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教學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還應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边@對口語交際教學不僅在基本理念、課程目標上進行了強調,同時在內涵和操作層面上也進行了具體闡釋。
一、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新課程課程性質的基本需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新一輪的課程性質做出了具體界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缎抡n標》把語文學科的“交際”屬性放到了首位,首先強調了語文學科是一種交際的工具。并以此為立足點,安排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與研究。而口語交際是人類交際的重要方面,更是語言學科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踐行口語交際教學是體現(xiàn)語文學科課程性質的關鍵。
(一)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體現(xiàn)“工具性”
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概念的提出,是近十年的主流觀念,這種主流觀念是真真切切地把“交際”放到了生活與學習中,它重視語文課程的實用價值和效能。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規(guī)律。所以,在這種前提下,口語交際教學作為體現(xiàn)“交際”的重要途徑,理所當然地要為課程性質服務,真正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工具性”特點。
(二)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體現(xiàn)“人文性”
《新課標》所探討的“人文性”,“強調‘文化’意思是:自然的、生物意義上的人在特定社會中,適應社會環(huán)境,接受文化規(guī)范,逐步形成與社會相容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成為社會的人、文明的、有追求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口語交際指的是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它還包括在交際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從這個角度看,口語交際本質上也是一種人與環(huán)境、文化的互動,它有利于提高學生在特定環(huán)境下與社會相容的思維能力,并進而成為文明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所以,在中學語文課堂上,積極有效地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新課標人文性的體現(xiàn)。
(三)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體現(xiàn)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
“‘工具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培養(yǎng)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對于人的存在和發(fā)展的關懷,具有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功能以及課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學的特點?!睆目傮w上看,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特點,體現(xiàn)了互補與交融。
口語交際既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實踐課程內容的重要途徑,同時又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社會等多渠道的交流,有助于熏陶學生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增強學生的張力,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傾向得到水乳交融。
二、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新課程課程目標的基本需求
(一)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思考和領悟”的重要途徑
《新課標》注重從“積累與整合”、“感受與鑒賞”、“思考與領悟”、“應用與拓展”、“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五個角度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而口語交際的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與辯證能力,更能夠訓練學生的“思考和領悟”能力,體現(xiàn)《新課標》的基本目標。
(二)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表達與交流”的重要途徑
在《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上,特意強調了口語交際的分量。
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tài)大方,善于傾聽,敏捷應對。注意口語的特點,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shù)剡M行表達。借助語調、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
首先,口語作為一種交際的手段,它需要學生具備一系列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再者,口語交際的流程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同時,口語交際過程中所伴隨的肢體語言、穿著打扮也有利于交際主體間的交流與溝通,并最終促進表達與交流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新課標》對口語交際教學的期待。
三、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新課程評價機制的基本需求
《新課標》不僅從課程性質上定位了中學語文課程,還從課程目標上定位了中學語文課程,同時更是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評價教學效果的落實。
(一)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實現(xiàn)課程評價原則的具體內容
1 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語文學科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有利于達到評價的根本目的。
2 《新課標》對課程的評價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整體和個性均衡發(fā)展。
3 口語交際范圍的廣泛性又促進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二)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是實現(xiàn)課程評價要求的具體內容
《新課標》在如何評價語言文字應用的相關內容中做出了如下規(guī)定:
注意考查學生是否能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能力和方法,在交流中是否注意所掌握和運用充分而真實可信,并有針對性的材料;語言表達是否嚴密有條理,并講究語言藝術和實際效果。
口語交際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是評價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學生通過廣泛閱讀,通過對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通過大量的交流和討論,通過對交際內涵的領悟,積極科學有序地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可以促使學生真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和掌握語言藝術的能力,豐富了《新課標》有關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
高中語文教學是文化傳承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最佳平臺,是科學有序地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最佳舞臺。對此,《新課標》已經用了大量的篇幅做了明確規(guī)定,不論是在課程性質上、課程目標上,還是在課程評價上都做了具體闡釋,都對當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和評價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現(xiàn)實中都應當加強重視,努力探究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推進口語交際教學的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