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學角度看來。經(jīng)典美文是人類自身潛能被高度開發(fā)后,表現(xiàn)在心智連作模式、思維方法、人格特質(zhì)及智力等方面的典范和實證。人類為后人留下的這些經(jīng)典不只是一些文字而已。而是透過這些精練的文字背后所呈現(xiàn)出的立體智慧內(nèi)涵空間,啟發(fā)后人深入人類精密的心智領域,成為喚醒沉睡中大腦潛能的導航圖。這個立體的智慧內(nèi)涵空間可讓現(xiàn)代人類身體潛能全方位地同步開發(fā)。因此,在我們現(xiàn)今的時代里,其價值需不斷被重新認識和開發(fā)出來。
一、“促進識字”功能
由于讀經(jīng)典美文時要接觸大量文字?!白R字量”隨之增加,這是“讀經(jīng)教育”最淺顯易見的功效(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效果最好)。由于識字量的增加,即可鼓勵提早閱讀,讓兒童提早養(yǎng)成自學的能力。
這里所強調(diào)的閱讀教學,因參用了“讀經(jīng)”觀念,所以教學簡易而功效良好。亦即“只管鼓勵兒童多閱讀,而不必急著問他懂不懂”。本人認為閱讀教育應該是“不管懂不懂,只要讓他一本讀完再一本,多讀了,自然會懂”;而不是“只讀一本,就要懂得透徹,然后再讀一本”。前者是順應兒童天性,所以讀書是輕松愉快的事,讀得多就懂得多;后者是殘害兒童天性,所以讀書是辛苦的事,讀得少,懂得的也不多,甚至于厭惡讀書,一生不懂。
老前輩們高瞻遠矚,不約而同地選擇四書五經(jīng)及老莊等重要經(jīng)典為主要教材。并以歷代公認的優(yōu)美古文詩詞等為輔佐教材,來教導兒童反復熟讀,進而鼓勵其背誦。如此充分發(fā)揮其記憶力的特長,背誦最有價值的經(jīng)典,趁兒童們心性純凈時,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潛移默化其氣質(zhì)。經(jīng)典的價值亦將伴隨其人生經(jīng)驗的成長而茹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他們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而長期的誦讀薰習,可以使誦文者養(yǎng)成他閱讀古文的能力,那么,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將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心靈,開闊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這種書多讀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讀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此種終身受益的教育,就在童蒙讀經(jīng)階段中種下根苗。十年易過,終身難得,切莫等閑空過了。
至于如何教導兒童讀經(jīng)典美文呢,方法很簡單,只要父母、老師善于利用課余時間,引導鼓勵或贊美獎勵兒童反復多讀、熟讀,他們自然就會背誦得非常流利。若父母親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讀,不但本身受益,同時也是最佳的親子活動,根據(jù)老一輩人的經(jīng)驗,若能把握這段記憶力最好的十年,每天能誦讀30分鐘,持之以恒,背誦二、三十本書是輕而易舉的。
二、“品德教育”功能
教育學家都知道,所謂“道德”、“品行”、“性情”、“氣質(zhì)”……等等重要的人格組成要素,是很難“教”的,至少是不能用一般的知識教育的方式來教的。這種有關“德性”的成長,是在一種“陶冶”、“熏習”,或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來的。
當然,最好是有人可以供給榜樣,現(xiàn)身來做“身教”。不過,一般的家長老師,是不足以完全擔當這種重任的。經(jīng)典美文的教材中,往往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及早讓兒童瑯瑯上口,濡染于心,等于把圣賢請到家里當家教,是一種極見功效的德性熏陶教育。
三、“潛能開發(fā)”功效
從教學方法上看,反復誦讀,可以提升兒童的專注力,反復而熟習,可以提升兒童的記憶力。而專注力與記憶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此外,從教學內(nèi)容上看,任何語文都是復雜的系統(tǒng),高度語文尤其艱深難解,但兒童具有強大的語文學習天賦,其可解處,固可以立即融入生活之中,其不可解處,也會在默默中主動尋求理解,是活絡其頭腦的最佳訓練(只要不強求其理解,艱難的教材不會造成學習壓力,反而可以成為使心智更上一層的無形助力,即一般所謂“右腦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