見棄于天,下不見棄于黔首。堯茅茨不剪,采椽不新,土階三等,而樂終身者,以其文采之少,而質素之多也。丹朱傲虐,好慢淫,不修理化,遂以不升。令陛下之淫,萬丹朱而十昆吾桀紂,臣恐陛下之十亡也,而曾不一存?!笔蓟誓痪弥眨骸叭旰尾辉缪?,'侯生日:“陛下之意,方乘青云飄搖于文章之觀,自賢自健,上侮五帝,下凌三王,棄素樸,就末技,陛下亡征見久矣。臣等恐言之無益也,而自取死,故逃而不敢 言。今臣必死,故為陛下陳之,雖不能使陛下不亡,欲使陛下自知也?!笔蓟嗜眨骸拔峥梢宰兒?”侯生日:“形已 成矣,陛下坐而待亡耳!若陛下欲更之,能若堯與禹乎?不然,無冀也。陛下之佐又非也,臣恐變之不能存 也?!笔蓟枢叭欢鴩@,遂釋不誅。后三年始皇崩,二世即位,三年而秦亡。

        仔細閱讀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不但包括了《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坑方士的基本內容,而且詳細交代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下落不明的主犯之一,方士侯生的下落。故事中的這位方士侯生,真是一位了不得的英雄人物。他被捕以后,在車裂的酷刑和震怒的秦始皇面前,不但臨危不懼,置死生于度外,而且大義凜然。他嚴厲譴責秦始皇的暴虐不道,尖銳指出秦坐而待亡的滅國危機,直說得秦始皇先是沉默不語,繼而悔過求變,最后無奈感嘆,釋放了侯生。

        分析這個故事的構成,非常清楚:1.這個故事的主體是第三段,分量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總和的3倍;2.這個故事的精彩的部分也都在第三段,在于侯生的長篇說教;3.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簡短文辭,不過是為了交代第三段,也就是為了講述侯生登場演說而鋪墊的引子而已。

        《說苑·反質篇》所載的這個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同《說苑》中所見的眾多歷史故事一樣,是長期流傳于民間,見于典籍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西漢末年經(jīng)過劉向的整理,一部分被編入《戰(zhàn)國策》,一部分被編入《新序》、《說苑》當中。我們知道,這些歷史故事,源流相當古老,從戰(zhàn)國以來一直廣泛地流傳,多是游說之士的學習材料,或者是練習游說的腳本。這些歷史故事的編撰者,往往是游士們自己?!墩f苑·反質篇》所載的這個秦始皇坑方士故事的出現(xiàn)和流傳,應當在秦亡以后到漢武帝求仙求藥,大尊方士之間。這個故事的編撰者,應當是外出游說的方士們,他們以古喻今,自吹自擂。從時間的先后和流傳的狀況來看,這個故事,應當是坑方士故事的原版,至少是原版之一。

        四、兩個坑方士故事的比較

        司馬遷編撰《史記·秦始皇本紀》,主要的史料有秦國政府的編年記事、奏事詔令、石刻文字、少數(shù)律文等等,這些史料比較可靠。同時,司馬遷也從他所見到的典籍所載的歷史故事中,選取了一部分內容寫進去,使敘事更加豐滿。不過,這些歷史故事的問題比較多,又沒有年代,不但需要作可信度的鑒別,而且需要作年代的排比。

        《說苑》所載的一些歷史故事,也是司馬遷編撰《史記》時的史料來源之一。《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坑方士的記事,應當就是以《說苑·反質》所載的同類故事為底本,再加以改造寫出來的。為了說明這一點,下面,我將《說苑·反質》和《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兩個坑方士故事的前兩節(jié)上下并列,通過對照比較來做一分辨:

        (1)《說苑·反質》

        于是有方士韓客侯生,齊客盧生,相與謀日:“當今時不可以居,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以慢欺而取客,諫者不用而失道滋甚。吾黨久居,且為所害?!蹦讼嗯c亡去。

        (1)《史記·秦始皇本紀》

        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于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庇谑悄送鋈?。

        (2)《說苑·反質》

        始皇聞之大怒,曰:“吾異日厚盧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誹謗我,吾聞諸生多為妖言以亂黔首。”乃使御史悉上諸生,諸生傳相告,犯法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

        (2)《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聞亡,乃大怒日:“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成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庇谑鞘褂废ぐ竼栔T生,諸生傳相告

        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

        可以看出,兩個故事應當來源于同一底本。《史記》(1)的文本,以《說苑》為底本,增加了三部分內容:譴責秦始皇貪權嚴刑,不聽勸諫的內容;引用一條秦律,敘述方士的苦境?!妒酚洝?2)的文本,也是以《說苑》為底本的,增加了兩部分內容:將焚書和文學的事情牽連進來,與求藥和方士的事情混在一起;將為秦始皇求藥的著名方士們,一一指名道姓加以譴責。

        已如前述,《說苑》坑方士故事的第三段,才是整個故事的主體和中心,該故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不過是為了引出這段故事的鋪墊而已。這一段故事,是一段對話,一個典型的游士們擅長的游說之辭,一個典型的編造的天方夜譚。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在虛構的“阿東之臺”,秦始皇親自登臺“臨四通之街”,將數(shù)落痛罵被捕的侯生“而車裂之”。后面侯生的長篇宏論,都是空洞的說教,秦始皇悔恨釋放侯生的情節(jié),也是民間故事的俗套。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的時候,對于這一段過于張揚的編造故事,沒有采用,僅僅采用了作為故事引子的前兩部分。不過,《史記·秦始皇本紀》在采用《說苑》故事的前兩部分加以改造后,另外增加了一條相關記事,這就是公子扶蘇勸諫秦始皇不要重罰儒生的文字:

        益發(fā)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日:“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笔蓟逝狗鎏K北監(jiān)蒙恬軍于上郡。這段文字,本來并沒有說秦始皇坑埋儒生,因為正好添加在坑方士故事的后面,巧妙地成了秦始皇坑埋儒生的畫外說明。關于這段文字的史料來源,我們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與《說苑·反質》所載的坑方士的故事沒有直接的關系。結合《史記》編撰的手法和筆者實地考察的結果來加以考慮的話,這段文字的來源,可能與陳勝吳廣起義“詐稱公子扶蘇、項燕”有關,也是一種秦末開始流傳的歷史故事,而這個歷史故事是有史實根據(jù)的。

        五、《詔定古文尚書》——坑儒故事的初版

        考察整個西漢一代的典籍,見不到焚書坑儒這個用語?!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犯攀龇贂涂臃绞窟@兩件事情說:“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大體概括《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事而來,被坑者仍然是術士。

        揚雄是活躍于西漢后期的政客文人,王莽篡漢建新以后,他曾經(jīng)上《劇秦美新》文給王莽,對比秦之惡與新之美。在這篇名文中,他歷數(shù)秦的種種不義暴行,對于秦始皇極盡攻擊之能事說:

        至政破縱擅衡,并吞六國,遂稱乎始皇。盛從鞅儀韋斯之邪政,馳騖起翦恬貴之用兵,滅滅古文,刮語燒書,弛禮崩樂,涂民耳目。遂欲流唐漂虞,滌殷蕩周,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業(yè),改制度軌量,成稽之于秦紀。是以耆儒碩老,抱其書而遠遜;禮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談。

        揚雄博學多才,“少而好學”,“博覽無所不見”,他曾經(jīng)校書天祿閣,有機會閱覽宮廷所藏秘籍,是一位通曉歷史的大學者。在這篇文章中,他站在崇儒尊經(jīng)的立場上,對秦始皇焚書的暴行作了強烈的譴責,并沒有說到坑儒的事情。對于秦焚書時儒生們的反應,也只是說到他們紛紛疏遠秦政權,藏書閉口不言而已。由此完全可以看出,直到新莽時期,不但沒有焚書坑儒的用語,也沒有坑儒的故事流傳,否則,揚雄絕沒有不用來攻擊秦的道理。

        從現(xiàn)有的文獻典籍來看,焚書坑儒,是東漢以來的用語和觀念?!稘h書·儒林傳》說:“及秦始皇兼并天下,燔詩書,殺術士,六學從此缺矣?!贝篌w沿襲《史記·儒林傳》,文辭略有不同而已。《漢書·五行志》數(shù)落秦始皇的暴行說:“遂自賢圣,燔詩書,坑儒士?!币呀?jīng)將“殺術士”,改為“坑儒士”了?!稘h書·地理志》又向前進了一步,數(shù)說秦始皇:“稱皇帝,負力估威,燔書坑儒,自任私智?!辈坏牧嗽~,而且將“燔書坑儒”連接成一四字詞匯,從此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匯,成為數(shù)落秦始皇文化暴行的標簽用語。

        《漢書》經(jīng)班彪、班固父子多年編著,至班昭時才最后完成。班彪活躍于光武帝時期,班固活躍于明帝、章帝時期,班昭活躍于和帝、安帝時期。我們知道,班彪、班固、班昭都是崇尚儒學的人,算是正統(tǒng)的官方歷史學家。《漢書》的編撰思想,可以用班固在《漢書·敘傳》中的一句話來加以概括,就是“綜其行事,旁貫五經(jīng)”,將西漢一朝二百三十年間的歷史,基于官方認定的儒家經(jīng)典——五經(jīng)的教義敘述出來。這種編撰思想,不但反映了班氏一家的正統(tǒng)思想,更反映東漢初年尊經(jīng)崇儒的歷史風潮。正是因為如此,《漢書》對于史書體例的選定,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對于歷史事實的認定,大體都用經(jīng)學思想作標準來加以裁決,相對《史記》而言,變動的地方很多,多是些曲從教義的倒退。

        受史書體例的限制,《漢書》沒有專門敘述秦始皇歷史的部分,不過,班固對于秦始皇是極其關注,而且是極盡攻擊之能事的。在中國的歷史學家中,明言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直接稱秦始皇的名字為“呂政”者,班固是第一人。這件事情,是他為了丑化秦始皇,不惜歪曲事實的污點之一,集中地體現(xiàn)了他對于秦始皇的成見?!稘h書》崇儒尊經(jīng),“燔書坑儒”一詞出現(xiàn)在書中,當是體現(xiàn)“旁貫五經(jīng)”的編-撰思想的結果,同時,《漢書》是“綜其行事”的史書,敘事要有史實的根據(jù)。正如前面已經(jīng)討論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確實的焚書記事,卻沒有確實的坑儒記事??臃绞康墓适?,不足以構成坑儒的堂堂正正的史實根據(jù),為了確立焚書坑儒的說辭,必須另有被認定的坑儒的歷史故事。這個被認定的坑儒的歷史故事,可以在衛(wèi)宏所講述的故事中找到蹤跡。

        衛(wèi)宏是活躍于東漢初年的儒士,他在《詔定古文尚書序》中講述了一樁坑儒的故事如下:

        秦既焚書,恐天下不從所改更法,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種瓜于驪山陵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視之。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fā)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坑儒事件的初版。從秦始皇坑士故事的源流上看,已經(jīng)是一改再改的第三個版本了。對照前兩個版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版本是以《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坑方士故事為底本,有意圖地改造而成的。我們不妨作一個比較詳細的分析。

        “秦既焚書,恐天下不從所改更法”,這是交代坑儒事件的歷史背景,起源于焚書引起的不滿,將事件與求藥和方士完全割裂。這個背景,《說苑》的故事完全沒有,《史記》也沒有,至此而堅定明確。

        “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后七百人”。這是交代被坑埋的人等和人數(shù)?!墩f苑》和《史記》的故事都說是四百六十人,這里增長到七百人。七百諸生被征召拜為郎的故事,完全不合秦代的制度和歷史,反映的都是東漢時代儒學昌盛的事情。

        “乃密令冬種瓜于驪山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命就視之”?!墩f苑》和《史記》的故事都說,方士們是交由御史審判后定罪被坑埋的。這里改寫成秦始皇預設圈套欺騙儒生,便于突然襲擊坑埋他們。這種編造法,實在是幼稚得很。北宋程大昌《雍錄》載:“議瓜之說,似太詭巧,始皇帝剛暴自是,其有違己非今者,直自阬之,不待設詭也?!迸u得非常中肯。在這個故事中,被坑的不但有諸生,連博士也包括進來了。因為是事后的編造,所以情節(jié)更生動具體,《說苑》的故事沒有坑埋的地點,《史記》籠統(tǒng)說是“皆坑之咸陽”,這里具體改造為“驪山陵谷”。地點在秦始皇陵南部的山谷中,遠離咸陽數(shù)十公里,已進入秦驪邑境內。當?shù)赜袦厝?,地熱種瓜,不合季節(jié)結果的事也編了出來。

        “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fā)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這是詳敘如何坑儒的細節(jié),諸生明確為賢儒,他們被騙到這里,先被預先設置的機關伏弩射死,再被填土掩埋,靜靜地死去。因為前面說了騙人來看瓜,看瓜的時候如何突然被坑埋,故事實在有些不好交代,于是增加一個“伏機”的細節(jié)。

        衛(wèi)宏所講述的這個坑儒故事,純屬編造,而且是太不高明的曲意編造,稍微有點頭腦和歷史常識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用耗費更多筆墨來辨識。我們感興趣的是,當時為什么有人要編造這個故事?

        我們知道,光武帝本是儒生,創(chuàng)建東漢王朝后,息馬論道,建太學,立五經(jīng)博士,掀起尊經(jīng)崇儒的熱潮。明帝即位,親自講經(jīng),諸儒問難于前,冠帶縉紳環(huán)橋門而觀,史稱經(jīng)學“盛于永平矣”。章帝大會諸儒于白虎觀,“講義五經(jīng)異同”,親自裁決經(jīng)義,由班固紀錄成《白虎通義》一書。在這種政府主導學術的風潮之下,不僅經(jīng)學的文本教義有了朝廷的欽定,對于解釋經(jīng)學教義的傳文也有了官方的認定。為了按照官方的教義規(guī)定解釋經(jīng)義,經(jīng)師們也對傳文中相關的歷史作相應的修改。

        衛(wèi)宏在光武帝時期作過給事中議郎,建武期間,曾經(jīng)受詔校訂《古文孝經(jīng)》呈上。衛(wèi)宏也精通《毛詩》和《尚書》,著有《毛詩序》和《古文尚書訓旨》等多種著作,是著名的經(jīng)師?!对t定古文尚書》,當是他受詔校訂的另一部著作,是朝廷裁定的古文經(jīng)書之一。衛(wèi)宏為該書作序,他對于有關經(jīng)學的歷史,自然是按照官方欽定的調子講述?!对t定古文尚書序》中的這個故事,可能不是衛(wèi)宏自己編的,而是當時已經(jīng)流傳開來,為官方所認定的故事。換句話說,焚書坑儒,作為一種官制的“歷史事實”,在東漢初年已經(jīng)被認定和確立,《詔定古文尚書序》所載的這個故事,就是被認定和確定的官方版本。

        對于上述的論斷,我們可以引用東漢初年學者王充的認識作為證明。王充在《論衡·謝短篇》說:

        秦燔五經(jīng),坑殺儒士,五經(jīng)之家所共聞也。

        五經(jīng),東漢初年被立為學官的五部儒家經(jīng)典,即《詩》、《書》、《易》、《禮》、《春秋》。五經(jīng)之家,研講這五部經(jīng)書的經(jīng)師們。由這句話可以看出,在東漢初年,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情,已經(jīng)成為官方認可的儒家經(jīng)師們的共同認識,他們眾口一詞,一致認定這件事情。王充在《論衡·語增篇》又說:

        傳語日:秦始皇燔燒詩書,坑殺儒士。

        傳語,對于經(jīng)書的解釋,有種種不同的形式,既用義理,也用史實。由這句話可以看出,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情,已經(jīng)寫進傳語,衛(wèi)宏在《詔定古文尚書序》中所講述的坑儒的故事,應當就是當時為了解釋經(jīng)書而寫進傳語中的諸多歷史故事之一。

        六、結 語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對焚書坑儒這一在中國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歷史事件,可以作出一個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確切結論了。

        一、焚書是確鑿的歷史事實?!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對于焚書的記事,準確、可靠,史料來源于紀錄秦王朝大臣奏事和名山刻石文的史料集《奏事》,所以相當可信。

        二、坑儒是偽造的歷史,而且是一個三重偽造的歷史?!墩f苑·反質》所載的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是這段偽史的第一個版本。這個故事,是西漢初年的方士們編造出來的,動機在于自我吹噓,游說權貴以博取祿利。

        三、《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是這段偽史的第二個版本。司馬遷為了告誡方士行欺瞞必將自取滅亡,采用了《說苑·反質》故事的部分內容,加以改造寫進了《史記》,他對于這個故事的真?zhèn)?,沒有作嚴格的鑒別。

        四、《詔定古文尚書序》所載的秦始皇坑埋儒生的故事,是這段偽史的第三個版本。這個故事,是東漢初年儒學的經(jīng)師們根據(jù)當時的政治需要,基于《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故事加工編造出來的。

        五、焚書坑儒,是一個用真實的焚書和虛假的坑儒巧妙合成的偽史,編造者是儒學的經(jīng)師們,編造的時間在東漢初年,編造的目的在于將儒家的經(jīng)典抬舉為圣經(jīng),將儒生們塑造為殉教的圣徒,為儒學的國教化制造輿論。從此以后,焚書坑儒成為中國歷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中國文化史上重大的文化標志、漢語的常用詞匯,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達兩千年之久,實在是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歷史是在時間中過去了的往事。不過,往事的殘斷傳達到今天,已經(jīng)是多重的鏡像,不僅有自然的失真,也有人為的改動和歪曲。歷史學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求真,盡可能逼近歷史的真相。兩千年來,秦始皇一直蒙受著種種誣蔑不實之詞,坑埋儒生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種。通過本文的研究,筆者自信為他作了實事求是的辨明。

        歷史學的工作,當然也要涉及善惡對錯的判斷。采納李斯所獻的焚書政策,是秦始皇政治生涯中的重大過錯。不管出于任何考慮,站在任何立場,用銷毀文化典籍的政策來追求鞏固統(tǒng)治,除了得到迅速滅亡的現(xiàn)實結果而外,還將得到毀滅人類文化的永久的歷史罵名,可謂是反智愚民,蠢頑之極。

        另一方面,依附于政治權力,在祿利的追逐中舞文弄墨的儒家經(jīng)師們,他們不但將古典儒家典雅的文化精神變成僵死的教條,而且不惜偽造歷史以謀求私利,他們既是閹割文化的變態(tài)者,也是偽造歷史的造假者,可謂是曲學阿世,卑劣可鄙。

        歷史學工作的另一項價值,是要追求美。在去偽存真,揚善貶惡的基礎上,用美麗的文辭和多彩的形式重新復活歷史,當是歷史學家的追求。坑儒是偽史的事情清楚以后,重建秦始皇與方士和儒生間關系的歷史,當是一項可以著手的工作。不過,這牽連到秦始皇歷史的重建,為完滿地完成這個工作,我們還須將《史記·秦始皇本紀》解構,將其史料來源、編撰手法和編撰思想作一徹底清理,然后,我們再在解構的基礎上補充新的史料和研究結果,與司馬遷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編撰和復活秦始皇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與現(xiàn)在的對話,歷史學是聯(lián)通古今的知識系統(tǒng)。從更長遠處想,坑儒是偽史的事情清楚以后,孔子與秦始皇間的人為的隔閡就可以有相當程度的消解,這兩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可以攜手共進,共同為中國文化的建設作出他人不可取代的貢獻。

        當然,這些都是本文的續(xù)篇又續(xù)篇的工作了。

        責任編輯:馬衛(wèi)東 孫久龍

        国语憿情少妇无码av|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 黄色国产精品福利刺激午夜片|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伊人久久成人成综合网222| 久久久久AV成人无码网站|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婷婷午夜天| 阿v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日日干夜夜操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大全|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手机看片1024精品国产| 粉嫩的18在线观看极品精品|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淑女出招| 国产毛片网| 亚洲区福利视频免费看|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成人免费a级毛片|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偷拍偷窥女厕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成人性生交片无码免费看|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