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張正會
在傳統(tǒng)的課程實施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師認為,只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就是盡了自己的責任。只要盡了這個責任,那么教師的所作所為、教師的付出就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新的課程不僅要求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求我們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對學生而言,積極的情感比淵博的知識和高度的責任感更重要。帶著沉重的心理,學生怎么能自主學習呢?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還要用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都會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時雨。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我們還要把富有激勵呼喚、鼓舞和關注性的語言當作傳遞情感的橋梁紐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臨下式的語言轉(zhuǎn)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語言,把生硬冰冷的語言變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
只有在上述富有情感的平等和諧的交流中,學生才能“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這種“求學”的境界,也正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胺诺瞄_”是指教師不要怕學生暴露問題,要解放學生的身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答案,不要把教材上的結(jié)論強加給學生,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笆盏脭n”是指在尊重學生多種答案的基礎上,還要引導他們推敲出盡可能完美的答案。
學生自由組合、自由發(fā)揮。我們的新課改強調(diào)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它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教學組織形式的誕生。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們應該推出許多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歌舞晚會式”、“答記者問式”、“拔河式”……構(gòu)建氣氛民主、便于交流的開放性課堂,有利于改變教師對課堂的壟斷地位。
如何創(chuàng)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如何使這些形式不流于形式。我們應提倡“三主”、“三不”的組織原則——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以“活動”為主、不“鎖住”學生;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教學內(nèi)容、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法,以“發(fā)現(xiàn)”為主、不“代替”學生;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結(jié)果或規(guī)律,教師不做“現(xiàn)成飯”喂學生,而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這樣的課堂,少了不該有的條條框框,多了應該有的自由與寬容,多了促進自主學習應該有的自信和勇氣,在這種不拘一格的教學形式中,在這樣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學生的手指靈活了。思維的閘門開啟了,迸發(fā)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蕩起創(chuàng)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教師的勞動也涌現(xiàn)出了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激發(fā)中學生英語興趣 形成教學特色
田芳宇
英語教學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必備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使用英語的習慣。逐漸形成技能。這種技能就是對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并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及交流共享的能力。而學生只對和他們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一些信息才會感興趣?;谶@種想法,老師應從學生的校園學習活動人手,極力貼近他們每天能接觸到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一種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英語解決問題的學習環(huán)境,促成學生極好的學習興趣,并始終保持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
一、把刻意引導和培養(yǎng)興趣整合到微機課堂和學生日常生活中
英語教學的形式一定要靈活多變。新穎別致,要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改變他們望而生“怵”的心態(tài),達到想學、樂學進而會學的目的。把英語課文內(nèi)容拓展到微機課堂,請微機教師幫忙,在指法的常規(guī)訓練中廣泛采用英語文本,穿插一些耳熟能詳?shù)挠⒄Z少兒歌曲的歌詞,如Jangle Bells,Twinkle Twinkle Liule Star,Red River Valley,In The Bathroom等,英語國家廣泛流傳的小故事、幽默笑話段子。如How Old Is She;A Lesson?b Learn;Christmas Cards:They Don’t等。由于選用的文體單詞和句式都比較簡單。不影響學生理解,強化了記憶。提高了英語語言的復現(xiàn)率,又拓展了學生的英語練習空間,同時分化了英語課堂的教學任務。
二、語音室與多媒體的應用
語音室單純的英語功能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多種媒體的綜合刺激,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電腦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這些正是英語教學需要的。讓學生根據(jù)英語情境的內(nèi)容進行想象創(chuàng)作,或形體表演,或制作插圖,或制作Flash動畫。學生感興趣,也因此能鞏固學科內(nèi)容。
三、利用Internet網(wǎng)絡資源
利用Internet網(wǎng)絡資源,能更好地完成課程內(nèi)容,也會使學生在學習、感受高新技術(shù)的同時增長見聞,我不再像剛接觸網(wǎng)絡時那樣漫無目的上網(wǎng)“閑逛”,而是“瘋狂”搜集與教學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這些非常實用又必需的教學資源滿足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熱切盼望著我展示這些新奇、有趣的東西,每當學生驚異于英語語音的韻律、異域風景的精美、影像的視覺沖擊時,也堅定了學生們掌握這門語言工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信念。
同時,還應充分利用課下與學生的接觸指導他們收看英語視聽節(jié)目,訂閱英語報紙雜志,以培養(yǎng)學生日常生活中時刻運用英語的習慣。在這種有意引導和強化熟悉的過程中讓學生慢慢體會英語的語言韻律美和掌握這種語言工具的社會優(yōu)勢。
四、讓學生看到成績。用微小的成就感不斷激發(fā)他們更大的努力
學生能聽懂老師和同學說的英語(哪怕只是幾個詞),能用英語表達簡單的思想,能讀懂簡易讀物,他們就會感到有收獲。要求學生隨時注意搜集和記錄有用的詞、短語、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且經(jīng)常翻閱、朗讀或背誦。當學生在“free talk”中利用自己的積累換來同學們羨慕的目光時,成就感也油然而生。讓學生看到成績,正是這些微小的成就感不斷地激發(fā)他們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