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條班規(guī),同學說了算
在武漢市六中高一(12)班的墻上,和其他班一樣,掛著醒目的班規(guī)條款,不同的是,這30條班規(guī)是同學們的杰作,管自己,也管老師。
話還得從開學時班主任老師布置的一道特殊作業(yè)說起。作業(yè)的內容,是每人擬定一套班規(guī)。起初,同學們摸不準班主任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狐疑之下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中了老師設下的圈套。有大膽的同學試探著擬定一套班規(guī)交上去,竟然得到老師的賞識,這才讓同學們放開膽子提出自己的想法。經過篩選、討論、修訂,最終確定了30條。
30條班規(guī)中,有同學對自我的約束管理——
“遲到次數太多的同學,要在操行評定中予以反映?!?/p>
“上體育、音樂、實驗課的時候,值日生應關好門窗,關掉電燈電扇?!?/p>
“上課及自習時間不能開手機,班主任應隨時撥打電話抽查,違反者沒收代管到高三畢業(yè)。”
……
同時,也為老師們立下規(guī)矩——
“不準拖堂?!边@反映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心聲,“課間只有10分鐘,既要上廁所,還要準備下一節(jié)課?!蓖咸檬亲畈皇軐W生歡迎的行為。
“老師不要隨意對學生開玩笑?!边@是一位皮膚黑的同學提出的,因為有老師跟他開玩笑,說他來自黑龍江。老師隨口一說,卻讓這位同學悶悶不樂了好長時間。
“老師布置作業(yè),要寫在黑板上?!辈簧倮蠋熈晳T口頭布置作業(yè),同學容易記不全內容、領會錯老師的意思,便提出老師布置作業(yè)要寫在黑板上,一目了然。
這一另類的班級管理方式頗受同學的歡迎,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老師與同學的距離。
(女生姚依蘭推薦·讀:把班規(guī)的制定權下放給同學,由同學說了算,讓同學覺得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學習自我管理,而對自己制定的班規(guī),肯定會少了許多抵觸情緒,更能約束自己。)
校園大事小事,學生校長說了也算
“本月執(zhí)行校長曾瑞?!?/p>
在成都青羊區(qū)實驗中學的招貼欄,印著2009年9月執(zhí)行校長——一名初中女生的名字、寄語。
執(zhí)行校長由選舉產生:學校里的每個同學推選一名候選人,然后按班級、年級、校級進行3輪PK,票數多者進入下一輪,最終獲勝的同學,還要經過校團委、學生會、教務處的老師集體審核表決通過,最終在校園內公示。所以,每一位執(zhí)行校長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而來,絕非等閑之輩。
執(zhí)行校長擁有自己的智囊團:學校的每個班級推選一名代表擔任校長助理,組成“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執(zhí)行校長和這個團隊一起根據自己的理念參與管理學校事務,小到一盞壞掉的路燈,大到全體學生的體育鍛煉、品德操行,都在他們的管理范圍之內。
在2007年9月擔任首任執(zhí)行校長的男生江天,在任一個月,有四項“政績”——
先是從同學“民憤”最大的食堂入手,調查總結,將幾條改進建議遞交到了學校食堂:中午不要全部供應米飯,適當考慮面條;吃白菜的頻率太高,考慮減少;炒菜中肉太肥了,建議瘦一點。這幾條建議很快得到了落實。
教師節(jié),執(zhí)行校長的智囊團提議學校為每個老師買束花。校長認為是學校的正常開支,給予批準。在教師節(jié)當天,江天組織了8位同學早早站到校門口,每一個經過的老師,都得到了一枝康乃馨和一份美好的祝福。
接著,這位執(zhí)行校長又發(fā)現校內垃圾桶太少,向學校提出增加10個垃圾桶的建議,不久,新垃圾桶就出現在適當的位置。
學校食堂電線負荷過大,經常跳閘,同學午餐時不能使用電風扇,執(zhí)行校長的智囊團提出整改意見后,學校著手動工改建。
江天的“政績”直接改善了同學的生活,同學們都對執(zhí)行校長的“執(zhí)行能力”刮目相看:“這個校長還真管用!”于是,每月一次的推選,每位同學都格外認真。
(男生張亞推薦·讀:像美國的總統(tǒng)競選,有施政綱領的演講,有民主投票,有政績評定,鍛煉了同學的能力,變“他治”為“自治”,喚醒了同學的公民意識、自主意識。)
姐妹當家,妹妹說了算
在四川廣安鄰水縣有一對姐妹花,兩人年齡相差兩歲。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妹當家,很多事情卻是妹妹說了算。
姐姐王利,自出生以來就雙下肢發(fā)育不全,只能依靠雙膝跪立行走。直到8歲,她才和妹妹王琴一起上小學一年級。
從她們半山坡上的家到山腳下的村小有6里多路,起初是爸爸或媽媽背著姐姐,帶著妹妹一起上學。2003年,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因為擔心無法按時到校,姐姐準備棄學,8歲的妹妹卻說:“不,我背你,我們一起上學?!?/p>
每天的清晨與傍晚,妹妹用瘦弱的肩膀背著姐姐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妹妹用雙腳一步步丈量路程,背上的姐姐就給妹妹唱歌,為妹妹擦去額頭的汗水……
這一背便是6年,妹妹把姐姐從小學一直背到了中學。
在家里,妹妹如同一個家長,照料姐姐起床、洗漱、吃飯、睡覺。
在學校,妹妹依然是姐姐的雙腿和主心骨。
下課了,妹妹跑到姐姐面前:“姐,走,我?guī)闳ド蠋??!泵妹梦⑽⒍紫掳雮€身子,讓姐姐的兩只手臂放在自己肩上,托起姐姐的大腿,甩開了大步。
姐姐喜歡籃球,妹妹一有空就把姐姐背到籃球場邊,當拉拉隊員。
如今14歲的妹妹只有1.4米,重70斤,每天都要背著體重90斤的姐姐進出教室、宿舍、食堂、廁所。每次看到她背著姐姐進出教室時,同學們都會在心里驚嘆:這個瘦小女生的力氣真大!
姐妹倆成績優(yōu)秀,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都排在班級前10名。
今年9月,妹妹王琴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聯合開展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8月份的“中國好人榜”。
對于未來,妹妹說,只想努力學習,爭取以優(yōu)異的成績,和姐姐一起考上高中、大學,一如既往地照顧姐姐。
(女生胡雙推薦·讀:妹妹為什么能用自己瘦弱的肩膀馱起姐姐?因為她心里有愛和責任。愛與責任,能激發(fā)一個人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