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理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安機關重要的社會服務窗口,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對外形象,同時也影響到國家的安全、穩(wěn)定,是評價警民關系的“晴雨表”。事實證明,只有站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高度,以服務群眾為切入點,堅持做到”六求”,全面提升出入境管理工作水平才是構建新時期出入境和諧警民關系的關鍵。
一、嚴格執(zhí)法求和諧。要積極引導民警牢固樹立“立警為公,執(zhí)法為民”的工作理念,切實增強依法辦事和嚴格、公正執(zhí)法的責任心。要針對影響嚴格、公正執(zhí)法的突出問題,如人情干擾、金錢誘惑等問題,從思想教育、制度建設、內外監(jiān)督等多方面積極采取措施,堅持嚴格依法辦事。要建立健全并落實好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規(guī)則,進一步簡化行政執(zhí)法程序,提高執(zhí)法效率,促進警民關系的和諧。
二、熱情服務求和諧。要堅持一如既往地奉行“出入有境,服務無境”的工作理念,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生命線擺在重要位置,在更新服務觀念、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推行服務措施以及兌現服務承諾方面狠下功夫。要加強對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在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服務管理不夠到位,辦事效率不夠高等問題的研究,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把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實處。
三、優(yōu)化環(huán)境求和諧。要從優(yōu)化窗口環(huán)境入手,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為廣大申請人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辦事環(huán)境,讓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如:要積極投入資金對出入境接待大廳進行必要的改造升級,設立功能明確、相對獨立的接待專區(qū),在接待大廳設立電腦觸摸屏查詢和電子滾動大顯示屏公開政務信息;啟動自動排隊叫號系統(tǒng);為申請人提供桌椅紙筆、飲用水;設立意見箱;安置同步錄相錄音設備等。
四、溝通交流求和諧。要不斷拓寬警民溝通渠道,可通過開展大走訪愛民實踐活動、設立行風熱線和群眾投訴熱線、定期舉辦警民座談會等方式加強警民交流,并使之常態(tài)化。要在出入境部門里大力推行警務公開,把申辦條件、辦證流程,辦證時限、收費標準、以及赴港澳定居等群眾關心的事項都上網上欄公開,保證人民群眾對警務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積極構筑一個有利于密切警民關系的工作環(huán)境。
五、輿論引導求和諧。要加強與報紙電視等媒體的聯(lián)系,如開展“一線通”活動,設立宣傳專欄等,經常性地向社會公開宣傳有關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要充分發(fā)揮辦證“窗口”這個有利陣地,在受理申請的同時及時向廣大群眾宣傳出入境管理的新法規(guī)、新政策,使警民雙方在“依法辦證、公開公正”上達成共識,增強警務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親和度,為出入境管理工作爭取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六、提高素質求和諧。出入境民警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專門力量,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之一。要有效改善警民關系,隊伍是關鍵。要貫徹政治建警方針,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要思想武裝民警頭腦,不斷提高民警政治思想水平和拒腐防變能力。要以深入開展大練兵活動為依托,發(fā)揚與時俱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把民警大練兵活動與促進出入境管理工作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苦練民警業(yè)務內功。要加強出入境民警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引導民警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誘惑,嚴守出入境各項工作紀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