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薛舜堯 執(zhí)行:羅爾文 王通化 編輯組:王通化 羅爾文
[策劃人語]標桿的力量
舜 堯
從去年第二期的《榮譽全家?!?,到今年年初的《以使命的名義》,再到本期的《榜樣》,我們圍繞著弘揚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已經(jīng)做了5個特別策劃。本期《榜樣》,我們派出記者采寫了在艱苦地區(qū)邊防一線的新疆南疆軍區(qū)副司令員萬宗林、海軍北海艦隊優(yōu)秀潛艇艇長蔡一清和武警駐新疆某師黨委一班人踐行使命、工作盡心盡職的先進事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是領導干部,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他們身先士卒,從我做起,自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為新時期軍隊領導干部形象增光添彩。
領導干部身先士卒,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戰(zhàn)爭年代,各級指揮員就是部隊的標桿?!氨帽锤刹?,有帶頭沖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我們軍隊歷來不乏榜樣力量的高級將領:方志敏、劉志丹,左權,楊靖宇,他們的光輝形象永存千古。新的歷史時期,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軍隊同樣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高中級領導干部,蘇寧、楊業(yè)功,包括我們這期推出的主人公,他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進取精神,心中裝著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他們清醒地知道,只有領導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身體力行,教育部屬才有說服力,號召力。因此,他們作風扎實,要求部隊做到的,他們自己首先做到。他們用自己的無私奉獻書寫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用鮮血和生命踐行人民軍隊的崇高宗旨。用自身端正的品行、優(yōu)良的作風,鞏固和發(fā)展純潔、友愛、良好、和諧的軍隊內(nèi)部關系。用自己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政績觀,努力在官兵中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領導形象。
他們,不僅是我們的領導,也是我們的榜樣。
萬宗林:將軍再向高原進發(fā) 毛德海 許必成 薛舜堯
“作為一名農(nóng)民子弟,如今成長為一名將軍,怎樣才能回報黨?唯有像一顆釘子扎在邊疆,像一棵蒼松傲立雪域,才能讓組織信得過,靠得住!”
2008年3月23日,南疆軍區(qū)副司令員萬宗林又要上山了。
這是他第24次登上風雪彌漫的喀喇昆侖山,作為一名軍職領導干部,應該說是創(chuàng)記錄的了。但這一次上山情況卻有所不同,這次行動責任重大??錾剑骄0?500米以上,低壓、缺氧、嚴寒、雪崩、暴風雪、泥石流等時刻威脅著人的生命?!罢堻h委放心,完不成任務我絕不下山!”56歲的萬宗林毅然帶隊出征。
將軍,年過半百,壯心不已。萬宗林說:“我覺得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時候,領導的信任是最珍貴的。領導也在掂量呀,讓誰帶這個部隊他才放心呢。領導絕不會在這個關節(jié)口上,把信不過的人派上來?!?/p>
到了指定區(qū)域后,萬宗林顧不得高山反應,立即向上級報告了情況,第二天就開始勘察地形,規(guī)劃場地,走訪群眾,像風車一般高速地運轉(zhuǎn)起來。通信員楊征告訴記者:“剛上去那段時間,萬副司令員的作息時間完全打亂了,他夜間住的帳篷,要么一宿沒人,要么燈火通明。”
萬宗林像釘子鉚在高原上整整6個月:走訪慰問,政策宣傳,捐資助學。當時是“八一”前夕,將官授銜儀式在蘭州舉行,軍區(qū)領導安排他從拉薩乘機到蘭州,借此機會在內(nèi)地休養(yǎng)幾天,可他堅決要求繼續(xù)留在高原帶領部隊執(zhí)行駐訓任務。7月23日,南疆軍區(qū)郭景洲司令員專程來到雪域高原,在某邊防連隊為萬宗林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將軍授銜儀式?,F(xiàn)場只有三個人,但卻是解放軍有史以來海拔最高的將官授銜儀式。萬宗林也書寫了軍職干部在阿里高原戍邊時間最長的歷史。
半年多的駐訓時間里,萬宗林走遍了防區(qū)所有點位,總行程超過了2萬公里?!耙溃鞘窃谄骄0?500米以上的高原,我們年輕人都有點吃不消,萬副司令員完全是靠信念、靠毅力支撐著的。半年多時間,他的體重下降了6公斤,卻像一盞燈,只要還有一滴油就要燃燒送光明?!被貞浧鹪诟咴v訓的點點滴滴,南疆軍區(qū)政治部干事肖超告訴記者,“在萬副司令員領導下工作很辛苦,但又很幸福?!?/p>
某邊防連執(zhí)勤點地處深山,鮮有人至,任務繁重。2008年7月19日,萬宗林用筆把地圖上的這個點畫了個圈,帶上機關人員乘車進發(fā)。
100多公里簡易道路,幾乎全是搓板路,戰(zhàn)士們形象地描述:車在路上跳,人在車里跳,心在嗓門跳。當途經(jīng)一個海拔5800多米的達坂時,路窄彎多,不時有碎石滾落。同行的肖超干事往下望了一眼,不由驚出一身汗:如果不慎掉下去,除了車輪胎摔不壞,其他必定成零件!
萬宗林和肖超兩人不時把頭探出車窗,查看道路寬窄,觀察有無落石,還多次下車搬石填坑。不知轉(zhuǎn)了多少道彎,終于下到谷底。駕駛員帥亮一看,海拔已降到3000米,不由脫口而出:“我的天,這座山落差達2800多米?!?/p>
到達執(zhí)勤點時,已是下午四點多鐘。這100多公里路,竟用了7個多小時。那天,排長祁存年鄭重地在執(zhí)勤點大事記上寫下了這件事:南疆軍區(qū)副司令員萬宗林是第一個來到執(zhí)勤點的將軍。
然而,他并不知道,將軍幾天來冒著雪崩、塌方、泥石流等危險,翻越12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雪達坂,先后到數(shù)個執(zhí)勤點勘察地形、慰問官兵,每天工作都在十七八個小時。南疆軍區(qū)政治部干事肖超對此深有感觸:“他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工作上的高標準、認真勁早已融入血脈之中,走到哪兒都不會變?!?/p>
自2004年4月任和田軍分區(qū)司令員到任南疆軍區(qū)副司令員的5年多時間里,他先后25次奔赴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喀喇昆侖山,30多次參加邊防巡邏,lO多次穿越高原無人區(qū)。
萬宗林的辦公室有3張大大的防區(qū)圖鋪滿了茶幾,辦公桌上一本翻卷了角的防區(qū)地圖集里面布滿了標記點位?!斑@些標記是我勘察過的地方、走過的路線。我必須把整段邊防裝進腦海,對每個山口、每條通道都要了如指掌?!笨粗貓D,萬宗林膽氣十足,“只要戰(zhàn)士能到的點位,我就應該留下足跡?!?/p>
“人民是軍隊的靠山。作為一名軍人,就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我這樣做不是為個人撈什么政治榮譽,而是為黨積分,把黨的威信樹立在駐地人民群眾心中?!?/p>
前不久,記者在萬宗林家里遇到了兩位維吾爾族群眾,他們是和田縣的阿布力克木和皮山縣的買買提明。兩位都是普通的維族群眾,問他們來干什么,阿布力克木用不熟練的漢語告訴記者:“到喀什嘛,辦事嘛,順便看看好朋友?!?/p>
好朋友,一個親切的稱呼,道出了一個個萬宗林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群眾情真意切、情深意長的故事。
和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轄區(qū)內(nèi)大部分是荒灘、戈壁和沙漠。萬宗林認為,支援地方建設必須首先改善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004年,當他了解到兵團農(nóng)十四師皮墨墾區(qū)的開發(fā)正處關鍵時期,就主動到和田地委行署請纓,要求帶領部隊參與墾區(qū)的開發(fā)和建設,主動承擔在戈壁荒漠上建設4000畝防沙林帶的艱巨任務。
在戈壁灘上種樹實在太難,這里夏季氣溫可達40多攝氏度,種下的樹苗還沒有緩過勁來就被曬干了,每天下午都有狂風,樹苗經(jīng)常被連根拔起吹得找不到蹤影,沙塵暴襲來,小樹苗常常被黃沙掩埋。
為把樹種活,萬宗林研讀種樹的書,向老鄉(xiāng)請教,向林業(yè)專家進行咨詢。樹苗種下后,他像照顧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和官兵一道細心地在每一棵小樹干套上塑料袋進行“穿衣”,再用細麻繩把塑料袋口扎緊進行“戴帽”,有效防止水分蒸發(fā)。
在他的帶領下,兩年多時間,和田駐軍在皮墨墾區(qū)種樹面積達3萬多畝,共種植紅柳120余萬株、白楊95萬余株、沙棗和沙拐棗樹100余萬株。
在和田工作的幾年里,他積極協(xié)調(diào)駐軍部隊先后在皮墨墾區(qū)、和田飛機場、和田縣米力尕瓦提生態(tài)基地等地,開展了大量的植樹造林活動。如今,和田的綠洲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沙漠和戈壁延伸,形成了一片片綠色走廊。
和田是一個災情、險情、疫情頻發(fā)的地區(qū),每當這時,萬宗林總是挺身而出,成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的“守護神”。
2005年2月,一場30年未遇的罕見雪災突襲策勒、皮山等縣,造成427間民房坍塌,12172頭(只)牲畜死亡,1444座溫室大棚被毀,614畝農(nóng)作物受損,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1800多萬元,整個災區(qū)處在哭泣、焦慮和絕望的期待中。
萬宗林立即將雪災情況向上級報告,親自給地委時任書記朱海侖打電話請求救災事宜,指示部隊和民兵迅速開赴救災一線,馬上組織分區(qū)機關籌措抗災物資。
他帶領官兵火速奔赴策勒縣恰哈、波斯坦等3個重災鄉(xiāng)(鎮(zhèn)),不顧生命危險將困在危房中的鄉(xiāng)親一個一個地背出來,親自爬上屋頂清掃積雪,生火為災民蒸熱饅頭、熬熱稀飯,將凍死的牲畜統(tǒng)一進行集中掩埋,將救災衣物、糧食、飼料一家一家地分送到災民手中。
他在災區(qū)連續(xù)奮戰(zhàn)了7天7夜,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啃兩口苞谷馕,每天晚上只睡兩三個小時,實在太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由于長時間的搶運、分發(fā)物資,他累得四肢僵木,白茫茫的積雪刺傷了他的眼睛,幾乎成了雪盲。一位維吾爾族老大娘拉著萬宗林的手久久不肯松開,眼里噙滿了激動的淚水,反復地念叨:“好司令!好司令!解放軍是我們最親最親的親人!”
在和田工作期間,萬宗林的辦公室里一直放有一個迷彩背囊,里面裝有被褥,衣服、水壺、挎包、城區(qū)地圖、指北針等,還有農(nóng)用書籍以及鐮刀等工具。萬宗林曾說,“作為邊防分區(qū)的司令員,工作的重點就兩個,一是上山,二是下鄉(xiāng),上山守邊防,下鄉(xiāng)抓穩(wěn)定?;鶎诱?,普通老百姓,是邊防鞏固的基礎,把他們的事情辦不好,我們睡覺就不安穩(wěn)”。
“我無法改變喀喇昆侖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但我可以用一顆火熱的心去溫暖冰峰哨所的戰(zhàn)士,不常去邊防走走看看,我心里覺得很不安?!?/p>
萬宗林到高原哨所有個習慣:在用右手與官兵握手時,左臂會同時伸開擁抱對方。他說,這是長期上高原與官兵見面時養(yǎng)成的習慣。
萬宗林每次上高原,都不忘給官兵帶三件禮物:唇膏、書報和新鮮水果。每次上山,無論海拔多高,他都要到伙房和戰(zhàn)士宿舍轉(zhuǎn)一轉(zhuǎn),摸一摸戰(zhàn)士的衣服,握一握戰(zhàn)士的手,睡一睡戰(zhàn)士的鋪,站一班戰(zhàn)士的哨。他的筆記本里記滿了戰(zhàn)士的姓名、籍貫、年齡和生日。記者在他的筆記本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無法改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但可以用一顆火熱的心溫暖冰峰雪嶺哨所的戰(zhàn)士。
2005年8月,萬宗林帶隊到邊防進行實地勘察,嚴重的高原反應使他打起了吊針。深夜,當聽說戰(zhàn)士徐長軍因急性肺水腫突然昏迷時,他一把拔掉針管,忍著劇烈的頭痛胸悶,組織隨隊醫(yī)生對徐長軍進行緊急救護。病情一穩(wěn)定,他就安排人員連夜將徐長軍送往三十里營房醫(yī)療站,并把自己備用的唯一一瓶氧氣放在車上。
2006年1月,當他得知由于大雪封山、神仙灣邊防連官兵缺少新鮮蔬菜,便告訴大家:“請你們相信,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好這個問題?!睓C關干部很擔心:“大雪封山,路途艱難,把新鮮蔬菜送上山談何容易?!?/p>
一諾重如山。1月21日,萬宗林帶領由指揮車、牽引車、冷藏車、推土機組成的車隊,載著采購的近10噸新鮮蔬菜、水果等物資,和機關的同志一道開始強行向冰山上的一座座哨所推進。
1月的喀喇昆侖山冰封雪裹,車隊不時受阻。萬宗林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一會兒下車指揮推土機推雪開道,一會兒和大家鏟冰推車。強烈的高山反應令他頭痛欲裂,凜冽的寒風灌得他腹中翻江倒海,但他忍著痛苦,硬是一聲不吭。
每到一處,萬宗林為官兵們留下蔬菜、水果等,將一雙雙防寒鞋送到戰(zhàn)士手中。當趕到海拔5170米的天文點邊防連時,已是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萬宗林走上哨位,為執(zhí)勤的戰(zhàn)士送上“壓歲錢”,并親手掰開石榴遞到兩名戰(zhàn)士手中,眼含熱淚換下他們?nèi)タ创汗?jié)聯(lián)歡晚會。
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哨所,當萬宗林得知從青海入伍的回族新戰(zhàn)士馬斌有些想家時,當即通過衛(wèi)星電話與小馬的父親馬德林通話。電話耶頭,馬德林欣喜萬分:“雪山上海拔雖高,但孩子和司令員在一起,我們一百個放心?!?/p>
時任某邊防團政委的張澤民回憶說:“這一趟歷時10天,行程3000多公里,翻越了10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雪達坂,讓我終生難忘?!?/p>
2007年9月,某團少數(shù)民族連隊在喀喇昆侖山腹地參加演練。萬宗林來連隊檢查時得知,民族官兵愛吃的馕無法保障。第二天,他挽起袖子和戰(zhàn)士一起壘了2個馕坑,看著戰(zhàn)士吃著香噴噴的烤馕,萬宗林開心地笑了。
去年8月1日,萬宗林來到在外駐訓的某團機炮連,和炊事班戰(zhàn)士一起包餃子時,得知當天是戰(zhàn)士龔云鵬的生日。晚上快熄燈了,萬宗林和機關的同志送來了生日蛋糕。生日蠟燭點起來,祝福歌曲唱起來,龔云鵬向萬宗林鄭重地敬了一個禮,眼淚早已無聲滑落。大家知道,在外駐訓買個蛋糕可不是件易事。
萬宗林時刻把官兵裝在心里,卻把家人“冷落”一旁。他當兵40年來,家中先后有9名親人去世,都由于部隊工作離不開而沒能回家見最后一面。去年,老母親88歲生日,老人很想見兒子一面。當時,萬宗林正在某邊防連檢查工作,沒法實現(xiàn)母親的愿望。于是,他就悄悄爬上駐訓點對面的山頂,面對河北老家向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
2005年春節(jié),為了一家人過個團圓年,妻子和女兒專程來到和田,大年三十晚上九點萬宗林才回家。還沒等她們高興,萬宗林卻說:“今天我?guī)銈內(nèi)椝帋爝^年。”妻子和女兒既疑惑又委屈,萬宗林耐心地說:“不僅你們需要我,還有更多的人需要我呢,走吧?!本瓦@樣,一家人和幾十名戰(zhàn)士在一起過年,萬宗林讓妻子和女兒跟戰(zhàn)士們一起包餃子,自己卻跑到哨位上替戰(zhàn)士站哨。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在各種誘惑面前首先要做到潔身自好,用人格魅力帶動群眾,共同抵制不良風氣,才能營造正氣沛然,風清氣順的環(huán)境?!?/p>
萬宗林深知,越是艱苦地區(qū),群眾對不正之風越敏感,當領導的就越要廉潔自律、謹慎用權。萬宗林到和田軍分區(qū)任職不久,趕上部隊搞營建。當時,機關和部隊辦公樓、干部住宅樓等公開對外招標的工程有十多項。
一位地方老板拿了幾張名人字畫來請他“照顧”,萬宗林拒絕了。地方老板腦子一轉(zhuǎn),和田玉,名天下,就又拿了價值10萬元的玉石送上門來。結果是連參加招標的機會都喪失了。萬宗林知道,這就是那種送雞頭以圖牛頭的人,豆腐渣工程就是在這種人的手上產(chǎn)生的,絕不能讓這樣的人得逞。
2007年,萬宗林調(diào)任南疆軍區(qū)副司令員后,負責機關營院建設,萬宗林立下了“軍令狀”,不光要建一流工程,更要建廉潔工程,大樓建起來,干部倒下去的賠本買賣不能干。
然而利誘的力量是強大的,萬宗林可以把挖空心思拉關系的人從工地上“請”出去,可以讓在原則制度外繞圈子的人碰釘子,但對付跟他打“外圍戰(zhàn)”的人就費勁了,打“外圍戰(zhàn)”的人會利用各種渠道在萬宗林親人們的身上做文章。
萬宗林給家里人說,你們是我的親人,就應該督促我做公私分明講原則的人,無論什么人,什么原因,只要沾公字的事兒,你們都不要答應。萬宗林的愛人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后來又患上了急性腦梗塞后遺癥,但無論是在和田還是在疏勒,去醫(yī)院看病,她都和維吾爾族老鄉(xiāng)一起坐公共汽車。女兒萬一在烏魯木齊讀研,假期回和田,都是坐長途班車,經(jīng)受兩天一夜的顛簸。雖然很辛苦,但是沒沾“公”字的邊,萬宗林就非常高興。
在萬宗林的家里,一沓記錄神仙灣邊防連第五代營房修建過程的照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些都是他對工程質(zhì)量檢查驗收的見證。南疆軍區(qū)綜治辦副主任冷玉良清楚地記得:“在神仙灣邊防連新營房修建的近半年時間里,萬副司令員經(jīng)常過問工程進展和質(zhì)量情況,光到現(xiàn)場檢查指導就有3次,協(xié)調(diào)解決了10多個難題?!?/p>
萬宗林在和田工作時,機關空出5個科長崗位。萬宗林的意見是公開,公正,透明,讓基層的官兵選。他帶領考察組深入基層,行程5000余公里,跟500余名官兵談了話,召開了30個座談會,組織了25個民主測評,最后,5名科長的人選一公布,上下一致叫好,特別是叫萬宗林的好。萬宗林坦誠地說,“我看重這個名聲,因為這是黨的名聲,不能因為我萬宗林個人的不公正而讓群眾戳黨的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