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無法替代,發(fā)展必須主動。人的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fā)展。因此,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就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過程,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fā)展的主動權,使學生自覺掌握科學知識和相關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
一、興趣入手,以趣激學——“我愛學”
所謂興趣,就是人的意識對一定客體(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凡是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并提高學習效率的興趣,稱為學習興趣。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習是獲取人類知識、經驗、文化的手段,一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終結也離不開學習。如果在學生走出課堂、離開學校時,變得討厭教育、厭惡學習的話,就說明我們的教育失敗了?!睂W習一門新語言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枯燥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望而卻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興趣則可以喚起學生廢寢忘食的鉆研勁頭,成為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在英語教學中,一個讓學生肢體放松的游戲,可活躍課堂教學,讓學生沉浸在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中去學英語;一首輕松、愉快的英語歌曲,同樣能激發(fā)、保持、深化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次刺激、好玩的英語競賽,也能誘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學習氛圍……一個學生如果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他不會把學習看成沉重的負擔,相反,他將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出現,并在學習中體會愉快。
二、激勵評價。樹立信心——“我能學”
成長需要激勵。面對失敗或成功的結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鼓勵,學生最期待教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在前進道路上,無論失敗或成功,都可能成為沉重的負擔,也都可能成為新的動力,評價在這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拿起表揚的武器,減少學生失敗后的灰心,增強學生成功后的信心?!癎ood,try again.”?!癥ou’re clever”“rou’quite right Congratulation!”懇切的激勵,能讓失敗孕育成功;“You are wrong,”,“It’s very easy,Don’t conceit,”一味地警誡和責難,會使成功的喜悅化為烏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嘗試的勇氣。
教師要對學生多一些關愛,手中經常握有多把鼓勵的尺子,從不同角度來衡量他們。對于優(yōu)秀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動動筆,做做英語小作家;多動口,說說英語小故事;可以讓他們唱英文歌,做做英語小老師。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階段性地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獎勵,并且對他們提出新的要求,使他們產生驚訝之感,形成新的探究反射,誘發(fā)新的興趣或強化加深原來的興趣,保持他們的上進心。而對于一些學困生,他們是學習上的弱勢群體,也是班級的敏感部分,只有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寬容,才能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應該對他們提出較低的目標,注意從各方面的表現來發(fā)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激勵,激發(fā)他們的自豪感,樹立自信心。而且,對于他們,可以考慮不根據全班水平打分。而根據他們過去的成績打分,對他們的成績予以及時肯定,使他們能夠樹立進步的信心。
三、授人以漁。挖掘潛能——“我善學”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薄皫еR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成長的主人、發(fā)展的主體。
教育不只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注意滲透和指導,并鼓勵其通過自主性學習的方法。達到自由運用。如在識記單詞時,可有意識地滲透巧記單詞的方法:如“bedroom,classroom,dining room,reading room,sitting-room”等單詞可以通過構詞法來記憶,而“I-eye,whose-who’s,right-write,meet-meat”等可以采用同音異形字記憶法來記憶。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也樂于自己想辦法巧記單詞。在這種積極的學習活動中,他們不僅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識,養(yǎng)成了勤查字典、勤翻資料進行學習的好習慣,而且更有利地開發(fā)了他們自主和創(chuàng)新的學習潛能。因此,在教學英語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改變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機械性學習,要是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實現目標,體驗成功,感受快樂的有意義的交際活動。
“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學習者是學習的主人。學習質量的高低、學習效果的好壞最終取決于學習者自身。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習者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有見地地學習,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善學”。發(fā)展自我調控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讓我們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