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已提升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體育課教學,也由過去單一的只注重“三基”的體育授課形式,轉(zhuǎn)變成以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主的新的授課形式。人們也逐步走出了競技體育給學校體育帶來的陰影。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崇尚的是一種全新的體育課理念:“健康第一?!比藗兞晳T于稱之為“健康體育”。
新的體育教育觀念的出現(xiàn),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在近幾年的學校體育工作中,出現(xiàn)了一些極端的理念和不太規(guī)范的操作,使得我們體育老師很困惑?,F(xiàn)階段,體育課到底如何上?怎樣才能上好體育課?上好體育課的標準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的很多同行都感到無所適從。不妨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兩種現(xiàn)象。
其一,是我們有些人把體育課演繹成情境式的“舞臺劇”;如:“我是一個消防兵”,“送南瓜課”,“踏著紅軍的足跡”等等,這種形式的體育課:一堂體育課道具準備了一大堆,課前準備可謂精心周密,體育老師也成了“導演”和“演員”,其實用性不強,實際功效更令人質(zhì)疑。然而我們有些領導對之大加贊賞,把這樣的課定為“樣板課”。近幾年我參加了幾次市區(qū)體育公開課,我看不少公開課都存在著這樣的弊端,學生的運動量明顯不足,負荷太小——給人感覺就是“花架子”,不實用。
其二,是現(xiàn)在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過去相比。明顯呈下降趨勢。每年新生入學前的軍訓我是深有體會。每次訓練只要在烈日下站十分鐘左右就會有部分學生中暑。有一次,我參加區(qū)教育局“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幕式,在下午舉行的活動中,由于天氣較熱。在不到半小時領導發(fā)言中,有近十名學生相繼發(fā)暈倒下,被扶出場外。前不久我?guī)ьI學生參加我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看到秩序冊上公布的田徑項目的各項紀錄,基本上還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學生保持的?,F(xiàn)在的情況是:我們越是提倡素質(zhì)教育,我們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越是呈下降趨勢;我們越是重視健康,而我們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越是不如從前健壯。
所有上述現(xiàn)象說明我們的學校體育工作肯定是出了問題,我們的體育課教學也肯定沒有達到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體育教學應回歸于“原生態(tài)”。
我覺得我們應該對體育課教學有一個統(tǒng)一正確的認識,我們有些體育老師根本不知道如何去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對體育課缺少本質(zhì)的認識,往往是人云亦云,習慣于隨大流,搞花架子。其實我們應提倡體育教學應回歸于“原生態(tài)”,倡導:一、體育教學。應當是在體育教師與普通學生之間展開的運動技術傳習活動;二、體育的本質(zhì)(特征)是強化體能,圍繞這兩方面進行體育課教學,這才是我們上好體育課的基本思路。只有當我們認識到體育的基本屬性是人的肢體活動,運動技術這種人類認識活動的成果時,我們的體育教學才能有的放矢,體育課堂教學才能有其實質(zhì)性內(nèi)容,體育課才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我們必須給體育課“正本清源”,讓體育課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不能一味迎合學生的心理,讓體育課成為隨心隨性的“娛樂課”。我們知道,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zhì)。而科學的鍛煉能更有效地增強身體素質(zhì)。我們的體育課就應該提倡科學鍛煉身體。根據(jù)運動生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人的肌體在受到外界刺激且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產(chǎn)生有效的生理反應,從而達到增強體質(zhì)的目的。所以每一節(jié)體育課都必須強化體能訓練,讓學生通過一些運動項目的練習,使其身體承受一定量的運動負荷;同時,我們應通過對一些體育項目的教學,從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這是體育教學中必須遵守的最基本原則,也是我們評價一堂體育課是否成功的最基本標尺。我們應堅決反對嘩眾取寵、背離體育教學規(guī)律、不切實際的“花架子”體育課。
因此,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我們體育老師應認識到體育教學回歸于“原生態(tài)”的重要性,應在體育課堂教學上下工夫,搞好體育教研,牢牢掌握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使每一節(jié)體育課回歸自然質(zhì)樸的教學形式。作為體育老師,我們應該有一種提高下一代民族體質(zh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按照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提高體育鍛煉的效率。我們不能一味去趕時髦,跟潮流,迎合少數(shù)領導人的虛榮心。搞“假大空”的形式主義。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以上只是我個人所見,肯定有不太成熟的地方,不足之處還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