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認為:“注意3-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和合作能力為主要依據?!庇纱丝梢姡谛抡n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中,以小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和學習發(fā)展需要為依據,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效果。
一、突出評價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認為,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也是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核心載體力量。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以為在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除了體現課程教學的人文性特征之外,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學評價中感受自我發(fā)展的價值意義,滿足他們學習發(fā)展的心理需要。
筆者以為,在教學評價中應該有利于學生能夠認識自我、樹立信心;應該有助于學生能夠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自我學習評價和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在這樣的教學要求下,學生定能夠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翁,為他們及時地調整學習策略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Fun with English)5B Unit 2 A telephone call的“Read and gay”教學評價中,筆者就通過突出評價主體地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首先要求學生就自己在學習中掌握的詞匯和短語進行簡單的評價,像:May I speak to…?;This is…;get a headache;How d0 you feel;see you soon;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朗讀和對話表演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評價。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予以一定的獎勵,可采用貼小紅花等形式來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后,鼓勵學生能夠在模仿朗讀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一定的對話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該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注重評價多樣化,豐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教學內容,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學習感官;另一方面,能夠滿足小學生學習的好奇心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注重評價的多樣化讓學生能夠在綜合評價中明白自己的得失,以便更好地學習。
筆者以為,注重評價多樣化,豐富課堂教學,就是要從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心理需要出發(fā),運用自我評價、同桌點評、小組互評、教師參評等方式來進行。這樣,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中,不僅能夠感受自己的學習效果,還能夠有助于真實地了解自己掌握綜合語言運用情況。這種評價多樣化,能夠讓學生在充滿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激活學習的內驅動力,豐富課堂教學。
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6 A PE lesson的教學評價,筆者就要求學生在自我評價朗讀對話練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同桌點評的方式來知曉各自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要求各自小組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共同打分測評,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測評予以綜合評價認定。
三、運用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內驅動力
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告訴我們,教師的激勵性評價,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等習激情和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動力支持。
筆者以為運用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內驅動力,首先應該評價學生的學習完成過程和效果,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是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發(fā)展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創(chuàng)新予以激勵引導,讓學生從教師的激勵中獲取更為持久的動力支持;再次,教師應該用寬容的心理對待學生的學習問題。運用人文化的批評方式讓學生愉悅地接受;最后,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的各種不同進步成為積極引導示范的榜樣。
例如,在6A Unit 2 Ben’s birthday的“Listen,read and say”教學評價中,筆者就學生在朗讀流利程度、詞匯短語認識、同桌之間的對話等方面予以積極的評價,建議學生在形成性的評價中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學習的內驅動力。
總之,在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以學生學習發(fā)展需要為依據,運用多元化和激勵性的評價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郭苑怡,新課程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實踐探索,教育導刊(上半月),2009年第12期
[3]禹明,小學英語教學評價[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