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所屬語言類型的不同, 英漢形容詞在很多方面都呈現(xiàn)出差別, 本文著重從英漢形容詞的形態(tài)、構成、功能、位置等幾個方面作了對比。
關鍵詞:英語形容詞;漢語形容詞;對比
中圖分類號:H310.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1—0173—01
一、英漢形容詞的形態(tài)對比
(一)漢語形容詞的形態(tài)
1.重疊。單音節(jié)的形容詞重疊后第二個音節(jié)有重音,用陰平調。如:“好好”=“好蒿”,“慢慢”=“慢媽兒”。雙音節(jié)的形容詞的重疊式是第一、第二兩個音節(jié)分開重疊,如:
明白→ 明明白白
干凈→ 干干凈凈
2.加詞嵌“里”
糊涂→ 糊里糊涂
啰嗦→ 啰里啰唆
3.加接尾部
黑→ 黑咕隆咚
熱→ 熱乎乎
(二)英語形容詞的形態(tài)
與漢語形容詞相比,英語形容詞形態(tài)更豐富,它有獨特的后綴及否定前綴,很多名詞只需加上一個形容詞后綴就可轉變成形容詞。
二、英漢形容詞的構成對比
(一)漢語形容詞的構成
1.合成法:即兩個詞或是詞素拼起來表現(xiàn)一個新的意思。
2.派生法:除了加接尾部的方法外,還有一個把動詞變成形容詞的結尾方式,加“得慌”。如“餓得慌”、“累得慌”。
(二)英語形容詞的構成
英語形容詞根據(jù)構成可分為簡單形容詞與復合形容詞。
簡單形容詞由一個單詞構成,如good,green等。還有些形容詞由分詞構成,如interesting, spoiled等。
復合形容詞由一個以上的詞構成,如good-looking, hand-made等。有些短語和句子也可構成形容詞:如a hard-to-please employer, a get-rich-quick scheme。
三、英漢形容詞的功能對比
(一)英漢形容詞的相同之處
1.均可作主語
熱熱鬧鬧兒總比冷冷清清好。
The English are great lovers of tea.
2.均可作定語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
The old man was too feeble to take his usual daily stroll.
3.均可作補語
她睡得那樣的甜蜜、坦然。
The room was found empty.
4.均可用作副詞,修飾另一形容詞。
孟姜女聽人傳言,冷笑幾聲。
The door is wide open.
(二)英漢形容詞的不同之處
1.漢語形容詞可作謂語和賓語,如:
作謂語:春天的腳步近了。
作賓語:我心里暗笑他的愚。
2.英語形容詞可作表語和獨立成份,如:
作表語:He’s fond of music.
作獨立成份:More important, he’s got a steady job.
四、英漢形容詞的位置對比
(一)漢語形容詞的位置
漢語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名詞時,總是被放在名詞的前面,偶爾出現(xiàn)的一些形容詞后置現(xiàn)象往往只見于口語中,而且它也可被置于名詞之前。如:
我買了一件襯衫,藍色的。
我買了一件藍色的襯衫。
(二)英語形容詞的位置
英語形容詞一般置于它所修飾的名詞之前,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必須置于其所修飾的名詞之后:
1.形容詞修飾由some, any, every, no等構成的復合不定代詞時。
Anyone intelligent can do it.
2.表語形容詞必須后置。
The boats afloat were not seen by the enemy.
3.有些形容詞用作非限定性定語時。
The man, silent, stood beside her.
4.在由古語法演變來的固定短語中。
court-martial
5.和空間、時間單位合用時。
a ruler twelve inches long
6.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容詞同時修飾一個名詞時。
Never had I seen a face so happy, sweet and radiant.
7.形容詞短語必須后置。
We need a place twice larger than this one.
參考文獻:
[1]薄冰.薄冰英語語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潘文國.漢英對比綱要[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3]王思燕“英漢形容詞的語法功能比較”[J].文教論壇,2007,(8).
[4]張益芳,孟江虹.“英漢形容詞對比分析”[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4).
[5]陳威.“英漢形容詞形態(tài)構成特征比較”[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
[6]俞敏.名詞、動詞、形容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7]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8]周流溪.語言研究與語言教學[M].北京:華人交流出版社,2001.
[9]周流溪.語言研究與人文研究[M].北京:華人交流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