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不戀紅妝愛武裝,不喜嬌柔樂扛槍,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古麗”(花,多用于新疆少數民族女性人名)。2001年初,新疆克孜勒蘇軍分區(qū)阿圖什市人武部女子民兵排成立,30余名維吾爾、柯爾克孜、哈薩克族女青年義無反顧、立志報國,成為了這里的第一代女民兵。
8年間,女民兵們更迭了一茬又一茬,她們以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和愛國奉獻的無私精神,為邊疆社會穩(wěn)定和民族團結撐起了“一片天”,在高標準完成日常軍政訓練、巡邏執(zhí)勤的基礎上,還先后10余次協(xié)助駐地部隊、公安部門完成應急保障、抗震救災、疫情防控等大項任務;多次參加上級專業(yè)比武,先后奪得1個團體第一和5個單項第一,先后有38人被駐地黨政軍機關表彰為“治安維穩(wěn)先進個人”、“科技致富帶頭人”、“精武愛國優(yōu)秀女民兵”。
濟南警備區(qū)——在討論中解放思想
5月20日,濟南警備區(qū)組織了一場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解放思想大討論。該警備區(qū)黨委始終把解放思想、改進作風、解決問題作為抓工作的“切入點”,研究制定了《關于大興“四靠”風氣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每名常委撲下身子、深入一線抓落實,帶頭調查研究,帶頭分析檢查,帶頭學習實踐,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同時,該警備區(qū)還在領導機關中開展“講真話、講實話,辦實事”活動,營造了“敢講真話、敢說實話、務實不務虛”的工作氛圍,有力促進了工作開展。
警備區(qū)政委晉爭鳴在討論中說:“解放思想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必須要有一種強烈的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在本職工作中有所作為,才能促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瘋鋮^(qū)司令員胡少平說:“毋庸置疑,否定自我需要超越痛苦,解決矛盾需要擔當風險,突破現有桎梏必須損失一些利益。正因為解放思想具有艱巨性、復雜性和風險性,所以必須要有無私無畏的勇氣?!?/p>
槐蔭區(qū)人武部部長石軍在討論中說:“抓好新時期民兵預備役工作,不僅要解放人武部領導干部的思想意識,而且還要提高地方個別領導干部的思想境界。這樣才能使地方領導自覺將武裝工作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
某預備役舟橋團政委幸曉偉說:“解放思想,接受新事物,就要必須有種‘敢接受’的膽量,這種膽量不是通過一兩次學習或教育就能達到這目的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自身不斷和各種因循守舊思想作斗爭,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達到‘敢解放’的彼岸?!?/p>
章丘市人武部副部長鄭自力“提高能力素質,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更新思想觀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把學習真正當成第一位的需要、第一位的任務、第一位的責任,始終保持與科學發(fā)展觀相統(tǒng)一、與履行使命見成效相適應的世界觀、方法論。”
濟南警備區(qū)的解放思想大討論,讓黨委機關有了創(chuàng)新之帆、發(fā)展之謀,更使廣大官兵有了奮發(fā)之氣、實干之勇,譜寫了國防后備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和諧發(fā)展的新篇章。
(何學民 高心紅)
內蒙古大興安嶺——警民共建奏出和諧樂章
武警大興安嶺森林支隊組建于1952年,主要擔負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10.6萬平方公里森林的防撲火任務。多年來,大興安嶺支隊堅持與駐地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積極從部隊實際出發(fā),持之以恒開展警民共建活動,為構建林區(qū)和諧社會,服務林區(qū)經濟建設和“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支隊先后被國家有關部委、自治區(qū)政府表彰為“警民共建先進單位”、“學雷鋒先進集體”、“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1997年被中宣部、總政治部表彰為“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支隊先后與學校、村鎮(zhèn)、街道、車站、敬老院和企事業(yè)等單位建立了53個共建點。協(xié)助共建單位辦起了15個“青年之家”和6個業(yè)余宣傳隊,還積極協(xié)助5個共建單位辦起了圖書閱覽室、俱樂部,極大地豐富了駐地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近幾年,支隊向共建學校派出校外輔導員就達300余人次,累計軍訓學生、林業(yè)職工5萬余人,派出軍政素質過硬的官兵擔任軍訓教員達到1000多人次。廣大官兵還積極參加“希望工程”建設,所屬部隊均制定并落實了每年資助1-2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目標,贏得了駐地各族人民群眾廣泛贊譽。
(于濤 劉朝輝)
重慶萬州——三峽百萬移民的福祉
駐守在三峽庫區(qū)的武警重慶市總隊第三支隊官兵,17年來服務百萬移民、造福三峽庫區(qū),支隊被國務院、重慶市表彰為“移民工作先進單位”和“擁政愛民先進單位”,220名官兵被評為“移民工作先進個人”和“擁政愛民先進個人”。
三峽庫區(qū)腹地在萬州。重慶市萬州區(qū)下轄5個縣城、102個鄉(xiāng)鎮(zhèn)、955個工礦企業(yè),有82萬群眾需要搬遷,占整個庫區(qū)移民總量的72%,是移民任務最重最難的地區(qū)。
舉家外遷的移民,要做的事千頭萬緒——僅移民財物運送,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武警重慶市總隊第三支隊官兵甘當移民“搬運工”。萬州勝利路食品批發(fā)城搬遷、支隊官兵主動請戰(zhàn),出動5輛運輸車連續(xù)奮戰(zhàn)6天,搬運1100余噸貨物,沒給上百家批發(fā)商戶造成半點損失。重慶市云陽縣高陽鎮(zhèn)500多名老弱病殘居民遷移,支隊官兵在每臺車上安排衛(wèi)生員,為頭暈嘔吐的老人、孕婦和孩子拿藥端水,保證他們在途中吃上可口的熱菜熱飯,
2004年夏天,三支隊幾名官兵在幫萬州區(qū)太龍鎮(zhèn)移民、孤寡老人江川河搬運東西時,被一口重得“離譜”的大缸難住了。江川河老淚縱橫,說“缸里全是故鄉(xiāng)的泥土,帶上它就為一輩子都能聞到故鄉(xiāng)的氣息”。官兵們理解老人的心情,他們按照“不遺漏一件物品,不讓移民留一絲遺憾”的要求,用足氣力,扛起大缸,滿足了老人的愿望。
為了讓移民充分了解黨和政府的移民政策,支隊官兵編寫移民工作宣傳提綱,組織1000多個政策宣傳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宣講。他們在102個鄉(xiāng)鎮(zhèn)設立“移民中轉站”,全面細致地為移民提供服務。2001年以來,“中轉站”接待移民6000余人次,義務幫助5820戶移民搬遷,搬運物資、家具5900余噸,拆遷房屋1392間。
土地是移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未來生活的希望。搬遷后,一部分移民沒了可耕種的田地。三支隊官兵本著“多搬運一塊肥土,多開造一塊田地,多添一分安居樂業(yè)信心”的精神,傾心為移民再造豐饒?zhí)飯@。他們派出兵力2800多人,為庫區(qū)沿岸600多戶村民搶搬小農田小菜園700多塊,總面積遲40余公頃,移土約5000多立方米。2006年夏天,重慶地區(qū)發(fā)生百年不遇的旱災,庫區(qū)一些移民居住點成為重災區(qū)。三支隊1000多名官兵連續(xù)40天用抽水機抽水、用肩往山上挑水,幫助移民點恢復生產生活,安定了移民人心。
三峽庫區(qū)蓄水,一大批文物古跡被迫遷址。2002年10月8日,張飛廟閉館,三峽庫區(qū)年齡最大的“移民”——三國猛將張飛搬出老宅,遷往“新家”。新建的張飛廟按老廟原樣復制,為此不僅要把廟內的200多棵珍貴名木古樹、600多件木刻字畫、數百件石刻和眾多雕塑、雕梁畫棟悉數搬走,連石階上的每一塊石料也要一井轉運。三支隊官兵白天清點文物、打包裝箱、押運護送,晚上輪流守衛(wèi)。450多車拆下來的建筑物、文物以及古樹,沒有一件損壞和丟失。
重慶市奉節(jié)縣依斗門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依斗門條石將在奉節(jié)新縣城魚腹文化旅游移民開發(fā)區(qū)的寶塔坪重建。每一塊條石都不能損壞,拆除時既不能爆破,也不能動用大型機械。參與拆遷的官兵用特制的小木錘,小心翼翼地把條石一塊塊輕輕敲松,然后撬出抬上卡車,運到新址復建。正值寒冬時節(jié),許多戰(zhàn)士手上、耳朵都長出凍瘡。
這些年,三支隊先后投入兵力4000多人參與多處著名國家重點文物古跡的遷移和守護,搬運8000余件文物無一閃失。三支隊官兵還積極開展“建設綠色庫區(qū)、營造生態(tài)三峽”活動,每年植樹達3萬余棵。如今,三支隊官兵建設的“武警世紀林”工程,已經成為保護母親河的標志性工程,它覆蓋在44公里長的長江岸線上,是治理庫區(qū)水土流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道重要屏障。
(陳萬金 周中余 李剛 鄧立昆)
河南鄭州——協(xié)助銀行押運鈔票
6月8日到9日,武警河南總隊鄭州市支隊出動6名官兵,往返800余公里,協(xié)助中國人民銀行某鈔票處理中心完成一起赴冀鈔票押運勤務。
8日6時,中國人民銀行某鈔票處理中心決定赴石家莊市押運鈔票,請求武警某中隊協(xié)助。勤務值班員、中隊長李早成立即請示支隊,經同意后,中隊挑選了6名政治思想合格、軍事動作過硬的官兵攜帶武器執(zhí)行任務。8時,中隊長李早成、指導員焦軍峰組織押運人員開會進行戰(zhàn)前動員,李早成宣布了押運紀律和注意事項,命令由排長郭志強帶隊負責。9時整,押運車隊出發(fā),16時15分,到達石家莊市某銀行,9日17時15分,押運車隊安全返回,整個押運過程歷時32個小時15分,行程800余公里,人員無傷亡,彈藥無損耗,武警押運隊員克服了人員少、路程遠、跨度長、食宿難、天氣熱等重重困難,他們過硬的軍政素質、優(yōu)良的作風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受到冀、豫兩地銀行發(fā)行部門和保衛(wèi)部門領導和工作人自的一致好評。
(劉強 焦軍鋒)
責任編輯/羅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